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沪苏湖铁路工程桥梁对北横港航道通航条件的影响,从工程选址符合性、桥梁通航净空尺度、桥梁通航孔和墩柱布置方案、工程对航道通航条件和通航安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桥梁选址、桥梁通航净空尺度、桥梁通航孔和桥梁墩柱布置方案均满足规范要求;桥梁建设对桥区航段的水流、航道冲淤变化有一定影响,对航道维护和导助航设...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桥施工对内河航道通航条件的影响问题,以武汉江汉六桥大桥施工为例,结合工程局部河段河床演变及航道变化情况,分析研究不同设计代表船型的通航限制条件,探讨不同施工阶段大桥施工对船舶通航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航道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大桥施工期航道畅通与通航安全。  相似文献   

3.
蔡相芸 《港口科技》2023,(3):26-34+40
为了减少张华浜东排水系统工程建成后对黄浦江航道通航条件及军工路码头生产作业的影响,保障工程水域船舶通航安全,采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开展航道通航条件影响分析。以吴淞口海军码头到浦东煤气厂码头段黄浦江航道为对象,建立平面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对工程建设前后黄浦江航道内流场和流速的变化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本工程排水口建成后运营期间军工路码头前沿航道内产生的横向流速不超过0.3 m/s,回流流速不超过0.4 m/s;工程建设对黄浦江航道内的水流条件及军工路码头的生产作业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拦河枢纽的施工和运营将显著改变河道的水流条件,对通航产生潜在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枢纽工程不同时期的通航水流条件进行研究和评价。以赣江南支枢纽工程河段为研究对象,建立南支河段二维水动力数值模型,模拟施工期和运营期的河道水动力过程,分析枢纽工程对航道通航水流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时期航道内流态相对平顺,不会对通航产生不利影响,在大部分流量工况下水流条件均满足通航要求;仅在施工一期10 a一遇工况下,临时航道有部分区域流速超过赣江航道通航流速控制指标(2.00 m/s),长度约为2 000 m,流速最大值为2.54 m/s;在施工二期、运营期,河段航道内水流条件均满足通航要求。研究结果可为赣江南支枢纽通航安全和运行调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枢纽上游渠化河段取水口对通航水流条件影响问题,文章以某临湘江取水口工程所在河道为例开展研究。基于浅水方程建立了湘江浯溪枢纽上游河段的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研究不同取水工况对工程河段水位、流态的影响。研究表明,取水过程仅对取水头部局部范围内水流条件有影响,且对航道水面比降、纵向流速及横向流速影响均较小,总体上对库区航道通航水流条件影响甚微,穿越航道取水方式可行。研究可为类似穿越航道的取水口河段通航影响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根据佛耳岩作业区二期工程港池开挖方案,采用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对开挖后的航道水流条件变化进行预测分析,研究了港池开挖施工对航道布置、航标布设和船舶通航的影响,并考虑本河段航道条件及通航环境的复杂性,提出港池开挖的优化施工方案,可为类似工程设计和通航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荆江航道船舶通航环境危险性,促进水上安全预警系统的完善,通过理论分析与现场调研、专家咨询的方法获取相关危险源。运用危险性预先分析的方法对荆江航道船舶通航危险影响因子进行分类,确定触发条件和事故后果,为船舶、海事、航道等主管部门,掌握荆江航道通航环境危险特征和防范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随着长江南京以下12. 5 m深水航道落成洲和鳗鱼沙两个浅滩治理工程的实施,高港浅区段的外部条件发生变化。通过河床演变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预测10年末高港河段的航道通航条件,分析高港边滩演变趋势及对深水航道通航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未来扬中河段的河势基本稳定,高港边滩不会大幅度淤涨,也不易冲刷消失;高港边滩段中上段的航道条件能满足深水航道通航条件,高港边滩下段存在轻微碍航情况。  相似文献   

9.
分析北极东北航道地缘政治,以及高纬、高寒等地理环境对船舶通信等航行设备的影响,结合北方海航段海域、海峡的海冰特点、通航条件,指出决定北极东北航道开通的关键水域和海峡,并搜集整理了东北航道沿线主要港口的通航条件及功能。  相似文献   

10.
《水道港口》2015,(4):323-328
近年来,东港冲刷发展,枯水期分流比逐年增大,相应西港分流比减少,西港航道航行条件恶化,对过往船舶的航行安全造成不利影响。为了分析东流西港航道的演变趋势,确定合理的航道维护方案,确保东流水道的畅通,文章建立河道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并采用实测资料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东流水道维护方案的效果。结果表明:当西港航道进行维护性疏浚时,西港航道的通航条件得到了改善,但维护性疏浚停止后,西港航道仍会发生明显的淤积,影响西港枯水期的通航条件。建议尽早安排对东流水道东港航道进口段浅点和礁石进行定点清除,适时开通东港航槽,以满足长江航道通航要求。  相似文献   

