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曾婷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2,25(1):后插15-后插16
地铁不仅仅是高效的城市交通工具,也是信息传播的有效载体.地铁拥有庞大而稳定的人流量且空间相对封闭独立,可以呈现文字、图片及视频等多元的信息,是地铁广告发展的基础,也成为企业品牌宣传的渠道.在地铁广告投放爆炸式增长的新时期,如何在地铁广告内容与形式上下功夫,吸引受众的眼球,己经成为企业等市场主体关注的问题.2017年3月...  相似文献   

2.
<正>北京地铁4号线宣武门站举办主题为"@所有人看路,看世界"的"丝绸之路"主题影像展,乘客可以参观主题车站,乘坐丝路专列感受西域文化。地铁4号线的所有墙面、换乘通道均被丝路文化的相关图片、文字和手绘包围,既有国内西安兵马俑的故事,也有国外的风土人情和异域传说,地铁空间瞬间变身为时尚的影廊。M地铁·影廊是京港地铁于2016年发起的大型文化类公益项目。作为京城首个地铁影廊,M地铁·影廊充分利用地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当前地铁车站设计现状的分析,指出地铁车站作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设计方案的决策往往受制于主、客观因素,而忽略了乘客的心理需求,故而地铁车站多表现为空间封闭、形态固化、形式单一的特点,将环境行为心理学引入地铁车站的设计中作为理论指导是十分必要的。作为设计者应当考虑地铁乘客的心理行为需求及站内环境对乘客心理行为的影响,从车站空间的塑造、乘客心理及行为的引导两方面出发,探索灵活的车站形式以适应不同的用地条件,合理地将环境行为心理学应用于地铁车站的设计,才能创造出符合人们需求的理想空间。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对既有线改造中遇到的几个典型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通过天津地铁1号线既有线改建工程二纬路站和哈尔滨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烟厂站两个既有车站的改造实例,对既有线改造中的几个问题逐一加以研究论述。研究结论:由2个不同城市既有车站的改造实例可以看出,既有地铁交通线路的改扩建以"利用区间、重建车站"为指导原则进行改造利用。区间隧道内设备管线布置相对简单,易于改造利用。车站直接服务于乘客,也是设备集中的地方,难于改造。重建车站既能提高地铁服务质量,又彻底解决了既有车站技术上的诸多不足。  相似文献   

5.
地铁出入口设计是地铁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地铁车站乘客集散空间在地面的延续,也是地铁衔接地下交通和地上城市空间的唯一通道,以其极具地铁特色的建筑形象屹立在城市街头,凸显着地铁建筑设计的理念,在城市空间和景观的识别性及辨识度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以杭州地铁出入口概念方案设计为例,阐述出入口概念方案设计与城市文化、站点区域环境特色的结合.  相似文献   

6.
地铁车站照明在地铁运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影响车站整体装饰效果,也能影响乘客在地铁车站环境中的情绪与安全。车站照明设计需要结合各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的车站照明改造为例,阐述了LED(发光二极管)灯具在地铁照明中的应用效果和节能效果。案例改造结果表明,改造后的各区域的照度和均匀度达到要求,大大降低了能耗,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地铁车站基坑支撑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杭州地铁某车站基坑设计为例,介绍了车站和工程地质概况、基坑工程特点、支护形式的选择,以及支撑截面的选取、结构不同部位支撑轴力的计算等,重点分析了支撑的稳定性及不满足稳定时的加强措施,并通过有限元数值分析进行了验证,对以后地铁基坑支撑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分析乘客对地铁车站无障碍设施的需求,通过对轮椅乘客和盲人乘客的调研,发现地铁车站现有无障碍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由于缺少针对地铁无障碍设计的技术标准,在遇到一些具体问题时常常让设计人员感到为难。为此,结合现行无障碍设计的技术标准,以不同乘客对无障碍设施的需求为主线,讨论地铁车站的无障碍设施,以及与每个无障碍设施相配套的细节设计,并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设计思路和优化建议。希望为新建线路的设计提供参考,以期提高对无障碍细节设计的关注,进一步完善地铁车站的人性化关爱设计,实现真正的“走到哪里都没有障碍”。  相似文献   

