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飞  尹勇 《船舶工程》2022,(4):38-43
为了进一步解决配备艏艉侧推的无人船在风流干扰下的平行靠泊问题,将靠泊任务拆分成艏向调整、纵向调整和横向调整,设计了3个对应的模糊控制器以及控制方式选择算法。根据船舶的当前状态选择不同的控制器,在风流干扰下采取并行控制的方式抵抗扰动。利用船舶操纵模拟器实现不同初始状态以及不同风、流干扰下两艘船的自主靠泊仿真,均能较好地完成靠泊,验证了靠泊系统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并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以及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前规范给出的靠船墩间距取值建议相对简单,当靠泊船型跨度较大时,容易出现下限船型靠泊困难甚至不能靠泊的情况。针对大型蝶形布置油码头靠船墩间距取值问题,通过中外相关规范、指南的对比及与靠泊相关的实船数据统计,结合具体工程对靠船墩间距的影响因素及靠船墩间距上限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靠船墩布置时应考虑油船压载时的船舶平行体长度、集管中心偏心导致的艏艉平行体长度差等,并将其作为靠船墩间距上限值计算的控制因子。  相似文献   

3.
基于CFD方法对广西防城港内小型LNG船自力靠离泊操纵运动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风、浪、流作用下靠离泊过程中船体的运动响应。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型LNG船能够通过自力实现靠离泊操纵。靠泊运动中,当受到离岸方向风、浪、流作用时,可以在转艏过程中通过右桨产生推力,减小船体漂离码头的距离,当风、浪、流为拢岸方向时,可以将右舵转至180°,使右桨产生拉力,以防止船体向码头移动时速度过大。在离泊时,为了安全考虑,在拢岸方向风、浪、流作用时,船舶在转艏前需要与岸边保持较大距离。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远集装箱船舶在大阪港均靠泊北港NANKOC-8或C-9泊,通常都是右舷顺靠。C-8和C-9泊位长度均为350m。该码头一般可靠泊3~4条船,3条船靠泊时,各船间的相互距离较大,4条船靠泊时,船间距离约20m左右。代理在给船长的靠泊电报中会注明靠泊船船名、靠泊位置、靠/离时间、你轮与他船靠泊时的间距,以及安排的带缆人员、带缆艇和拖轮等信息。所有这些信息都很重要,靠离泊操作方案中经常要参考这些信息。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几何比尺1:50的物理模型试验,对14 000 DWT驳船在风、波浪荷载不同组合工况下船舶系泊运动量、缆绳拉力、护舷承受的撞击力,以及船舶靠泊产生的撞击力和撞击能量等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艏艉缆与码头前沿夹角变大时可分担部分横缆受力,从而使各个缆绳的受力更为均匀;在艏、艉与码头前沿夹角为59°~60°时,港内波浪周期在12 s时,限制波浪工况为H_(4%)≤0. 6 m,满足安全的靠泊速度需小于等于0. 2 m/s。  相似文献   

6.
利用船舶型值和复杂艏、艉特征参数等数据,结合三维CAD设计软件进行初步建模,提出一种基于三维CAD软件模型的复杂艏、艉船型曲面快速光顺方法,实现复杂艏、艉船型曲面的快速三向光顺。利用生成的光顺仿真模型和曲面求交算法,获得艏、艉部位任意型值点数据。该方法将拼接和光顺处理分为三个阶段来实现,即曲面重建、G1光顺拼接、曲面微调3个阶段。相较于三维CAD软件中基于单个控制点调整的曲面拼接光顺方法,该方法能够大幅提高曲面拼接与光顺的处理效率,同时曲面的内在连续性和型值点数据精度也得到了保证。  相似文献   

