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主要介绍了该船所使用的动态斜面收油(DIP)系统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基本构成和主要功能,以及以该技术为核心设计建造的船舶的主要技术性能和特殊溢油回收作业功能等.为增强胜利埕岛海上油田的溢油回收作业能力,中石化胜利油田建造了国内首艘收油作业能力为200m^3/h的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专用溢油回收船.该船设计和建造以动态斜面收油技术(DIP)为核心,集溢油污染监测、回收、储存和驳送水面漂浮的各种黏度溢油以及块状的浮油和海面垃圾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是目前我国同类船型中溢油回收作业能力最大的船舶.  相似文献   

2.
某船是国内第一艘集海上消防、溢油围控、溢油回收、人命救助和海上应急指挥为一体的多功能海上应急处置船.该船溢油回收模块使用目前理论收油效率最高,进度最快,适用性最强,可回收几乎有所类型污油的DIP (dynamic inclined plane technology)动态斜面式收油机.但是,在船舶建成使用后,发现不能达到理想的收油效果.文章通过对DIP动态斜面式收油机的工作技术原理进行研究,结合船舶设计建造实际情况,找出不能达到理想收油效果的原因,提出改进方案和有效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张本群  聂宁  韩闯 《水上消防》2023,(2):26-28+31
近年来,无人机技术发展迅速,在各个行业中开展了创新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本文针对溢油事件发生地点的特殊性和突发性、状况复杂的特点,提出在溢油应急工作中使用无人机进行溢油应急监测,快速准确地掌握现场情况。通过分析溢油应急监测工作对无人机在起降场地、性能、易用性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对比不同类型无人机的特点,提出不同场景下适合溢油应急监测的无人机机型,将其应用到溢油应急监测工作中,为快速、科学的溢油应急处理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4.
介绍长江首艘多功能溢油回收船“海特311”的结构和性能,分析围油栏的布设方法,提出“线面式”溢油应急技术。介绍该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效率,提出结合双体围油栏的使用的构思,以期更大限度地发挥多功能溢油回收船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溢油回收、油水分离和储运是海上重大溢油应急处置的重要环节。以该环节为基础,分析典型收油技术和油水分离技术的性能特点,研究作业环境对溢油回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下行带式收油机具有更好的抗风浪能力、更高的回收效率及彻底性效率,更加适用于海上溢油的回收;具有高精度、广普性、广幅性和大通量等特点的溢油阻截分离与回收系统能更适应容量大、含水量高的海上溢油。基于此,提出海上重大溢油回收、油水分离与储运集成工艺,可有效提高溢油处置的快速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突发溢油事故做出迅速、有效的应急反应,将溢油污染损害降到最低程度,保护海洋环境,河北海事局在加大对溢油应急设施设备投入的同时,也建立了溢油回收培训系统,提高溢油应急反应能力。文中简述了溢油回收培训系统的建立与发展,结合实际情况阐述系统建立的必要性与现有功能的同时,也对溢油回收培训的未来发展方向做出了积极的拓展与总结。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常见的溢油回收方法所存在的缺点或不足,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溢油回收效率角度出发,设计出一款基于双向扫油臂系的溢油回收装置。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和主要的部件材料选型,并设计出实验路线,进行仿真数值模拟,从结构、技术、操纵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该装置具有可行性,对保护海洋的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新型海上溢油应急处理技术——动态曲面式(Dynamic Curved Plane,DCP)溢油机械回收技术,能够实现海面漂浮溢油的快速高效回收。该技术运用堰式引流方法,提高水面溢油的接触速率;采用"固液双重拖带回收"方法,利用底层水流和黏附曲面对浮油的双重拖带作用,实现溢油快速回收;应用"负压吸入曲面诱导"工艺加速油水分离,提高溢油回收效率;同时,使用"双重浮体"技术改进回收设备的抗浪性,保证其在高海况下能够稳定、高效地工作。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设计方法依靠经验开展设计的缺陷,提出了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结构性能评估和优化设计方法。针对某溢油回收船溢油回收装置,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对其结构性能进行评估,并利用拓扑优化技术开展溢油回收装置结构的轻量化设计,实现以仿真来驱动设计,以期为虚拟仿真技术在船舶设计特别是溢油回收船溢油回收装置设计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设计方法依靠经验开展设计的缺陷,提出了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结构性能评估和优化设计方法.