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空调车内三维紊流流动与传热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运用κ-ε紊流模型对空调硬座车内三维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将人体散热和太阳辐射作为能量方程的附加源项,采用有限容积法和交错网格将计算区域进行离散,用SIMPLE算法计算了空调硬座车内空气流动与传热问题。研究结果为空调车内气流组织的优化设计和舒适性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某型号城际轨道交通车辆头车建立客室及空调通风系统风道的三维几何模型,采用多面体网格离散计算域和流量进出口边界,将SIMPLE算法与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相结合,进行送风道的仿真优化及试验验证,以完成客室空间三维全流场仿真计算。研究表明,合适开孔率的孔板通过调节孔板位置对调节送风均匀性效果显著。通过对客室空间气流组织分布以及典型截面压力场和温度场的仿真分析表明,头车客室空间内的流场及温度场分布整体较均匀,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某地铁车辆风道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计算的方法,使用CFD(计算流体动力学)专业软件Fluent Airpak 3.0,对风道建模研究、内部空气流动特性、均匀性设计和结构优化进行仿真分析,再采用空调机组与风道系统匹配试验验证的方式确认分析的准确性。研究表明,使用CFD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地铁车辆风道系统,优化其风道气流组织形式是切实可行的。数值模拟的方法同时为缩短优化设计风道而开展的实验所需的时间提供支持。本研究结果为地铁空调风道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高速列车司机室及空调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FLUENT流体计算软件对司机室进行三维湍流流场数值计算,计算中将人体视为热源体,考虑车体传热作用。计算得到司机室温度场和速度场的详细信息,分析环境温度、人体热源对车内环境的影响,以及车内温度场、速度场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双层动车组客室内流场气流组织特性及设计难点,对客室-风道整体进行精细化建模,并评估了空调风道系统初始设计情况下的客室送风均匀性和气流组织特性,分析可优化的区域;基于分析结果,对双层动车组多层复杂风道结构内部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并对风道优化后的双层动车组客室内流场气流组织特性进行仿真计算验证。结果表明:空调风道局部区域优化设计后,客室各风道的送风均匀性、客室区域微风速场及客室各层的风量分配都有改善,客室各层区域的送风量与设计目标理论风量更加接近。  相似文献   

6.
空调硬卧车内人体热舒适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目前空调硬卧车内气流分布不均匀,不同铺位的乘客对车厢内的热舒适感差别较大这一现状,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对空调硬卧车内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空调硬卧车内空气流动速度和温度分布规律及热舒适评价指标PMV和人体吹风感指标PD分布状况。研究结果对于改变目前车厢内上、中、下铺气流分布不均的现状,改善车厢内人体热舒适环境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深圳地铁工程维护车组检测车空调风道的一个设计案例,分析了检测车单空调多独立送风区域的特点,以及影响均匀送风的各种因素,采用fluent软件对整车空调系统进行了仿真计算,完成了送风风道末端渐扩的空调风道设计,解决了末端送风距离远、回风存在压力梯度的问题.同时,对该系统进行了地面模拟试验,并进行了风量分配试验和均...  相似文献   

8.
孙术娟  林鑫 《机车电传动》2020,(1):136-138,143
空调通风系统对城际车辆微风速、温湿度等产生重要影响,直接影响乘客的热舒适性。建立某城际车辆客室空调通风系统的三维全流场几何模型,将SIMPLE算法与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相结合,采用流量进出口边界,完成整车客室空间全流场仿真计算,通过试验测试验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并进一步对客室流场分布、微风速、速度场、温度场等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整车客室空间内的流场及温度场分布整体较均匀,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前,单元式客车空调机组主要装用KLD29、KLD40、KLD9、KLD35系列,安装在车顶端部,机组出风口与车内主风道之间通过软风道连接。近几年来,重庆车辆段多次发生1、2位端空调机组底部附近客室内顶棚、灯具处和出风口漏水(主要为空调冷凝水)故障,今年暑运期间多达50余起,严重影响了客车的舒适性。现就漏水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建议。1漏水原因(1)维护有疏漏客车空调机组日常运用维护中,由于蒸发器滤尘网未及时清洗或安装不良,引起蒸发器脏堵,机组通风不畅,制冷产生的冷凝水较正常工作时多,积水随冷风进入主风道和各出风口,渗入客室。此…  相似文献   