7.
船舶靠泊时撞击能量和橡胶护舷的受力分析是橡胶护舷选型最重要的部分。以加纳某新集装箱码头为例,通过对橡胶护舷吸能的分配进行分析计算,将原设计单个护舷吸能模式改为中外规范允许的多个护舷吸能的模式,并以靠泊时船艏撞击点的不同来分析不利靠泊工况,以船舶船艏圆弧半径、护舷组吸能能量及对应的变形为分析因素,确定不同撞击点时参与吸能的护舷数量(不同的吸能护舷的数量也称为不同的靠泊工况)。根据不同的靠泊工况对护舷组的吸能和变形进行分析计算,得出满足吸能及码头结构保护的最佳橡胶护舷型号,实现对护舷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8.
为确保LNG船舶靠泊安全,对浙江LNG接收站工程进行了船舶靠泊物理模型试验。采用牵引船模及直流力矩电机调节速度的方法,模拟了船舶不同靠泊速度和不同偏心距的靠泊方式。试验表明,船舶靠泊角度为5°时,4个护舷受力不均,1#护舷先受力且受力最大;不同偏心距条件下的撞击力没有明显规律,且相差不大;靠泊速度为0.15 m/s条件下,静水靠泊和顶流靠泊时设计护舷型号可满足要求,横浪1.5m时靠泊则撞击力不满足要求。建议尽量减小靠泊角度,使得护舷受力均匀,以减少靠泊时的撞击力。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利用率和生产效益,大型石化码头往往靠泊和兼靠船型范围较大,即码头服务船舶种类多且船舶吨级和船型尺度差异大,而当靠泊附属设施布置不当时,可能导致小型船舶卡船或在强风大浪作用下摇荡、倾斜甚至侧翻,极易引发靠泊风险事故,严重影响码头生产系统的安全运行。基于实际案例,阐述某大型石化码头兼靠小型船舶的安全隐患和整改维护方案。工程实践表明,在保证码头靠泊附属设施完好的前提下,通过增加水平向靠泊点和竖向护舷布置范围或限定靠泊船型尺度等措施可达到消除小型船舶靠泊安全隐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在对靠船墩待闸船舶和靠泊浮式导航墙船舶进入一闸室进闸时间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浮式导舷墙这种靠泊方式和一闸室待闸船舶向二闸移泊时,靠船墩待闸船舶同时进入一闸室待闸两种方案,同时介绍了方案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LNG船型干舷高、外侧弧度大、船体中心不对称于管汇中心,靠泊时会遇到船舶与护舷接触点过高、与护舷接触面积过少的问题,常规靠船结构及设施难以适应多等级船舶的停靠要求,存在靠泊安全隐患。针对此问题,结合嘉兴港某LNG码头进行靠泊结构设计和靠泊设施布置,通过不同船舶在不同作业工况下的船岸匹配,分析橡胶护舷和船体平行舯体长度的匹配度,提出在靠船墩内侧上方设置反向靠船构件,优化内、外侧橡胶护舷布置高程,以满足多种等级船型靠泊适应性,保证船舶与护舷的接触面积,避免护舷局部压强变大,船体受损。采用物模试验测定船舶运动量、系缆力和撞击力等物理量,验证靠船构件和护舷布置的合理性,确保满足LNG船舶安全靠泊的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针对船舶自主靠泊过程中遇到的环境载荷、岸壁效应、模型不确定以及控制分配误差等多源干扰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零空间的自抗扰控制(ADRC)分配方法。[方法]首先,建立船舶靠泊运动数学模型、多源干扰模型和控制分配模型,并据此设计神经网络扩张状态观测器(NNESO)实时估计船舶运动及其所受到的多源干扰;然后,引入零空间技术设计控制分配算法,并基于该方法实现先泊位外镇定再平行靠泊方案;最后,证明船舶自主靠泊系统在所提方法下所有误差信号一致最终有界,保证船舶自主靠泊过程的安全性。[结果]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轨迹跟踪效果与二次规划(QP)法近似的情况下,求解所需时间为其1.3%,艏向最大分配误差为伪逆法(PI)的36.51%。[结论]所提方法在满足靠泊运动控制精度的同时,求解所需时间明显缩短,最大分配误差显著降低,保证了控制分配的实时性与精确性。  相似文献   

13.
<正>某17万吨级散货船定航线在中国与西澳大利亚之间运输矿石。在某次靠港事故中,该船被澳大利亚PSC检查官登记到重点检查船舶名单上。本文对事故进行全面分析,供同人参考。1 事故经过某日,该船在澳大利亚丹皮尔港锚地锚泊。当日2042时备车准备靠泊,2230时艏艉拖船均带好,距离码头约数十米,驾驶台操纵主机运行"微速前进",机舱人员从VHF中听到澳方引航员发出"左满舵"的舵令,一切正常;但很快听到引航员急促地连发几遍"正舵"舵令,集控室舵  相似文献   