9.
地铁车站出入口是地铁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入口的造型需结合城市景观,并具有良好的可识别性和标志性。出入口与周围建筑物结合能吸引更多乘客搭乘地铁,增强城市交通的疏散作用,提高建筑的可达性和空间价值。文章对地铁车站出入口的分类、设计特征、设计要点进行阐述,并结合杭州地铁7号线耕文路站出入口设计实例对地铁出入口设计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地铁环控通风系统的任务是在正常运行期间为地铁乘客提供舒适环境,并能在紧急情况下迅速疏散乘客,尽可能减少损失。不同城市的气候条件、室外温湿度差异很大,因此选用何种环控方案。应根据客观条件、工程造价、运行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此文以沈阳地铁车站为例,对通风方案和空调方案进行了CFD仿真模拟和对比分析,探讨了东北城市地铁车站采用通风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以杭州地铁7号线建设三路站—耕文路站区间盾构下穿2号线既有建设三路站为背景,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分析新建地铁车站基坑开挖和新建区间盾构下穿既有车站结构过程中,既有车站结构和盾构隧道的变形趋势及最大沉降区域的分布概况;结合相关工程经验,提出盾构隧道下穿既有车站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和提高地铁车站通过设施的疏散能力,保证乘客的运行安全,在分析地铁车站行人流运动特性的基础上,利用GEM(generalized expansion method)算法,求解地铁车站乘客疏散模型,通过计算得到车站疏散设施的拥堵概率、吞吐量等指标,给出地铁车站疏散能力的瓶颈点。以西直门地铁站为案例,证明将GEM算法应用于解决地铁车站人员疏散问题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进站线路疏散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3.
地铁沿线周边市政环境复杂,给城市地铁车站设计带来非常大的难度.文章以杭州地铁2号线部分车站设计为背景,阐述地铁车站在复杂边界条件下采取的一系列针对性、适应性的特殊设计措施,以解决复杂边界条件下地铁车站设计困难的问题,以期为国内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针对地铁车站候车区域客流的分配问题,基于机动车交通流均衡分配理论,提出了一种候车区域乘客分配模型,以模拟地铁车站候车区域内客流的分配。以北京宣武门地铁站为例,通过统计分析该车站晚高峰时刻候车区域客流数据,验证了所构建的乘客分配模型的有效性。深入研究了不同进站客流率对于候车区域乘客分配的影响,提出站内设置实时动态引导信息的方法以提高候车区域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地铁车站站位一般选在直线地段上,车站的设计与施工较方便,然而受诸多因素影响,特别是,改建车站由于受原车站建筑规模等因素影响,部分车站不可避免地位于曲线地段上,由保证乘客安全,必须逆行曲线站建筑限界设计,车站限界依据线路计算而得。现以天津地铁1号线二纬路站和津滨轻轨中心广场站由例,就侧或站台车站中柱和站台板的限界计算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6.
7月31日,杭州地铁2号线签约了三份合同,分别是车辆及牵引系统、信号系统,这意味着杭州地铁2号线工程从土建施工迈进了机电设备采购安装的新阶段。杭州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起于朝阳村站,止于丰潭路站,线路全长30.5公里,设车站24座。其中地铁2号线东南段工程于2008年9月28日率先开工建设,为朝阳村站至钱江路站部分,线路长度约18.2公里。沿线共设车站13座,计划于2013年底建成。另外西北段工程于2011年9月29日开工建设,为钱江路站至丰潭路站部分,线路长度约12.5公里,设车站11座。  相似文献   

17.
地铁车站闸机通过能力和配置数量对提高车站服务水平有重要作用。针对两类客流性质不同的地铁车站,以西安地铁2号线两个车站为例,实地调查车站的客流结构比例及不同乘客通过闸机的平均时间,计算出两类车站闸机的实际通过能力,验证了《地铁设计规范》中通过能力参考值的使用范围,进而提出对两类车站闸机配备数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结合地铁车站乘客集散过程的特性,分析车站集散能力及影响因素;以单位时间内车站最大集散乘客数量和最小平均集散时间为目标函数,建立地铁车站集散能力优化模型;针对模型中目标函数难于使用解析方法求解的情况,构建基于排队理论的乘客车站集散过程仿真模型,并在原优化模型基础上提出车站集散能力仿真计算模型;考虑到仿真模型的效率,提出基于响应曲面法(RSM)的车站集散能力求解算法。以北京地铁2号线某站为例开展研究,计算分析不同仿真方案下车站集散能力和平均集散时间,验证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地铁站外导引标志有助于乘客快捷、准确地寻找地铁车站,以充分发挥地铁运营设施的效能和服务水平。通过对比分析我国若干城市地铁站外导引标志,分析其存在的不足。以南京地铁为例,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使南京地铁的导引标志更加完善,能更好地为乘客服务。  相似文献   

20.
以杭州地铁秋涛路站围护结构设计为背景,对钻孔咬合桩的关键施工工艺进行论述,并对施工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措施进行系统归纳。钻孔咬合桩是国内近年来深基坑工程中,特别是地铁车站基坑工程中常用的围护结构形式,在富水地层中有较强的适用性,其较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形式造价低、施工难度小、对环境影响小;较钻孔桩+旋喷桩止水帷幕围护结构形式防水效果好、结构刚度大。杭州地区的地质条件在华东地区,甚至广深地区均有一定代表性,因此,针对杭州地铁车站基坑围护工程,对钻孔咬合桩施工工艺的重点及难点、解决措施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