10.
不同的空调回风方式对地铁车厢内的空调效果有一定的影响。文章采用数值方法对车厢内流场进行仿真,分析了两种常见的地铁车厢内回风方式的温度场和流场。结果表明,采用两种回风方式,均能满足乘客舒适性要求。  相似文献   

11.
基于流体动力学以及传热学的基本原理,并且根据大型风力发电机的结构特点,建立了发电机定子/转子全域内流体-固体直接耦合求解定子/转子温度场的物理模型;通过给定求解条件,采用有限体积元法对定子/转子全域内的流体场以及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求解。通过对定子/转子内部流体场以及温度场进行详细地分析,指出了发电机内部流体特性的分布规律以及温度的分布特性,为该类型的发电机的设计以及运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在山区铁路车站装备STP系统时遇到的无线弱场问题,介绍了3种解决方案,通过各方案优缺点的对比分析,综合考虑技术、投资、施工、维护等因素,提出了各方案的适用场合,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制动盘表面温度和应力的分布关系到制动盘的寿命,而制动闸片的结构是影响制动盘表面温度和应力的关键因素。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闸片结构与制动盘温度场及热应力场分布的关系,并提出了与闸片结构和摩擦功率密切相关的结构因子的概念,摩擦面积和摩擦速度增加都将增加结构因子。模拟计算表明,随结构因子的增加,表面温度及热应力增加,结构因子的波动程度决定了热应力。减小结构因子变化的范围则可改善制动盘热应力的分布。结构因子的提出为改善制动盘温度场及应力场提供了参考依据,对闸片结构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于室外信号的采集一般的方法是,先将室外信号通过电缆传到室内,然后在室内进行采集和处理。提出一种新的方案,直接在室外设置采集机,对信号进行采集,并作数字化和调制处理后,经电力线送往室内使用。  相似文献   

15.
GSM-R系统的场强覆盖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工程设计中的场强测试结果与电波传播场强预测模型相结合,通过数学分析,根据铁路现场实际情况对相关预测模型进行修正,对GSM-R系统的场强覆盖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6.
1 存在问题。如图1,D3JG区段全长282m,榆次站与榆次西站场间为复线场间联系电路,1LQG轨道电路发送设在榆次站,接收设在榆次西场,通过榆次西场的1LQGJ控制榆次站的XXJGJ吸起。榆次站控制台接近光带显示是通过XXJGJ实现的,区段名称为XXJG。  相似文献   

17.
电势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从理论上讲,在计算电势时,电势零点的选取是任意的,然而在有些情况下,电势零点的选取却是受限制的,本文将探讨如何选取合适的电势零点。  相似文献   

18.
针对编组站外勤人员传统作业方式中接受的信息和实际情况不一致、作业效率不高的现状,提出了采用编组站外勤移动系统的解决思路,以编组站外勤人员作业管理过程为走向,与McWiLL无线通信系统技术、智能型手持机相结合,通过设置核心网设备和无线网络基站,设计了编组站外勤移动系统,系统具有外勤人员手持机登录、身份确认、手持机派班、数据传输、语音通话、拍照上传、岗位作业移动式处理、信息实时上传等功能。在兰州北编组站的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外勤人员作业无纸化及数字化办公,改善了外勤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9.
焊接数值模拟由于其过程复杂、焊接热源高度集中、温度场瞬时变化且分布极不均匀等因素使模拟难度很大。以转向架构架箱形梁为研究对象,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为平台,通过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编程模拟高斯热源移动,利用单元生死技术模拟焊缝金属填充过程,得出箱形梁焊接温度场、热应力场及残余应力的演化规律,为复杂焊接结构的数值模拟可行性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300 km/h高速列车的车轴制动盘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建立循环对称的三维模型,讨论了载荷的施加方式;通过计算得到其各个时刻的温度场,从而得到制动盘温度变化的情况;由温度场继续计算,得到了热应力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