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栖作战舰艇作为完成登陆使命和支援维和及人道主义任务的理想舰型,其战略价值日益明显。西班牙伊萨造船集团公司近年来一直积极研制西栖作战舰艇,它已为西班牙海军建造了2艘“加利西亚”级两栖船坞运输舰,该型舰是伊萨公司设计的先进产品之一。伊萨造船集团公司利用其建造两栖作战舰艇和航母的经验,目前正致力于研究先进的多用途两栖攻击舰。  相似文献   

2.
11780型两栖攻击舰是苏联海军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设计、并曾计划批量建造的一种大型多用途两栖攻击舰。它和美国当时正在发展的“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一样,集直升机垂直登陆、登陆艇平面登陆、两栖船坞运输、登陆物资运输和两栖作战指挥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具有很强的两栖作战能力,是当时苏联实施大规模两栖作战不可缺少的主要舰艇。  相似文献   

3.
自北欧国家上世纪90年代末兴起提升战略海运作战能力以来,在欧洲国家陆续掀起一股为适应联合作战需要而建造两栖作战舰艇的高潮。英国、西班牙、荷兰、法国等国先后有新型两栖作战舰艇服役和研发之中。在新型两栖作战舰艇中相继引入了一些新技术及新的设计概念。  相似文献   

4.
意大利海军的结构比较均衡.而且装备也比较先进,是欧洲的一支海上劲旅。由于意大利地处亚平宁半岛.加上附近还有众多岛屿,所以意海军对两栖作战给予了高度重视。目前,意大利共有3艘圣乔治奥级船坞登陆舰,可实施中等规模的海上两栖作战就意大利所面临的海上威胁和作战环境而言,这种规模基本够用了。  相似文献   

5.
<正>2010年6月30日,南国某军港彩旗猎猎,人民海军第六批护航编队的两艘舰艇从这里拔锚启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与先期到达的"微山湖"舰一同执行新一轮护航任务。与以往不同的是,第六批护航编队的舰艇,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华"神盾"170舰外,"昆仑山"号两栖船坞登陆舰也成为关注的焦点。作为中国目前吨位最大的两栖作战舰艇,"昆仑山"舰被派出国门意义重大。此前,该舰已成功进行了远航训练和补给演练,接受了胡锦涛同志的检阅,并在纪念人民海军成立60周年海上阅兵中首次公开亮相。可  相似文献   

6.
我人民海军成立于1949年4月,当时的名称是华东军区海军。随后,华东军区海军以海军学校第5、第6大队为基础,在南京组建了第1、第2舰艇大队,拥有20艘舰艇,但都是渡江战役后接收、征用的舰艇。新成立的我人民海军的装备十分简陋,且舰型不一,多为抗战期间遗留下来的老式舰艇,部分新舰艇也是从苏联进口的一些过时淘汰的舰艇。  相似文献   

7.
国外舰艇平台管理系统综述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舰艇平台管理系统是对舰艇平台的推进系统,电力系统、损管系统和辅机系统进行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的高度自动化系统,旨在提高舰艇平台的自动化程度,减少舰艇平台的保障人员,降低舰艇寿命周期成本费用,本文重点介绍国外海军发达国家的舰艇平台管理系统的研制情况,为我国研制舰艇平台管理系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第一艘船坞登陆舰在20世纪40年代诞生于美国,由美国库尔船坞公司建造,船名为“爱施兰特”号,代号为LSD-1。其后,美国又陆续研制成了多种型号的船坞登陆舰,并在其基础上研制成功了全能的登陆舰艇——两栖攻击舰,将登陆作战推向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除美国外,像英、法,俄等海军强国也都研制了多种船坞登陆舰装备其海军,从而使其具备在远洋进行中等规模两栖登陆作战的能力。一些中小国家也根据自己的需要,装备了一定数量的船坞登陆舰。由此可见,这种现代化的两栖登陆舰艇已成为现今各国海军重点发展的装备之一,也是现代进行远洋登陆作战不可缺少的必备装备。而我国海军目前装备的两栖战舰无论在装载能力,登陆方式及吨位上都与美,俄,英等海军大国有较大的差距,这与我国的大国地位是极不相称的,对我国未来两栖作战也将会有较大的限制。因此,加快发展我国新型两栖船坞登陆舰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改变我军两栖战舰相对落后局面所必须的。  相似文献   

