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公路路面径流污染及防治措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概述了国外公路路面径流污染研究的现状,包括公路路面径流污染物的成分、含量及其影响因素,污染源及污染物从路面到受纳水体的迁移过程,污染物对受纳水体水质的影响及污染的控制措施.阐述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指出我国开展公路路面径流污染及防治措施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2.
市政道路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道路建设不仅有利于人类的居住,而且极大地减轻了排洪压力,尤其是近些年来城市暴雨频发。"海绵城市"道路设计通过低影响设施和技术来调控城市雨水径流,能够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减轻道路排洪压力。在阐述"海绵城市"道路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市政道路的实际情况,浅析了"海绵城市"在我国市政道路设计上的应用,旨在促进我国市政道路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更好地保护公路沿线水体环境,对公路运营产生的沿线水资源影响进行系统分析,认为公路运营可能影响路域水文水系,路面径流的主要污染物为SS和COD,使用融雪剂会引起周边水体氯离子升高,沿线设施污水达标排放率和中水回用率有待提高.结合公路运营期水环境保护技术的研究进展,归纳提出:径流净化技术向功能多元化方向发展,除很好地实现径流净化基本功能外,生态边沟和调节池与人工湿地串联技术具有一定的景观美化效果,生态种植槽能将净化后的雨水储存,待缺水时再利用,径流监控与应急处理系统可实现危化品泄露事故应急功能;使用环境友好型融雪剂能有效降低对路面基础设施的腐蚀,减轻对路域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沿线设施污水处理领域,人工湿地和土壤渗滤技术在南方地区具有推广价值,组合处理技术在北方地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研究旨在揭示高速公路地表径流颗粒对径流重金属过滤的影响,采用碎石-土壤渗滤柱处理南京绕城公路马群段路面径流,探究高速公路地表径流中重金属的渗滤去除特性、颗粒物截留特征,重点阐明不同粒径颗粒物截留与重金属渗滤去除的关系,同时探讨季节、pH值等环境因素对碎石-土壤渗滤去除径流重金属的影响。结果表明:沿碎石-土壤渗滤柱深度方向,Cu、Zn浓度呈非线性递减;装置上层35 cm厚度的土壤对大部分可去除的Cu、Zn有很好的截留作用。颗粒去除对径流中去除重金属的影响随着渗滤层填料厚度的增厚而提高。季节、pH值、氧化还原电位(ORP)及干期时间对重金属去除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初期路面径流的收集与处理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韩志强  许志鸿 《公路》2004,(10):33-37
在分析国内外现有路面径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城市排水体制及公路的常规排水方式,指出应在道路设计阶段考虑对道路路面径流初期雨水进行收集、处理.并提出了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的建设性方法。对初期路面径流进行收集与处理将有利于道路工程和环保事业的进一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城市初期雨水污染问题在国内外受到了普遍的关注,相关研究表明,降雨初期10~20 min内,雨水径流产生的污染物含量约占本次降雨的80%左右。城市初期雨水污染在降雨初期污染浓度大,伴随着降雨的增多,污水的浓度逐渐降低。针对城市初期雨水产生的过程及其特性,对城市初期雨水收集与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和整理,研究调蓄池的计算方法,为控制城市河道及受纳水体污染、改善城市水环境状况提供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各城市频频面临的城市内涝问题、黑臭水体问题,国家对于海绵城市建设、防洪排涝管控、黑臭水体整治、污水提质增效工作也愈加重视。针对目前城市水系统规划,分析其中暴露出的问题同时,以目标为导向,注重城市水系统规划。并从顶层设计角度考虑如何避免城市水系统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提出水系统规划控制策略,对之后的水系统规划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城市内涝防治是系统性工程,明确相关标准是内涝防治工程推进的基础。系统地对宁波市中心城雨水排放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明确了流域排涝标准、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和城镇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提出了各系统的边界条件、城市低洼地段确定标准和综合径流系统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9.
