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水闸常年运行,水工结构破损、闸门设备、机组设备的老化以及水文情况的变化引起运行工况的调整,影响水闸的运行安全。安全鉴定是水闸结构安全检查并进行安全类别评价,是水闸工程进行维修、加固、改建或重建的决策依据。为准确掌握水闸工程的安全运行状况,保障水闸满足运行要求并发挥防洪排涝功效,对运行时间长久的水闸工程进行安全鉴定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张依心 《水上消防》2024,(2):142-144
北京市玉渊潭泄水闸工程始建于1964年,于1965年竣工投入使用,至今已运行56年。玉渊潭泄水闸位于玉渊潭东南角钓鱼台附近。玉渊潭枢纽位于永定河引水渠、京密引水渠昆玉段汇合口下游,由玉渊潭进水闸、玉渊潭泄水闸和玉渊潭试验电站组成,承接京密引水渠昆玉段以西八大处沟、南旱河等地区的山洪水和城区西部雨洪水。为切实加强水闸安全管理,准确掌握水闸安全状况,及时化解治理风险隐患,2021年对该闸进行安全评价,其被评定为三类闸。闸坝是河道的控制性设施,是河道功能保障的关键,机电设备等能否正常操作、安全运行,关系到城市的防洪安全、供水安全。为此,急需对三类水闸的砼结构及金属结构进行系统的修护及更换,以确保其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3.
在长期复杂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各种荷载作用下,土石坝容易产生安全隐患。尤其国内早期修建的土石坝因为设计考虑不周、施工质量差、运行管理不当,大坝安全受到严重影响。本文结合湖北省武穴市花桥镇仙人坝水库工程实例,从水库的工程地质、防洪标准、运行管理、工程质量、渗流安全及结构安全等主要方面,对该水库现状工程的安全性进行全面复核和评价,针对大坝的结构渗流稳定等作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黄河故道大沙河夹河闸扩改建工程的水闸渗流稳定计算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改进阻力系数法计算结果影响因素以及在水闸稳定分析计算中的应用情况,所得结论如下:1)从计算机理以及案例计算均表明阻力系数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渗流区域的几何条件,尤其计算段的长度,且水头损失与阻力系数之间呈现正相关;2)通过采用修正系数法对夹河闸进行渗流分析结果表明计算各段渗透坡降最大出现在出口段,平均渗透坡降为585,水闸抗渗稳定满足规范要求。本文研究内容对进一步优化改进阻力系数法以及水闸渗流稳定计算均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水闸渗流是水工结构中普遍的多功能建筑物,是干扰水闸结构稳定性的要素。水闸关闭后,将承载上下游水位差所造成的水平推力,促使稳定有可能向中下游位移;另外,鉴于上下游水位差的作用,水流会沿闸基向中下游渗透,绕过两岸连接的建筑物,造成渗透压力,尤其是对修建于土基上的闸基。鉴于土基抗渗性差,易于出现渗透变形,危害工程安全。本文利用渗流有限元法对水闸渗流问题开展了深入研究,并对水闸在分洪水位条件下的渗流及应力变形开展了剖析。最后得出通过上游54m的铺盖能够降低坝体在水流方向上的位移几率,可使水闸正常开启闭合,符合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6.
墨玉县墨玉总干渠引水闸工程是集灌溉、发电、交通为一体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承担墨玉县16个乡(镇)、皮山县皮雅勒马乡及兵团十四师224团等123.13万亩耕地的灌溉引水;墨玉总干渠6个梯级水电站装机1,080MW的发电供水;渠首交通专线南北交通连接,以及建筑物渡汛安全等任务。经过现场实地勘察和设计论证,发现闸墩,闸底板存在不同程度的混凝土缺损现象,闸门、闸槽、启闭机等金属设备锈蚀老化等问题,根据以上情况,该工程无法安全运行,存在严重安全问题;依据《水闸安全鉴定规定》(SL214-98)的规定,本水闸属于三类闸,因此需要对总干渠进行引水闸除险加固工程设计方案进行研究,以确保水闸的安全运行,同时为以后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参考及借鉴。  相似文献   

7.
通航节制闸运行调度原则与常规的船闸工程和水闸工程明显不同,针对其口门宽度、门槛水深、闸门形式、平面布置等关键技术问题,船闸工程和水闸工程规范尚无具体的要求。以邓楼节制闸重建工程为例,对现有的节制闸运行调度原则进行调整以满足开通闸通航的要求,同时通过实施工程补偿措施以满足原节制闸防洪水倒漾、引水灌溉、保护水质的功能。通过理论计算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得知建设2孔净宽23 m、门槛水深5. 5 m的通航节制闸能够满足船舶安全通航和航道通过能力的要求,并得出"升卧式平面闸门能够适应长期低水头运行、高通航保证率要求特点"的结论。其确定运行规则、建设规模、闸门形式、布置方案的方法对类似项目的建设及船闸标准规范的完善均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土石坝受自然环境条件和各种荷载作用后容易产生安全隐患,尤其是国内早期修建的土石坝,由于设计考虑不全、施工条件差、运行管理不当,大坝安全受到严重影响。该文结合大龙港水库工程实例,从水库的防洪安全、工程质量、渗流安全及结构安全等主要方面,对该水库工程的安全性进行全面复核和评价,对大坝结构、渗流稳定等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9.
1序言 1.1工程概况 水闸工程位于苏州河人黄浦江的河口地区.由南闸墩、中闸墩、北闸墩、闸底板、钢闸门和控制机房组成。南闸墩、中闸墩和北闸墩是水闸运行过程中的结构受力基础,下部是桩基,上部是沉井结构。苏州河水闸工程位置见图1。  相似文献   

