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护坡在水利工程中应用日益广泛,不仅具有硬化护坡工程的固岸和防治水土流失的护坡基本功能,且能削减污染源、构建良好的生态系统。生态护坡常用措施主要有生态混凝土护坡、自嵌式挡土墙、生态联锁式护坡、生态格网护坡等,各具工程特点,工程建设中应结合工程实际进行措施甄选。  相似文献   

2.
生态护岸逐渐在航道工程中得到应用,荆江铁铺-熊家洲河段航道工程护岸采用了钢丝网格和生态护坡砖,总体上效果较好,本文论述了生态护坡的设计原则、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案,为后续工程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九里河段现状问题,探索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中的应用,对框格护坡、连锁块护坡、生态砖(六角空心形)护坡、BSC生态护坡四种护坡类型的特点及施工工艺展开论述。着重阐述BSC生态护坡的同填充工法设计、施工工艺及施工控制、实际工程效果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为生态护坡(河岸保护)提供了参考技术,以求达到生态保护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锚固三维网生态防护理论及其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植被对边坡的力学效应、水文效应及生物生态效应等方面对生态护坡技术原理进行加固与水土保持的分析。提出基于无限坡模型的边坡生态防护计算模型,并依据活性土壤技术、排水保水保肥技术、边坡特征及植被景观要素进行生态护坡的分析设计。本文介绍三维网生态护坡技术在永湖渡槽边坡工程中的应用,并对三维网人工生态护坡施工工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黄哲  徐华  王登婷 《水运工程》2021,(7):111-116
传统堤防工程在发挥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对原有生态系统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堤防工程建设过程中逐步加强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镂空驼峰型生态护坡是一种响应生态堤防建设需要而提出的新型护面结构,具有良好的消浪性能及生态效应。通过波浪断面物理模型试验,针对镂空驼峰型生态护坡设计方法开展了研究,得到结论:1)规则波与不规则波作用下护坡满足自身稳定所需的厚度D均与入射波浪的破碎参数ξp有关。2)D/H的值随ξ0.5p的增大基本呈线性增大趋势,根据这一特点提出了镂空驼峰型生态护坡稳定厚度计算公式。该结构已在引江济淮工程巢湖口门航道整治工程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河道治理工程,分析传统硬质护坡的缺陷及弊端,阐述植物型生态护坡的优势及特点,探讨了植物型生态护坡的作用机理。结合国内河道治理的工程经验,系统分析了国内常用的几种植物型生态护坡技术,提出每种技术的工艺特点及适用性。依托具体的河道治理工程实例,从工程造价、抗冲刷能力、整体性、地形适应性、适用特点等多角度,评价植物型生态护坡技术不同工艺的优缺点。结果表明:1)植物型生态护坡是一套完整的生态系统,是由水-土-植物共同相互作用所形成的。2)其作用效应机理包括水文作用效应和力学作用效应。3)目前国内河道治理工程中常用的植物型生态护坡技术,其适用范围及应用特点各不相同。4)松花江流域某二级支流的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工程采用空心六角块植物型生态护坡与格宾块石植物型生态护坡材质,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及推广性。  相似文献   

7.
文中对南京市江宁区中小河流综合整治工程中的生态护坡类型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简要的分析了各个类型生态护坡工程的优点。提出了生态护坡设计“安全、经济和生态”原则和“因地制宜“的指导思想。分析研究了目前已有的生态护坡工程综合评价方法,提出了分层线性综合评价方法,为后续中小河流整治生态护坡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渔港护岸升级改造工程中,打造特色旅游理念日趋深入人心,生态联锁块护坡作为生态护坡技术,是集生态环保、护坡、外观装饰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建设技术.考虑海潮潮汐影响,在最高潮面以下铺设铰接式联锁块.铰接式联锁块适用于中小水流,铰接式联锁块对保护砂质岸线不被泥沙侵蚀冲刷与流失和防止失稳方面与传统护坡措施对比有优越的性能.本文...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护坡技术能够完成河道的加固,但存在安全稳定性系数不足的问题,为此提出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生态护坡施工技术需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植被覆盖类型、选择施工工程材料、设计防护坡形态由此实现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的设计.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本文所述施工技术比使用原有方式的河道安全稳定性系数更高,能够实现安全效益...  相似文献   

