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国内高速公路的发展,环状的路网结构与多元的投资主体引发了如何合理征收并拆分通行费的问题。本文所提出的多义性路径的识别方法基于射频识别技术(RFID),运用余边集和支撑树理论,在关键路段布设标识点系统,从而精确识别车辆实际行驶路径。该技术方法能够解决高速公路路网中多义性路径识别问题,并实现通行费的合理征收与拆分。  相似文献   

2.
赵艳红  刘法胜  任传祥  王琦 《公路》2008,(5):110-114
我国的高速公路网发展形成了复杂的网状结构,各省目前普遍面临着如何实现准确的收费清分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可以识别车辆行驶路径的"RFID标识站 组合式收费卡"的收清系统模型,利用支撑树理论确定需添加的RFID标识站的位置和数量,引入有效路径系数标定路网的合理路径,给出了依据车辆行驶路径的精确清分算法。最后以山东路网为例进行路网建模和算法分析,结果验证了本模型算法能实现公平、公正的通行费清分,符合高速公路管理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3.
<正>车辆在高速公路低速行驶,极易引发追尾事故。湖南邵阳高速交警以辖区内相关交通事故为例,分析高速公路车辆低速行驶的特征、产生原因,并对预防低速行驶相关事故提出对策意见。高速公路低速行驶易引发一般程序交通事故高速公路低速行驶,指车辆在高速公路行驶时速低于《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八条规定的“最低限速每小时60公里”。  相似文献   

4.
阐述RFID的工作原理、综合管理系统架构和影响因素,介绍RFID在高速公路收费、交通流检测、车辆路径识别管理和联网收费拆帐管理中的应用,以及RFID高速公路综合管理系统软件功能和设计等。  相似文献   

5.
张旭锋 《华东公路》2014,(4):98-100
路基路面直接承受行驶车辆的作用,是道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根据车辆行驶的需要,选用优质材料建成。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高速公路作为交通运输的强大载体,始终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公路路面的质量也备受关注。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高速公路路面施工技术的处理要点。  相似文献   

6.
根据现场车辆行驶试验,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确定了汾(阳)-离(石)高速公路车辆行驶轨迹及其动态行驶特性;基于美国最新的互动式公路安全设计模型(IHSDM)方法,预测了该路段交通事故并与实际交通事故进行了对比,分析了该高速公路的事故频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及成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有助于进一步认识高速公路长大纵坡段交通事故的原因和特征.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车辆运行监测逐渐成为高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通过研发专用监测预警技术实现对大型客、货运输车辆、危险品运输车辆行驶信息的实时采集,基于多源数据挖掘和融合技术构建预警处理系统,对车辆运行状态进行预测分析,并结合实时通讯技术实现预警场景内车辆的语音预警信息及时送播,提示车辆司机提前采取措施,规避危险,从而提升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水平,减少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利用高速公路通行费收费系统监测数据,针对现行高速公路通行费分省联网的收费数据无法真实反映跨省车辆完整行驶路径的问题,引入了车牌串接贝叶斯推断匹配技术。通过对现有收费系统主要指标数据可利用性和逻辑关联性分析,最终选择了通行时间、车种、车辆轴数、车货总重等属性指标作为匹配推断的参考指标,设计了匹配方法和具体流程,对现行高速公路通行费收费系统中跨省通行车辆的完整行驶路径进行了车牌匹配和全路径模拟还原。并选择了2个典型省界收费站进行了实证分析,测算结果表明利用推荐的匹配算法可以把货运车车辆的匹配度提高2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从车辆运行状态的角度出发,将直线段上车辆的运行分为加速行驶、匀速行驶和减速行驶3个过程,分析了车辆在不同行驶过程中的行驶时间与行驶距离,以直线段上最长行驶时间70 s作为最大直线段长度的控制条件,推导了基于运行车速的高速公路直线段最大长度计算模型。模型表明设计速度为120 km/h的高速公路直线段最大长度要比20倍设计速度小,而其他设计速度的高速公路则要视直线段相邻曲线起终点的运行车速而定。以现场实测数据为依据,建立了高速公路平曲线起终点小型车运行车速与平曲线半径的回归模型,并给出了计算实例。基于运行车速确定高速公路直线段最大长度能够较好地满足驾驶员的实际需求,提出的计算模型可为高速公路设计及安全审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城市道路路段及交叉路口的交通流量统计、行驶机动车辆监管、交通拥堵状况缓解,提出采用非接触式、自动化识别、双向通信射频识别(RFID)技术对路网上的行驶车辆进行实时信息采集和数据信息交互,并结合物联网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将获取的信息发送到后台信息处理中心,再将数据信息通过全球定位系统或交通诱导信息系统提供给交通参与者,使其合理选择最优路径,快速、准确地到达目的地。研究结果表明,RFID技术应用于实时动态交通信息采集比较可行。将RFID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并应用于智能交通,可为智能交通物联网的发展和实现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随着广东省高速公路网复杂度加大,路径识别将成为联网收费精确拆分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经过对各种路径标识技术的比较,选用RFID技术在粤东区域进行路径识别试点。通过试点项目初步认证了RFID技术的可行性和稳定性,同时也为该技术在广东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中推广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不同的应用目的和环境,详细介绍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汽车零部件供应、汽车制造、分销物流、销售和汽车售后等汽车供应链管理中各环节的应用,并指出了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汽车供应链管理中价值如何评估、有哪些因素影响其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13.
射频识别技术RFID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已有超过七十年的历史,RFID兼具高效、实时、简易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零售业、物流、门禁安保等各领域,回首看去射频识别技术依然如火如荼,很多领域应用有待继续深究与开发。本文主要从汽车防盗技术角度,分射频识别技术、无钥匙进入及启动系统、故障分析三个维度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无线射频技术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以及该技术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作用原理,论述了RFID系统在汽车发动机流水装配线的具体应用,包括:网络架构、应用原理以及主要操作流程。通过与之前装配线上主要使用的条形码技术进行比较,论证了RFID技术应用于发动机装配线的优越性以及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5.
汽车制造行业智能改造需求十分旺盛,中国的整体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生产过程中数据传输与采集覆盖整个制造现场,保证海量现场数据传输与采集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非常重要。根据各大主机厂焊装车间的工艺、信息采集对象、频次的不同要求,结合RFID无线传输技术的优势,论述RFID技术在主机厂焊装车间车型识别和设备备件管理等方面的应用,通过RFID技术改良设备缺陷、降低设备故障率以及提升焊装车间自动化率。  相似文献   