11.
刘长俭  袁子文 《水运工程》2020,(10):106-109
针对长江口航道发展问题,对航道面临的形势要求、现状条件进行研究,采用航道服务供给与实际需求对比分析的方法,剖析长江口航道总体通航能力、南槽航道通航水深、南港航道通航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北槽通航管理、推进南槽一期工程建设、研究北港航道开发建设、提升南港航道通航安全水平、谋划北支航道发展方向等建议,希望能为"十四五"期长江口航道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影响深圳港铜鼓航道通航环境因素,应用集对分析理论,建立铜鼓航道危险度评价模型,实现对铜鼓航道危险度的定量评价,进而得出铜鼓航道通航环境的危险程度系数较高,为航道通航环境改善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采砂对航道布置和船舶通航影响的基础上,按照满足采砂施工期船舶通航要求、有利于改善采砂河段航道条件和有利于采砂工程施工要求的原则,提出采砂区平面布置和局部河段航道设置的优化调整方案,在河道采砂和航道浅区疏浚相结合方面做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4.
徐建昌 《水运工程》2019,(10):148-153
排水口工程因其持续向航道中注入水流而产生横流,是一种特殊的临河工程,其建设是否科学合理对保障航道及通航安全至关重要。针对施桥船闸下游引航道区域内汤汪污水处理厂排水口改造后通航条件改变的问题,研究排水口工程涉及的航道选址和平面布置,利用MIKE21软件建立模型对航道通航条件等进行分析,提出排水口类工程建设相关建议。结果表明,排水口工程建设会对船闸下游引航道通航条件带来不利影响,通过优化平面布置、降低排水口高程、增大排水口管径等措施可有效降低横流流速,使其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5.
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通航净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所在的武桥水道河道条件、航道条件、港口布局以及与武汉长江大桥之间距离要求基础上,从通航的角度,对拟建的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选址进行分析、对通航净宽进行计算,并结合桥区航道条件,论证通航净宽尺度.  相似文献   

16.
束梁 《中国水运》2014,(10):254-256
近年来,长江东流水道的老虎滩北槽航行条件与西港航道逐渐恶化,汛后淤积严重,严重影响通航。为保证主航道的畅通,长江航道局对该段航道开展了疏浚维护。为了解疏浚维护效果及近期的通航条件,文中以最新的航道测图资料为基础,对东流水道疏浚前后的河床演变特性及航道条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实施维护疏浚措施后,西港航道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但西港航道受老虎滩北槽下游淤积和老虎滩尾淤积下移的双重影响,西港过渡段通航形势短期内难以好转;建议应加强对西港航道的维护力度,在西港航道维护疏浚期间可利用东港航道作为紧急备用通道。文中研究成果可为东流水道后续航道维护工作和航道整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袁子文 《水运工程》2020,(8):129-132
通过对长江口北港通航现状及河势演变分析,提出拦门沙河段水深不足是影响北港航道通航条件的主要因素。北港航道治理方案还应充分考虑与周边涉水工程、防洪防潮、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及影响,利用潮流数学模型对治理方案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航道流场动力方面,航道整治效果良好,辅以疏浚可实现航道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18.
非恒定流对下游河道通航条件影响是向家坝工程实施时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传统的通航条件影响研究,不能全面准确反映航道水流条件和边界条件对船舶航行的综合影响以及船舶与航道水流条件的相互作用。利用小比尺船模测控技术,通过与实船相似性分析和操纵性能率定,试验研究向家坝非恒定流对下游河道通航条件的影响,结合试验研究成果定量分析主要影响因素,为向家坝工程方案的设计优化提供了科学可靠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刘晓帆  陈婷婷  何熙  陈刚 《水运工程》2020,(12):136-140
以金沙江溪洛渡库区支流溜筒河为例,研究高坝库区内支流通航水域、航道等级及设计通航水位的确定方法。首先根据回水里程、水位保证率、航道条件、矿产资源分布、码头作业区规划等因素综合分析论证支流航道起点,确定通航范围,之后根据水深、河宽、弯曲半径等航道条件、跨河建筑物通航净空尺度、下游干流航道规划等级等因素确定支流航道等级,最后采用分段推算法确定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常年回水区设计最低通航水位采用梯级最低运行水位(死水位),而变动回水区的设计最低通航水位需要根据航道整治工程措施可行性、航道整治工程投资、通航保证率以及航道通过能力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  相似文献   

20.
梅江航道整治通过航道疏浚、筑坝、护岸、炸礁等手段提高航道等级,改善了船舶通航条件,本文对工程措施引起的水环境影响情况及相应对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