10.
程铁军  张俊  李善奇  肖衎 《水运工程》2012,(10):128-131
在对比分析各种航道整治工程护坡结构优缺点及适应性的基础上,对新材料、新结构——生态型护坡结构钢丝网格的特性及其运用的适应性进行探讨,并结合其在整治工程的运用效果,对其优越性进行总结。通过分析航道整治工程中钢丝网石笼垫护坡施工工艺,结合植草护坡施工工艺研究,探讨航道整治工程中的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1.
沈跃其 《珠江水运》2014,(10):52-53
本文主要阐述了农村河道建设中,生态型护坡的特点,生态护坡的类型以及生态型护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西部开发和城市建设的扩展,对河流等水资源和水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为改善城市居住条件和保护生态环境,许多城市对沿江环境进行综合整治。传统混凝土挡墙和护坡的结构形式,虽然能够满足结构稳定性和防洪要求,但其将原有的绿色河岸硬化为灰色混凝土,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居住环境,并使得景观效果很差。为改善目前环境整治的弊端,本研究探讨一种新型的亲环境生态护坡结构的应用,并结合工程实际分析护坡、护砌要求,提出生态护坡设计要点,可为提高环境综合整治效果和改善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陈彤 《中国水运》2014,(4):281-282,290
文中结合工程实例对我市内河航道采用的香根草、竹柳两种生态护坡工程技术应用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关键技术要点以及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国内外一些典型生态护坡技术形式和易出现的问题,可以看出国内外的生态护坡技术存在明显差异。国外的生态护坡技术多使用草、灌、木、石等自然原生材料,着重于岸坡生态系统的恢复,但植物护坡的抗冲刷能力有限,防护强度不高;而国内的生态护坡技术在材料使用上会统筹考虑防护强度和生态性能,不限于自然原生材料,在受冲刷较严重的岸段,较多使用半硬质护坡,但应进一步探索硬质材料与土壤、生物更好的结合方式。随着各种技术的不断发展,河道生态护坡应在提高岸坡强度的同时更有利于河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理论分析、系统设计的基础上,通过改进联锁生态护坡砖,创新设计出一种新型联锁生态护面砖用于淤泥质岸坡,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施工工法。该工法丰富了护坡施工工艺,在长江下游马当河段航道整治一期工程、荆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等项目得以成功应用,具有显著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铁路、公路、堤坝等工程建设中,经常要开挖大量的边坡。边坡的开挖破坏了原有的植物覆盖层,导致出现了大量的次生裸地以及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衡。随着生态环保要求的提高,对裸露边坡的治理问题日益引起重视。传统的工程护坡技术如砌石护坡、灰面护坡、锚喷等都不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现以植物护坡的生态复绿,在我国部分地区已开始有所尝试,显示出植物护坡的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17.
刘方 《珠江水运》2023,(9):41-43
由于当前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存在缺陷,在实际河道整治工程中不仅边坡位移量较大,而且边坡土体崩解率较高,难以把控施工质量,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设计一种河道整治工程中的生态护坡施工技术。以某河道整治工程为工程背景,结合该工程实际情况,通过河道边坡基础清理、格宾挡墙码砌、覆土及植被种植,完成生态护坡施工。通过对其施工质量检验,边坡位移量较小,而且土体崩解率较低,具有较高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8.
针对运河护岸经常被破坏的情况,通过研究运河航道中船行波对岸坡的作用及破坏机理,分析不同形式生态护坡的消波能力,研究运河航道多功能协调的护坡关键技术。总结航道生态护坡设计原则和思路,提出生态护坡结构应尽量设置多孔性结构,为生物提供生长空间。护坡结构形式选择要综合考虑水岸相互作用和生态需求。在船舶通行密度高的航道,船舶航行会对水生生物造成重大影响,有条件时应单独开辟一块区域供水生生物栖息。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长江中下游航道整治实施一系列钢丝网石笼生态护坡工程,但是缺少对这些护坡建成后生态恢复效果的跟踪调查评价.基于2019年汛前和汛后对6个钢丝网石笼护坡植被和基质的调查,开展植被年内以及年际演替分析,并结合水文数据、基质特征及现场观测情况,筛选4个植被特征因子以及17个环境影响因子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经过恢复,护...  相似文献   

20.
首先对生态护坡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研究,确定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公路建设项目中不同生态护坡效果进行评价,最后可以对各种效果确定一个模糊量值,该值可以作为评价结果指导公路生态的维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