16.
射频识别技术在汽车电子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单介绍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原理,根据国内外一些成功采用RFID技术的案例,较为全面地总结了RFID技术在汽车电子方面的几个应用。最后指出,RFID技术必将凭借其独特优势推动汽车业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phone applications that provide speed limit advice and warnings offers opportunities for use of the technology in the improvement of driver safety. This paper looks at the effect of an advisory Intelligent Speed Assistance (ISA) application on driver speeding behaviour. Twenty participants (all males within the age range of 35–60 years) completed a within-group experimental design. Participants drove in real traffic on a 46 km test route which incorporated three-speed limits zones (50 km/h, 60 km/h, and 80 km/h speed limits) and aggregated into 10 different segments. Compared with baseline levels, possible impacts of ISA system functionalities on driver behaviour were studied through appropriate metrics including cumulative speed distribution, mean speed, speed deviation, 85th percentile speed, percentage distanced travelled above the speed limit, and safety benefit estimation. Results indicated the use of the ISA application led to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speed limit compliance particularly in the 60 km/h and 80 km/h zones where speeding was eliminated. There were no observed negative effects on driver speeding behaviour from the use of the system. In general, the findings suggest the use of the ISA system, resulted in the adoption of vehicle speeds that are likely to improve road safety.  相似文献   

18.
智能交通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基于RFID定位技术的智能交通仿真系统。系统以基于RFID定位技术的模型车辆定位功能为基础,集成了模型车辆动态诱导、不停车收费及停车诱导、信号灯控制、电子警察等智能交通应用成果,形成一个微型的智能交通系统。系统采用基于.Net Framework的组件技术,能够提高开发效率,使得系统易于维护和扩充。  相似文献   

19.
肖凡 《上海汽车》2012,(9):42-44,57
结合实践运用,分析探讨了一种先进的发动机生产线零件管理模式,即引入基于RFID射频技术的电子数据芯片系统,通过附载于加工零件上的电子数据芯片和配置于机床设备上的读写装置,对整个生产过程信息进行无缝记录,使得零件精确追溯成为可能,实现了现场零件管理的标准化、自动化和网络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