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航运市场持续低迷,航海人才流失不断上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航海类大学生职业忠诚度的养成。选取郑和为榜样,将郑和"爱国、创新、和平、团队"的精神融入航海类大学生职业忠诚度培养中,对鼓励大学生投身航海事业,激发大学生探索海洋的欲望,培养大学生"拥抱海洋,拥抱世界"的远大世界观,增强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等多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借此提升航海类大学生职业忠诚度,助力实现海洋强国梦。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航海博物馆是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全国第一家国家级航海博物馆,对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中国航海文明、推进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国家战略、实现中国成为航海强国的伟大目标具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和“双高建设”全面推行的背景下,高职航海类院校在航海类人才培养水平及高度需要提升,高职航海类院校就其专业的特殊性和实操性强等特点下,需要对教学模式及培养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本文就如何将工匠精神融入到高职航海类院校职业教育及人才培养的环节当中作了一些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航海技术》2020,(1):17-17
2019年12月22日,中国航海学会、陶行知教育基金会及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在京召开青少年航海教育研讨会,共商如何加强青少年航海教育,为建设海洋强国、航运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储备具有强烈海洋意识和航海精神与文化的未来人才。  相似文献   

5.
论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加强航海院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指出经济全球化给航海院校爱国主义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大学生国家主权意识趋于模糊化,民族传统文化趋于淡化,民族认同趋于虚无化。提出航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与途径等方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6.
发挥航海日平台的独特作用,进一步大力发展航海教育,弘扬航海文化,普及航海知识,增强航海意识,振兴航运事业,全面提高航海事业的竞争力,为发扬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推进航海仪器课程思政建设,立足航海技术专业特色,结合海洋强国、海洋命运共同体等思政元素,将新时代北斗精神有机融入第五章—卫星导航系统教学过程的“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详细介绍了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教学实践证明,融入北斗精神内涵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为航海学子的价值观塑造提供了正确导向,指引航海学子奔赴星辰大海,逐梦深蓝,实现北斗精神的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提出航运强国、海员强国和海洋强国战略目标及高等教育向内涵建设的发展转型的大背景,提出航海类院校的内涵建设应以准确定位、彰显特色、校企融合、提升学生素养等为切入点,打造航海教育新高地。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郑和航海风云榜推选活动是由海事服务网(CNSS)组织开展的非官方航海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国郑和航海风云榜推选活动自2017年启动以来,一直秉持"客观公正、公益为本,鼓励创新、崇尚发展,彰显价值、扶正扬善"的行为准则,旨在鼓励航海界在"一带一路"和交通强国、海运强国的建设中开拓创新、勇当先锋,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职航海类专业海船船员适任证书考证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生源结构特点,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发扬团队协作、攻坚克难精神,大力加强教学改革,不断总结教学经验,逐步提升专业教学质量和考证通过率。并针对大学生的特性和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探索出适合当前航海类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期更好的培养出符合国内外航运企业需求的航海类卓越人才。  相似文献   

11.
正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赖龙荣:当前,国家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对航运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如何为航运业培养输送高素质船员成为航海类院校共同探讨的话题。现以集美大学航海人才培养为例,谈几点认识:一是强化使命,培养"志气"。通过校史馆、陈嘉庚纪念馆、航海教育史展馆等,加强校史教育、嘉庚精神教育、航海家精神教育。邀请校友、航运企业代表开展海洋意识主题讲座和座谈,  相似文献   

12.
许骐 《中国海事》2023,(3):9-10
<正>构建“陆海空天”一体化水上交通运输安全保障体系是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党组服务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打造海事现代化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海事现代化发展的一条主线。自该体系建设启动以来,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坚持从理念上突破,从机制上保障,从实践上探索,全面谋划融入、全力对接推进,加速推进航保工作转型升级,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智能航保体系,努力实现“船舶航行到哪里,航海保障服务到哪里;海事监管到哪里,航海保障支持到哪里”。  相似文献   

13.
从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事实入手,结合当前航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综合概括后提出坚持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开放精神、创业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等六种精神。  相似文献   

14.
邢丹 《中国船检》2014,(7):22-25
2014年的7月,注定充满激情与期待。四年一度的世界杯在巴西的绿茵场上延续着世界对于足球文化的狂热。在地球的另一端,“中国航海日”在山东日照完成了对深蓝色热情的第十次传递。十年播种耕耘,尽管在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微不足道,但不可否认,黄土文明中的蓝色基因正是在“中国航海日”吹拂的海风中潜滋暗长,东方巨龙在海涛的呼唤中积聚着腾飞的力量,建设海洋强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再次起航。  相似文献   

15.
世界第一流高等航海院校的学生管理研究和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就高等航海类院校而言 ,学生管理如何 ,是一个直接关系到能否建成世界第一流高校的重要问题。世界第一流高等航海学府学生管理的参照系在何处 ?大连海事大学校长吴兆麟教授指出 :“学校总体发展定位是瞄准世界一流的航海院校 ,航海类专业本科教育达到美国商船学院的水平”。毫无疑问美国商船学院 (简称美船院 ,下同 )是当今世界航海院校的第一流水平 ,因此 ,笔者研究了美船院的学生管理状况 ,并将我国大连海事大学学生管理情况与之比较 ,以发现问题 ,找出差距 ,采取措施 ,推动江总书记提出的“建设世界第一流的高等航海学府”的伟大工程取得…  相似文献   

16.
国际海事组织(IMO)2010年6月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召开了《STCW公约》缔约国大会,大会通过了《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该修正案于2012年1月1日生效。新的修正案给我国航海类院校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及时做好相关的软件和硬件准备工作,对航海院校适应未来航运的发展,与时俱进地培养合格船员有着重要的作用。建立基于《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的“质量管理体系”新模式,有利于促进我国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我国建设海员强国和船员劳务输出大国的步伐,加快我国实现船员强国目标。  相似文献   

17.
朱杰 《珠江水运》2013,(21):19-20
党的十八大报告勾勒了一幅建设海洋强国的宏伟蓝图。建设海洋强国,我们不仅需要强大的海权、海防,更需要一颗“海洋之心”。这颗“海洋之心”,则需有深厚的“海洋文化”来孕育。只有“海洋文化”繁荣昌盛,才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才能为实现“海洋强国梦”注入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8.
海洋强国和"一带一路"战略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高素质的航海人才,航海类院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航海人才的重任。从对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求的理解的角度出发,研究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航海院校教学过程的关系,对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求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满足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求的教学和管理活动,对发挥质量管理体系在保障航海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航海悠久,中国的航海前辈们,在与风浪搏击中练就了船员特有的“同舟共济、艰苦卓绝、科学航海、爱国为根”的素养和特质,并得以通过航海教育将之传承下来。解放前,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历尽艰辛,几度中断。伴随着开国大典的隆隆炮声,中国高等航海教育获到了新生。历尽曲折与沧桑的我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航海院校一晚清邮传部高等商船学堂(大连海事大学前身)重焕了光彩。  相似文献   

20.
航海院校中国革命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浅议史春林,吴长春(大连海事大学)中共中央在《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特别强调,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是青少年,明确指出:“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特别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