14.
刘永刚  刘强 《水运工程》2021,(10):252-255
分析智能船舶发展趋势及船舶进出港管理模式,提出与其对应的船岸交互系统——港口岸基辅助系统建设构想。针对智能船舶的特点,提出岸基建设需求;针对港口、海事、引航等部门管理模式,提出信息共享模式;针对船舶靠离泊作业,提出辅助靠泊建设需求;针对智能船舶的运营模式,提出船岸交互的监管要求。基于港口现有基础设施,采用通信网络及感知网络,通过增加部分传感器及信息数据处理体系和云平台的建设,构筑智慧船舶进出港作业的岸基系统,对提高港口作业效率、提升航道通过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浮式LNG码头指浮式LNG接收终端(FSRU)与LNG船舶靠泊、作业的码头,国外多采用双船并靠方式进行作业,国内尚无先例。两艘大型LNG船舶并靠与常规码头在缆绳受力、平面布置有较大差别。根据某浮式LNG码头双船系泊项目,从泊位长度、缆绳数量及平面布置进行了分析研究。受风流影响为主的码头一般在满载时内档船舶倒缆受力最大,可增加FSRU艏艉缆数量、适当加大泊位长度并将艏艉缆系缆墩前移以减小艏艉缆角度可改善倒缆受力状态,宜对称布置缆绳。  相似文献   

16.
重载VLCC具有满载排水量大,对拖轮力、风压力作用不敏感等特点.为指导驾引人员顺利操纵VLCC靠泊,基于船舶横向运动规律,根据VLCC的横向入泊距离、靠岸速度及辅助拖轮所能提供的推力对VLCC的变速性能做出评估,归纳出控制船舶靠泊速度的两种实用模式.靠泊实践表明,本文归纳的两种操纵模式安全可靠,既适用于VLCC又适用于...  相似文献   

17.
以目前国内设计可接卸26.6万m~3LNG船舶中泊位最短的某液化天然气(LNG)码头工程为例,针对码头长度仅370 m时,26.6万m~3LNG船在不同风浪流组合作用下的船舶运动量、系缆力和撞击力进行了研究,以达到LNG船舶安全系泊的要求。主要通过不规则波及规则波作用、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船艏艉对调试验对比等进行了多手段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规则波作用船舶运动量、系缆力和撞击力普遍大于规则波;物理模型试验中,45°斜浪的作用对船舶运动量、系缆力和撞击力的影响最大,30°斜浪次之;船舶艏艉对调停靠时船舶运动量与未对调前的运动量、系缆力和撞击力相差不大,艏、艉缆受力位置分布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18.
船舶系泊通常以船舷侧靠泊的方式较多,但对某些特殊用途的船舶来说,为了方便装卸货物,经常需要船尾靠泊码头。该种类型的船舶尾部切面为一平面,这样能够较紧密地使船尾与码头贴拢,而且呈面接触。船舶的驾驶台位于船首,船尾备有防碰靠垫。采用这种方式靠泊的船.多数情况配有两部螺旋桨,有些船还配有首侧推。该种系泊方式的系缆、用锚及人泊方法都与舷侧系泊方式不同。  相似文献   

19.
操纵船舶靠离码头,常因操纵不当而造成船与码头擦碰的状况发生,主要原因是靠泊速度和靠离角度不当。应控制靠码头速度和角度。以适当的靠拢速度和在船抵码头边使船与码头平行的角度接近泊位为佳。  相似文献   

20.
倡导船舶岸基供电 推进船舶节能减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船舶靠泊后需要开启辅机发电,为船舶提供日常的电力。大型船舶特别是油船和集装箱船使用燃油发电,燃油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硫化物和氮氧化物,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国际海事组织(IMO)数据表明:全球以柴油为动力的船舶每年向大气排放1000万吨NOx,850万吨SOx。此外,船舶使用燃油发电机产生的噪声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为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以降低污染的船舶岸基供电技术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