9.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的海军舰艇独步海洋,不可一世。战败后,一代骄狂的纳粹海军如大厦倾覆,其部分舰艇被强制销毁,另一部分被美、苏、英三国均分。然而,德国海军却并未因此而消亡,而是分成西支海军(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并行发展。1990年10月,两德国正式统一,两支海军遂合并整编。统一后的德国海军重新崛起在波罗的海西南岸,承担着北约的部分防务。近年来,德国在欧洲的地位已渐呈举足轻重之势,堪称欧洲的“超级大国”。与此同时,德国海军的舰艇兵力也得以迅速扩充,令人不可小视。按照其雄心勃勃的造舰计划,2007年之前将有一大批不同级别的新型舰艇入役,本文述及的K130轻型护卫般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0.
舰艇的改装一直都是各国海军对现有舰艇功能进行提升的手段,同时,海军也一直寻求改装舰艇的既经济又能取得良好费效比的途径。澳大利亚海军的庞大改装计划可谓是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1.
意大利是一个老牌海军强国,尽管在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里意大利海军并无多少令人称道的战绩,但这并不妨碍意大利在舰艇设计和建造方面的技术发展。与世界上其他海军强国相比,意大利的水面舰艇技术不但丝毫不落下风,而且还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独特风格。例如意大利海军现役主力水面舰艇中的“加里波第”号轻型航母、“彭尼”级和“大胆”级驱逐舰、“西北风”级和“狼”级护卫舰、“圣乔治奥”级船坞登陆舰等在设计上都有着浓厚的意大利特色,与其他国家海军的同类舰艇存在许多不同。在这些水面舰艇中,“彭尼”级驱逐舰更加令人瞩目,因为该级舰不但风格独特,而且还是意大利海军的一级全能型战舰。  相似文献   

12.
美国海军舰艇集体防护系统(CPS)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在未来战争中海军大型水面舰艇遭受核生化武器攻击的可能性。面对核、生、化武器对海军舰艇的威胁,论述了海军舰艇装备集体防护系统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文章介绍了美国海军大型水面艇艇集体防护系统的研究发展背景和发展过程,集体防护系统的组成和装备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了彻底打赢对伊拉克的战争,美国和以往历次战争一样,继续采取“杀鸡用牛刀”的战略。面对只有几艘炮艇的伊拉克海军,美国居然出动了占其海军半数以上的舰艇。虽然和第一次海湾战争相比,美参战的大多数舰艇属于“旧地重游”的性质,但这种少有的舰艇大集结,对舰艇迷来说仍是一次难得的观赏机会。下面我们将参战的美军舰艇一一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2002年度国际舰艇市场的特点、成交热点、产品结构、军贸管理趋势等。第一部分重点阐述了2002年海军武器交易的一般概况和国际舰艇市场的特点;第二部分分析了2002年度国际新舰艇市场、二手舰艇市场、改装市场、租赁市场的交易情况及特点;第三部分对2002年度国际舰艇市场的地区分布及特点、主要海军装备进出口国的交易情况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对2002年度国际舰艇市场中的典型海军装备市场(包括水面舰艇、潜艇、水中兵器)的需求及发展进行了分析;第五部分重点分析了2002年度国际舰艇的军贸管理及出口政策的最新动向。全面总结了国际舰艇市场的交易方式及特点,分析了海军典型装备市场的需求及发展趋势,并总结概括了军贸管理的动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15.
海军舰艇编队敏捷作战行为建模急需要有效的行为建模框架提供支持。根据NCW(Network Centric Warfare)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提出基于PICS(Physical-Information-Cognitive-Social)域划分的海军舰艇编队层次化敏捷作战行为概念框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PICS域划分的海军舰艇编队层次化敏捷作战行为建模框架。研究成果可为基于仿真的海军NCW作战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世界舰艇市场研究与预测》系美国防务市场服务公司(简称 DMS)的定期出版物。该资料旨在为市场研究人员提供有关舰艇及舰用装备方面的市场情况,它包罗了除苏联集团外世界各国海军所有舰艇(非军用  相似文献   

17.
国外水面舰艇反鱼雷防御系统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分析反舰鱼雷技术的发展概况,介绍几种国外海军水面舰艇反鱼雷防御系统和构成多层次防御的水声对抗器材,尤其是当前性能最优的法国海军专用鱼雷报警声纳。希望这些资料和观点能对发展我国海军水面舰艇的反鱼雷防御系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舰艇 “三漏”(漏油、漏水、漏气)一直是困扰我海军舰艇的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直接影响到舰艇的安全和战斗任务的执行.本文通过对我海军潜艇高压气系统的腐蚀泄漏原因分析,围绕如何解决高压气系统的腐蚀泄漏,谈几点思路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杨燮庆 《船舶》1996,(1):51-55
反水雷舰艇是各国海军的主要舰种之一,即使是在现代海战条件下其仍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对反水雷舰艇的船型,船体材料,主要武备,反水雷兵器,典型的反水雷舰艇技术性能及其发展趋势等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20.
世界各国海军对舰艇隐身性的研究由来已久,从美国的“海幽灵”号到瑞典的“斯米盖”号,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在海军编制中服役的真正能称得上隐身舰艇的,到目前为止只有法国的“拉斐特”级护卫舰。“拉斐特”舰的出现进一步激发了各国海军对隐身舰的兴趣,他们在各自的隐身舰艇研制计划基础上,加强隐身设计研究,估计在21世纪(至少在上半叶),隐身舰艇将独领风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