水环境敏感区公路排水环境保护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海刚  李智 《公路》2012,(8):238-242
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部分公路不可避免地会经过水环境敏感区,公路径流直接排放会对水环境造成污染,但我国现行《公路排水设计规范》没有针对水环境敏感区排水设计做出规定。在总结国内外对公路径流污染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相关水质标准和排放标准对水环境敏感程度进行了分级。总结了各种路面径流污染控制工程措施的使用效果,参照国外公路径流处理方法,提出了适用于我国的水环境敏感区的排水环境保护设计措施,为《公路排水设计规范》的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也带来了城市硬化面积占比增大的问题,在雨季易发洪涝灾害。而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可有效提升城市排洪能力,同时可实现径流污染物的净化,现已逐渐得到推广。本文依托上海市城市道路设计方案,以横断面分幅形式及退让区域绿地情况作为控制指标,对四条道路设计方案进行分析;通过评价指标对道路设计成果进行评估;并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提出优化思路。本文研究成果可为现有城市道路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道路路面的排水逐渐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路面积水引起的内涝对生命财产带来了损失。为解决城市道路积水的问题,现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我国道路的路面排水情况进行进一步的研究。阐明了城市降雨地表产流与汇流的特点及计算方法;对道路的纵断面、平纵面组合、横断面,以及绿化带、透水性路面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改进措施。最后通过具体的工程实例对城市道路路面的排水设计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针对以往城市街道设计中只注重道路设计,忽视人文环境的营造,对行人等在街道使用中遇到的困难不够重视等问题,结合上海三林湾小镇等街道设计,从道路断面布置、路面铺装、街道绿化和照明等提出一系列设计方案,将街道从注重交通功能设计转向注重空间和生态设计,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13.
道路设计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有道路线形设计不合理以及路基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等。探究这些问题的根源,涉及到一些设计要素的确定,这些设计要素包括交通量、累计轴载、缓和曲线、转弯半径、停车视距、基顶弯沉等。针对道路设计中常见的问题,逐一研究相关的设计要素,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以期为从事道路设计的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从路面结构、分隔带及边缘排水系统等方面对海绵城市的道路设计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使用条件和注意事项,并通过案例分析,为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道路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如何科学有效地解决机场大面积硬化飞行区带来的内涝积水问题,提高机场的安全运行效率是机场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以广州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为例,以“飞行区快排、工作区存蓄”的思路,分区落实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年径流污染削减率指标,通过新建绿色设施与既有排水设施结合,探索出了一套海绵型机场建设方案,可为其他城市机场建设融合海绵城市理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驾驶园》2020,(1)
现在我国的城市在不断的发展,时代在不断的进步,科技也在不断地发展,而随着我国城市发展的同时,城市中的雨水调蓄渗滞情况不容乐观,城市内涝,黑臭水体等问题制约了城市的发展。随着问题不断的增多,在进行市政基础建设实施中要求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建设中不断应用和加大,通过良好的排水系统,解决内涝隐患,有效的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下面根据我国基础设施中海绵城市的应用做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着重从人们关注的几个基础设施情况,做进一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多年以来,我国的城市道路建设均使用城市地下雨水管道收集路面雨水,这种方法破坏了原有的雨水循环系统,产生了很多问题。在临港经济区清河道的道路设计中,因地制宜地设计了一种过水侧石,既不破坏原来的雨水循环系统,又极大地降低了工程量。详细介绍这种过水侧石在清河道道路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改扩建城市主干路道路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贵阳市百花大道、马王路主干路工程为例,分析了影响城市主干路道路设计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公路路面径流所携带的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提出以人工湿地-生态塘系统来处理路面径流的观点.路面径流具有污染物成分复杂,污染负荷和水力负荷变化大以及可生化性差的特点,常规处理工艺难以对其进行有效净化.针对公路路面径流水质水量特点以及人工湿地-生态塘系统污染物处理特性和效果,对利用人工湿地-生态塘系统净化公路径流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湿地-生态塘系统可以有效去除路面径流污染物,是处理路面径流可选择的工艺.  相似文献   

20.
针对高速公路单调景观给驾驶人带来的视觉冲击及路面径流中的污染物对周围水体及农田的影响,设计一种拥有集水、净化、排水多项功能的生态边沟;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碎砾石结构层、蛭石结构层及复合基质结构层3种结构模型进行室内试验,得出最有效的净化结构并应用于实际中,以达到高速公路路面径流的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