10.
康迎宾  胡连超  张方 《中国水运》2013,(12):238-240,296
文中根据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现场检测数据对卧牛排涝站进行复核计算,依据相关规定,进而作出全面彻底的安全分析。分析认为:该排涝站防洪标准满足要求,涵闸过流能力不足,消能防冲设施短缺,闸基水平段渗流坡降值较大,地基承载力不足,并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水闸对防洪、航运、供水、灌溉和发电等行业有较为深远的影响,对水闸进行维护管理是保证其积极作用正常发挥的重要保障,笔者结合三河闸的实际情况谈谈大型水闸的维护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役的水工建筑物长期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建筑物的形态及内部结构等受到一定的影响,故应对水工建筑物定期开展安全性检测及评价,以指导工程的除险加固。结合广东省架桥石枢纽工程实例,开展船闸的安全性评价,对上闸首、闸室及下闸首的渗流和结构安全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研究,通过现场检测以及比照相关规范将架桥石枢纽船闸安全性评价为四类闸,并给出了相应的船闸安全改进措施及建议,可为今后船闸安全性评价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水库的渗流安全评价是水库安全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研究对象是水库已有的渗流控制措施和现状渗流工作状态,复核其能否满足现行规范安全运行.通过对某水库大坝渗流计算及渗流稳定分析,该水库坝体、坝基一年的总渗漏量为14.39万m3,大坝渗漏严重;坝体、坝基细粒土质砂实际水力比降均大于允许水力比降,水库在正常蓄水位条件下将会发生流土型和过渡型的渗透破坏,渗透不稳定.总体评价该水库大坝渗流不安全,渗漏安全性综合评价为C级.  相似文献   

14.
胡超 《珠江水运》2012,(12):92-93
本文分析了固镇水利枢纽工程新、老节制闸现有启闭机的功率,提出在水闸安全检测中对启闭机功率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相关安全隐患,预防安全事故发生,有效保障水闸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5.
袁海霞  吴俊  康慷 《中国水运》2014,(9):222-223
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闸室的设计形式是关乎水闸安全的重要因素,以前由于受到经济条件、技术等的限制,致使闸室在设计时问题很多,基于此本文根据某水利工程实例,首先对目前应用两种闸室类型进行了对比,接着对几种分离式闸室结构的水闸底板和闸墩连接类型做了对比,介绍了其优缺点,最后浅要的叙述了工程注意事项及工程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以天津中新生态城临海新城水系连通工程中某水闸工程为例,并结合相关研究单位编制的临海新城水系连通方案研究成果,综合考虑天津市滨海新区防潮规划,该水闸肩负恢复岛体内外水体交换从而实现水系连通功能;并兼顾防潮排涝、保护内陆、景观协调等多重作用。合理确定水闸安全等级及设计标准,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对水闸结构的选型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可行的闸室、闸门型式,最终通过多方位比较,确定满足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等多重标准的合理闸型,总结所选闸型的特点,为以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水闸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关键,水闸能否稳定运行,直接决定水利工程是否能够发挥自身作用.本文首先指出水闸运行过程中的常见问题,然后说明水闸运行相关管理措施,最后探讨水闸的日常维护,为相关人员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地基处理是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岩溶是一种特殊的地质现象。水闸的岩溶地基处理比较复杂。本文以宁乡县珍洲水闸闸基工程为背景,进行研究与分析。为了提高该闸基的稳定性,对水闸闸基评价及处理提出几点意见,从而加强闸基的稳定性。对岩溶地基稳定性分析评价,采用合理、经济的地基处理措施,有着重大的技术价值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某河口水闸的整体设计作了简要介绍,采用空间Biot非线性固结有限元模型分别对其不同工况下地基土、水、水工结构的共同作用进行数值模拟。详细分析了水闸沉箱底板在挡潮工况下的应力分布随地基土固结的变化情况,计算表明在运行期间沉箱底板、闸墩结构是安全的。最后,探讨了桩尖持力层的变化对闸墩底板地基土应力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上海游艇产业基地水闸工程突破现有水闸的固定型式,大胆采用新结构、新技术,巧妙结合利用下卧式闸门门顶的人行平台与闸底廊道形成上下交通系统,构思新颖,方便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