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4 毫秒
1.
针对目前我国航道治理实际情况,航道整治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目前河流重点整治工程有进一步的提高。对于目前航道整治特点,分析目前航道治理工程施工组织的原则和施工技术,提高航道治理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2.
就我国目前航道整治效果来看,技术水平已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尤其是个河流重点整治工程,更是取得了明显效果。基于航道整治施工特点,对各新型技术进行分析,为充分发挥其所具有的功能优势,必须要以满足实际影响需求为目的,确定技术应用要点与控制要求,争取进一步提高整治效果。本文对航道整治常见施工技术进行了简单分析,并确定了新技术应用方向和要点。  相似文献   

3.
长江航道水利整治工程具有工程量较大、施工河段长、工序繁多、船舶众多等特点,这增加了航道水利整治工程的难度,对施工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本文结合长江航道现状提出水利整治工程施工风险管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航道作为社会经济发展重要的资源,无论是对内贸易还是对外贸易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本文结合右江航道整治工程(两省界~百色)澄碧河口Ⅲ级航道工程为例,对山区航道整治工程中施工监理的特点及方法进行研究与分析,以期提高山区航道整治工程施工质量,旨在为相关的施工监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汉江王家咀至薛家垴河段航道整治施工顺序模型试验结果,提出了游荡性河段航道整治原则、措施及最佳整治工程,通过对整治工程多种方案的比较,提出了最佳分期施工方案,该方案不仅保证整治效果且能减少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6.
郁峰 《水运工程》2004,(6):37-39
采用土工织物缝制砂袋实施航道整治工程,比传统的抛石丁坝形式具有取材方便、施工简单的特点,效益显著。本文通过分析砂袋填芯坝坝体的施工方法,研究其在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航道绿色施工评价问题,对长江干线航道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基于长江干线航道整治特点及整治工程的主要施工流程,结合航道整治生态环境影响分析,采用系统分析方法,提出长江干线航道绿色施工评价目标及评价原则,得到长江干线航道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资源节约利用、生境保护、生物防护、水环境保护、大气环境保护、声环境...  相似文献   

8.
以东江四滩航道整治工程为依托,总结了筑坝工程中采用石渣护底的施工方法,分析其机理和整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的设计、施工过程中,全面、科学地实行动态管理,包括优化航道和整治建筑物平面布置、调整施工方案等,保证了工程顺利实施,取得了预期的航道整治效果。结合2个典型案例,全面总结动态管理在工程的应用和取得的成果,对于类似航道整治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中游罗湖洲水道航道整治工程设计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湖洲水道是目前长江中游实施了航道整治工程的几个碍航浅水道之一,该水道航道整治工程是顺利开展长江中游航道系统整治的基础。在介绍罗湖洲水道整治工程具体布置的基础上,通过工程建成后几个水文年实际的工程效果分析,总结了该工程在工程设计或施工中取得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航道整治工程中,如何保证软体排铺设施工依据设定标准进行,并对铺设效果检测,确认施工结果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在软体排施工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针对航道整治工程中水下沉排效果不易检测的现状,研究了水下声呐技术、沉排图像搭接宽度识别技术原理,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验证了其软体排铺设检测效果,证明了在航道整治工程中水下沉排质量检测中应用该技术,可达到较高水平的检测结果,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长江航道大型整治工程施工河段长、工程量大且工序多,施工水域船舶通航密度大、船舶种类多,施工安全生产控制与河段通航安全面临巨大挑战。依托长江干线下、中、上游典型大型航道整治工程,围绕工程施工全过程风险管控及安全保障技术,采用理论分析、仿真模拟、现场试验、系统研发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长江航道大型整治工程风险识别与评估方法,构建了通航安全与施工生产安全风险预测模型,研究了长江航道大型整治工程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施工安全保障与控制技术,并基于AIS和云技术开发了长江航道整治工程施工区安全综合信息平台,为保障大型航道整治工程生产及通航安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3.
王敏  李韬  王小龙 《水运工程》2020,(S1):137-140
以长江干线武汉—安庆段6 m水深航道整治工程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水下铺排工程不同检测技术的效果及优缺点,评判采取相应技术手段的检测效果,从而得出符合施工特点的快速检测方法,确保施工质量,为水下铺排施工检测及验收提供技术方法及验收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樟树至南昌河段的航道等级,满足快速发展的航运需求,在分析赣江下游重点浅滩—泉港滩群河床演变特点的基础上,开发了河工模型,利用整治丁坝、疏浚、护岸等工程措施,对该河段2个Ⅲ级航道整治工程的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对比了2个不同整治方案的效果,并优化了航道整治工程的布置。该整治工程于2006—2007年实施。对航道竣工图的分析表明:该河段的碍航浅区消失,达到了设计的航道维护尺度,航道整治效果明显,为全河段航道整治工程设计提供了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15.
安彪 《珠江水运》2014,(22):82-83
内河航道整治工程常规施工均采用水下施工方法,本工程为充分利用上游电站发电泄流对航道施工的有利因素,通过对上游电站发电泄水的信息收集和电站水位特点的利用,将水下施工大部改为水上施工,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易琛 《水运工程》2024,(5):215-219
莲沱航道整治炸礁工程位于两坝间莲沱河段,其主要目的是将炸礁区从平坡调整为纵向阶梯状倒坡,起到扩大急流区过水面积从而降低流速和减小比降、平顺岸线并增加岸边水深、调整河床断面形态从而改善不良水流形态的作用。然而,炸礁工程中LT7炸礁区工程量极大,单滩整治爆破工程量目前居内河航道整治工程首位。通过对深水钻爆施工下的施工布置、施工分层方法以及施工船舶设备选型的研究,确定了该区域不同分区的施工方法。航道整治实际效果表明,航道水流条件得以明显改善,证明采取的施工方法合理有效。研究成果为莲沱段航道炸礁工程实施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为后期其他滩段整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陈玥如 《水运工程》2021,(4):136-140
为优选长江莲沱段航道整治工程方案,分析航道整治工程影响因素,构建航道整治工程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考虑施工情况、生态影响、整治效果和经济效果4个方面的18项指标。采用基于该指标体系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莲沱段航道整治方案进行评价和优选,得出方案1("水下炸礁+清渣+深沱抛填"方案)隶属度较高,且达到优秀的指标数较多的结果,因此推荐该方案为莲沱段航道整治最终方案。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模袋混凝土护坡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结合港口航道工程整治的特点,对施工技术方案进行研究,旨在通过模袋混凝土护坡施工技术的完善,进行施工方案的构建,满足港口航道整治工程的基本需求,促进施工行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长江航道整治工程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越来越多的新技术与施工工艺在其中得到运用和发展。本文探讨了两种水上抛石施工方案在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阐述了使用效果并分析了各自利弊,希望能够为航道整治工程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一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郭涛 《水运工程》2018,(12):21-25
航道工程具有施工工期长、施工影响因素多等特点。在航道工程的设计、施工、维护的各个阶段,随着对精细化管理的需求日趋提高,传统的实施方法已不能满足工程的强度与精度要求。从航道工程和BIM的特性入手,探讨了BIM技术在航道工程设计、施工、维护等各阶段的应用。在保证设计合理性的前提下,可通过BIM模型完成设计意图的表达与传递,从而保证航道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后续维护阶段航道整治建筑物安全、稳定地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