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宋杨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12):85-88,92
在总结西安地铁换乘站设计经验及教训的基础上,重点从车站网络定位、客流组织、空间布局、换乘形式和设计标准等方面分析影响换乘站设计和功能的因素,形成换乘站设计方案,并通过客流仿真模拟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研究成果可为其他换乘站设计和已运营车站换乘功能改造设计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列车衔接时间的影响因素和列车相对延误不同状态下的衔接关系,考虑列车运行延误影响及乘客换乘满意度,提出了西安地铁北大街站列车衔接时间的组成及确定方法。在此基础上,针对北大街站1号线下行换乘2号线下行的具体算例,利用基于随机延误的换乘站列车衔接时间优化模型,运用Mathematica软件确定了北大街站该换乘关系的最优列车衔接时间,并给出了时刻表协调方法,从而为1、2号线列车运行图协调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武汉地铁徐家棚换乘站设计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武汉市轨道交通7号线是武汉远景规划网络中衔接西部新城组群、南部新城组群的一条重要的市域线路,7号线一期工程共设站18座,其中换乘站9座。徐家棚站为7号线长江以南靠江第一个站,该站位于和平大道和团结路交叉路口处,在线网规划中7号线徐家棚站与5号线、8号线换乘,因此徐家棚站为三线换乘车站,如何处理好三线的换乘关系、做好换乘节点的对接规划预留以及处理好与市政工程之间的关系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及难点。研究结论:本研究根据三条线路的大致规划走向,结合站址周边环境条件提出徐家棚站换乘方式为三线工字形换乘,并将过江公路隧道这一市政工程与地铁车站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工期设计、同期实施,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建设,本文对于正在或者即将进行的三线换乘车站与市政工程的结合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地铁换乘行为及换乘站布置选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学军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6,9(8):25-28
从地铁换乘行为分析入手,分析地铁换乘车站内的换乘方向与换乘点、换乘方式、换乘时间等换乘行为特点,换乘行为类型。进而归纳换乘站布置形式分类,分析了换乘站布置的基本空间关系的换乘特点和选定原则。 相似文献
5.
换乘站客流组织中的地铁引导标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地铁客流组织中地铁标识的重要地位,如果标识的设计者不遵从车站的客流组织原则,标识就不可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客流组织就容易产生困难。强调为了在换乘站有效地组织乘客,地铁换乘站标识应该具备统一的规划、合理的位置和高度、高效率的视觉效果,并且符合乘客快速方便地上下车、换乘的行动路线和心理特征。从标识理论着手,结合地铁换乘站实际,提出改变地铁标识设计理念才有利于客流组织管理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6.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6,(8):89-94
采用土体卸载条件下的Hardening-Soil有限元模型,研究苏州某地铁换乘站深基坑3种支撑方案对支护结构内力和基坑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初始方案比较,方案A(去掉第4道支撑)的墙身最大侧移增大了35.28%,最大正负剪力分别增加41.87%和71.11%,最大正负弯矩分别增加145.32%和45.39%,最后一道支撑轴力达到1018kN,比初始方案增加了近1倍,对基坑土体变形影响增长近10%;方案B(第3、4道支撑合并)的墙身最大侧移增大了10.49%,最大正负剪力则增加6.89%和33.97%,最大正负弯矩增加34.46%和10.97%,合并后的第3、4道支撑轴力降低了15%,对基坑土体变形影响较小。方案B既能保证基坑安全和环境影响的要求,又能降低造价。 相似文献
7.
张文涧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0,(1):45-46,50
对不同运营管理主体辖下的不同类型的换乘站运营管理界面的分析,提出了地铁换乘站的管理模式框架和换乘站机电设备系统设置的原则,为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的设计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9.
针对地铁换乘站换乘方式适配性评价难题,提出总体技术方案并构建设施平均密度、能力饱和度、平均疏散时间等量化评价指标,以典型十字换乘站——沈阳地铁青年大街站为例,重点分析换乘方式能力适配性问题。通过车站客流仿真及指标计算评价,发现站台能力不足及换乘设施客流冲突等问题突出。因此,从行车组织及车站结构方面提出优化建议,其中压缩行车间隔仅能提升车站运能,但难以解决换乘节点客流冲击问题;而优化车站结构仅能减缓换乘设施压力,若同时实施,则能彻底解决能力不足和冲击性问题。建议大客流换乘站不采用十字节点换乘,应结合工程条件优先考虑T型或L型换乘。 相似文献
10.
