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人依托顺安河航道整治工程I标段整治河段模袋混凝土施工,分析了本项目模袋混凝土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通过过程质量控制,有效解决护岸工程常遇到的潮汐影响、地基不均匀沉降、风浪冲刷、水流淘刷等难题,为同类航道整治过程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张利萍  罗凯 《中国水运》2014,(11):305-306
模袋混凝土护坡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此材料主要是通过高压泵将混凝土或水泥砂浆灌入模袋中,待混凝土或是砂浆凝结后形成具有一定强度板状结构,并能够满足港口航道施工要求的一种施工工艺.模袋混凝土护坡与传统的护坡方式相比具有施工简便、速度快、适应性强、护坡面积大、整体护坡性能强、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且此材料护坡使用技术能够直接在水下进行使用.因此,模袋混凝土护坡施工技术在江、河、湖、海的堤坝护坡、护岸、港湾、码头等领域的防护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探讨模袋混凝土护坡施工技术在港口航道整治工程中的作用,文中将结合实例,具体分析模袋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和技术,重点探讨了模袋混凝土应用于港口航道整治工程中施工过程.  相似文献   

3.
浅谈模袋混凝土技术在航道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建坤 《珠江水运》2011,(22):62-64
本文结合模袋混凝土技术在劳龙虎水道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阐述了该技术在护岸工程处理中的应用及施工方法等。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广西北海救助码头护岸工程为便,介绍一种新型护面结构模袋混凝土的特点及其在海上施工的要点。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模袋式混凝土护坡在施工中采用高压泵把混凝土或者水泥砂浆灌到模袋中,在混凝土或者砂浆凝固之后,形成的板状结构强度较高,普遍适用于港口航道工程,在航道养护护坡修复重建中有较强适用性。模袋混凝土护坡相对以往的护坡工艺而言,其施工更加便利、适应性强、护坡面积大、速度快、整体护坡性能高、使用年限久,可以在水下环境直接施工应用,此项施工技术在临水的堤坝护坡、护岸、港口以及码头防护等工程建设领域中获得了较好的运用。本文在简单介绍模袋混凝土护坡工艺原理与质量控制要求基础上,对其在港口航道养护中的运用方式和程序进行了探究,为进一步广泛应用该技术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大泖港上游河道防洪工程(一期)中护坡工程为例,对模袋混凝土施工工艺、方法做了介绍,并指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和检验指标及方法,为模袋混凝土技术更好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任慧  白胜强 《水运工程》2016,(2):167-170
以苏伊士运河集装箱码头二期水工项目为例,针对斗容56 m3液压抓斗挖泥船在港池、边坡施工中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提出大斗容液压抓斗边坡施工的改进技术方案。结果表明:新施工工艺对于边坡施工具有易于控制、易于操作的优势,施工中应用新工艺及措施出色地完成了南护岸边坡的施工,超深、超宽得到有效控制,为护岸结构后续护面、倒滤层施工提供了有利条件,节省了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模袋混凝土护坡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结合港口航道工程整治的特点,对施工技术方案进行研究,旨在通过模袋混凝土护坡施工技术的完善,进行施工方案的构建,满足港口航道整治工程的基本需求,促进施工行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针对黄骅港某潜堤工程水下模袋混凝土护面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工期紧、外海作业施工难度大和作业无技术标准的问题,采用现场技术攻关方法,对水下模袋混凝土护面施工工艺、施工难点及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进行研究,得出"模袋混凝土按设计要求充满,成型后与压顶块体侧面及扭王字块体充分接触(且无破损),能够起到稳固压顶块体的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夏国光  尤乐 《水运工程》2011,(3):173-176
在某预制场造船基地改造工程中,船舶下水滑道采用了水下现浇模袋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船舶下水方式为气囊滚动式下水。为保证船舶顺利下水,滑道的坡度及平整度是工程施工的控制重点。在以往的工程中,水下现浇模袋混凝土主要应用于护坡工程,对坡度及平整度的要求低于船舶下水滑道。针对水下现浇模袋混凝土和船舶下水滑道的特点,此工程在基床整平、模袋加工、模袋铺设和混凝土工程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的施工质量控制,对施工细节进行了把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外海施工远离大陆,受其自身地理位置的局限以及水文地质情况的特殊性,模袋混凝土结构成为外海护岸快速施工的绝佳选择.针对无掩护超厚模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所面临的混凝土成型率、坡肩厚度、平整度、线形及轴线位置等关键技术问题,研究了外海无掩护超厚模袋混凝土施工工艺和关键技术控制措施,并成功地运用于外海速成护岸工程中,取得良好的效...  相似文献   