地铁线路节能坡设计显著性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线路节能坡设计是节能设计的重要内容,是目前地铁线路研究的热点问题。为了解决节能坡影响因素显著性分析和长度定量计算的难题,首先,分析了车辆运行过程中的受力情况;然后,结合显著性影响因素,给出了节能坡长度的计算流程和公式;再通过动势能转换原理计算节能坡理论长度;最后,在给定计算模拟的条件下,搭建模拟计算平台,并给出各个影响因素对节能坡长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结合西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二号线南门车站的方案设计,通过对站位和站型的研究,论述了南侧、北侧方案的各种车站型式,分析了各种方案对规划、文物保护、施工期间交通疏解和管线改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影响。南侧并线方案、北侧分离岛式方案,解决了有关方面技术问题,工程可实施性强,北侧分离岛式方案首次采用H型分离岛式方案,为环境复杂地铁车站的方案设计提供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李萍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8,(1):109-113
随着国内地铁建设的快速发展,地铁站的空间设计显得越来越重要。以西安地铁2号线行政中心站的空间设计为例,通过对行政中心站所处的城市环境、功能分区以及空间构成特点的分析和研究,提出地铁空间的合理设计,需要在充分满足功能的基础上,有效利用公共空间的界面、导向、灯光等元素来展示地域文化特色。这样不仅能提升地铁站的空间品质、突出空间的可读性,更能带给乘客丰富的乘车体验和地域感受。对国内地铁的建设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春雨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10):36-41
结合西安地铁1号线、6号线和临潼线的建设实际,分析了将纺织城站设置为3线换乘站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结合纺织城站最大断面客流量预测和分析成果,通过分析客流流线和车站周边控制因素,分别提出了3种3线换乘布置形式.通过比选确定采用地下二层3线平面双向同台换乘的方案.结合车站客流仿真模拟和布局优化,对车站客流疏散的薄弱环节进行补强,以克服3线换乘车站的弱点. 相似文献
14.
西安地铁2号线钟楼站是一座非典型的分离岛式车站,明暗挖相结合;车站线间距大,左右线站台分离,站台采用暗挖工法.以满足车站功能为前提,将典型车站的各组成部分进行分解、重构,从而形成一套新的车站空间系统.线路中间根据功能需要布置两层明挖主体,通过暗挖横通道与两侧站台连接.与典型车站相比,车站公共区及设备区的设计均有许多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5.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3,(6)
结合西安地铁2号线车站的设计及使用情况,对车站建筑设计的站位选择、换乘车站的换乘方式、车站空间开发模式、站内装修设计等方面进行设计分析、归纳总结。提出车站站位的设置应以人为本,以方便乘客、便捷换乘作为首要选择;换乘组织形式要综合分析论证,力求换乘距离最短,同时避免出现客流交通瓶颈;车站的综合开发方案应结合规划及客流需求提前进行研究策划,实现同步设计,同步使用;车站建筑装修设计应因地制宜,达到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地铁换乘车站是城市轨道交通中重要的组成单元,是一条轨道线与另一条(多条)连接的枢纽,也是地铁线位稳定的锚固点。研究换乘站中较为复杂的单站同站台换乘站、双站同站台换乘站的换乘功能的优劣及其工程实施的难易,提出可行性方案,为地铁同台换乘站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论:对城市轨道交通中常见的单站同站台换乘站、双站同站台换乘站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双站同台换乘站可以满足所有乘客的"零"换乘需求,对同向和反向换乘客流都较大的地铁换乘站,在投资允许及施工场地对城市交通影响不大的情况下应采尽可能的选用双站同台换乘站。 相似文献
17.
北京地铁西直门车站换乘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地铁西直门站目前换乘客流巨大,其运营管理借助先期修建的4号线车站设施采取单向换乘模式.针对4号线开通后换乘关系增加和客流量递增的情况,分析由新建换乘设施解决三线大客流安全、畅通的互换问题.根据西直门车站的周边环境条件,从客流总量和分向客流量入手进行研究分析.进行多方案的比选和论证,解决西直门车站三线换乘的客流问题,为地铁4号线的开通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8.
周黎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6,(10):134-139
气体灭火系统是地铁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负责保护地铁车站中重要的设备用房的安全。结合西安地铁工程实际情况,从安全、环保、投资控制及维护保养等方面对我国地铁工程设计中常用的七氟丙烷灭火系统、IG 541灭火系统,以及新型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对比,确定适合西安地铁车站的气体灭火系统为IG 541灭火系统,并给出了管网系统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