12.
熊瑞  赵晓 《珠江水运》2023,(11):75-77
京杭运河某工程部分护岸结构形式为重力式混凝土挡土墙,在墙后回填土施工过程中,因地质条件较复杂,施工期间连续降雨,施工过程中对质量控制不严等原因,导致局部挡土墙发生滑移,本文以滑移处理施工为例,对从挡土墙滑移原因进行分析,详细介绍了重力式混凝土挡土墙滑移整改的、顶推处理施工方案,以及相关施工技术的控制措施等。  相似文献   

13.
李志伟 《水运工程》2017,(S2):55-58
针对水运工程中模袋混凝土护坡破损修复问题,结合工程实际案例,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进行模袋混凝土护坡破损修复施工技术的研究。论述插筋挂模施工设计思路,进行护坡修复稳定分析,综合考虑新浇筑模袋混凝土护坡修复设计,采用打设钢筋、挂模施工,施工方法简单,施工速度快,造价低,解决了模袋混凝土护坡破损修复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4.
模袋混凝土护坡技术有机械化程度较高、施工难度偏低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在河道护坡工程施工过程中,根据京杭运河济宁至台儿庄航道“三改二”工程(济宁段),讲述了模袋混凝土护坡技术在其中的现场应用,确保本次工程施工质量满足预期需要的同时,降低工程的施工难度,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15.
八卦洲右汊进口段实施了系混凝土软体排全断面护底工程。但由于八卦洲右汊是主汊,水深流急、地形变化复杂,进行河床全断面整体铺排施工难度大。为明晰软体排在该工程中的应用效果,利用多波束测深系统多次采集工程区水下地形数据,通过多波束效果图检测软体排铺排质量,并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定量分析不同时期工程区河床变化,更好地掌握工程整治与运行效果。结果表明,完工后工程区河床由以冲刷为主转为以淤积为主,最大淤积幅度可达7.87 m,工程阻止了进口断面进一步扩大;2020年特大洪水后,工程区河床整体淤积量和淤积面积持续增加,淤积面积占比由66.6%上升至83.9%,淤积量由41.4万m3上升至54.5万m3;全断面软体排护底工程运行稳定,发挥了工程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限制性航道船行波作用下的生态护岸问题,研发了新型生态护岸空腔结构,开展自航船舶模型水槽试验,研究船行波作用下腔体内流速分布、紊动特征及集鱼效应。结果表明,在船行波作用下,受腔体复杂结构控制,水体流动由低频波振荡流转变为高频边界层紊流,距边壁越远流速越大,且能量在各频率趋于均匀分布。腔体内紊动呈现多峰值并逐渐耗散的过程,正常船速4.60 m/s时,最大紊动能为0.002 5 m2/s2,位于鲫鱼的偏好动能范围之内;船速增大至6.3 m/s时,最大紊动能为0.177 1 m2/s2,超出鲫鱼的偏好动能范围,不利于鱼类栖息,船舶在鱼类重点保护区宜限速航行。  相似文献   

17.
模袋混凝土是用机织工模袋布,由加压输送设备将符合要求的混凝土骨料,送到预定位置疑固,强化而成,自1988年以来,在远海地区港口护岸施工广泛应用模袋工艺,并探索出一套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文章首先介绍了模袋混凝土护坡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如模袋鼓包问题、施工缝问题,然后结合某港口航道临时围堰工程讨论了模袋混凝土护坡施工实践过程,包括施工准备、岸坡修整、膜袋铺设,为今后类似工程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嘉于硖航道改造工程护岸工程混凝土基础施工技术,侧重分析了齿槽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及其保证齿槽工程质量的重要性。通过本工程施工实践,证明了项目部编制的施工技术方案在具体实际施工是可行的,能满足工程进度及设计、规范质量的要求。特别是有小粉土等有关土质条件复杂的地段情况的成功施工,为后道工序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如挡墙砌筑及回填土的施工),为在保证嘉于硖线航道改造工程建设的护岸工程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结合模袋砼在湘江株洲航电枢纽工程中的应用,介绍了模袋砼施工工艺流程,阐述了模袋砼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和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