针对某溢油回收船溢油回收装置,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对其结构性能进行评估,并利用拓扑优化技术开展溢油回收装置结构的轻量化设计,实现以仿真来驱动设计,以期为虚拟仿真技术在船舶设计特别是溢油回收船溢油回收装置设计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选取天津航标处溢油应急反应工作为研究对象,对天津航标处溢油应急反应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在结合典型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对航标处如何做好溢油应急反应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中型溢油应急回收船在海事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军民 《江苏船舶》2010,27(3):37-39
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迅猛发展,海上船舶活动密度迅速增加。船舶发生污染事故的风险也随之增加。文中通过对我国目前的船舶溢油状况以及溢油应急回收力量的分析,就海事系统建造中型溢油应急回收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海洋溢油事故将会给生态环境、沿岸经济、人类健康、公共安全等方面都会造成难以估量的严重损害,海上溢油防控及应急处置是石油工业需要关注解决的首要问题。为了提高溢油回收效率,国内外出现了一些异型溢油回收船舶,文章选取了部分国内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异型溢油回收船型予以介绍,分析了他们的技术指标与功能特点,并对未来溢油回收船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油轮单点系泊系统采用孤点式布置,无陆域设施可依托,发生事故时仅依靠机动船舶进行应急防护,因此最大可信事故消防和溢油的应急设施配置至关重要。依据《油气化工码头设计防火规范》,结合单点系泊特点,引入池火和安全防护距离的理念,提出消防船的能力配备要求;针对装卸作业时无固定围油栏的特点,提出自行配置的溢油应急设施达到一级防护能力要求;通过对比《船舶溢油应急能力评估导则》《油轮单点系泊作业安全要求》2个行业标准,提供了各项溢油应急设施的计算方法和最低配置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远洋船舶压载水净化和水上溢油应急处理关键技术研究"课题三——"水上溢油事故应急处理技术"的研究背景、主要研究内容和突破的关键技术,首次系统全面地建立了溢油源快速准确鉴别体系和船舶溢油事故污染损害评估技术。在构建完整溢油应急体系、履行国际公约和实施国内法规、提升溢油应急管理能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船舶溢油应急演练的影响因素进行汇总和归类,构建基于演练准备、演练实施和演练后评估3个阶段的应急演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贝叶斯网络,实现船舶溢油应急演练绩效的定量化评价,可为提高海上船舶溢油应急演练效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陈宇 《中国水运》2012,(8):42-43
从对冰区溢油的监测预测、船舶航行、溢油围控、回收处理等方面的难度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外针对冰区溢油应急响应现状,从技术的角度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建议,为提高国内针对冰区的溢油应急响应能力,促进溢油应急响应技术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溢油处理技术的需求论多功能溢油回收船型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作者参与和从事多功能溢油回收船型开发工作的总结。文章比较系统地分析研究了溢油的监视、围控和回收等关键技术和设备、措施,指出了多功能溢油回收船应该具备的技术特点,并提出了对多功能溢油回收船型的开发和设计工作的若干建议,可供从事此种船舶的项目开发和设计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水上船舶溢油应急能力现状及建设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根据“我国沿海与长江干线船舶溢油应急处置能力建设”调研情况,对我国目前的水上船舶溢油应急能力现状进行了总结。对我国当前面临的水上污染形势,以及船舶溢油应急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就海事系统落实《国家水上交通安全和救助系统布局规划》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船舶》2019,(6)
正近日,中国船舶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凭借在PSV船和动力定位系统等方面丰富的设计经验和优秀的技术方案,成功中标交通运输部广州打捞局大型溢油回收船。该船建成后将是交通运输部救捞系统内溢油回收能力最强、技术水平最先进的溢油回收装备。该船为无限航区,配备DP-2级动力定位系统,对外消防二级,采用PSV船型,配有大型内置式专业溢油回收装备,主要用于近海开敞水域、四级海况以下溢油的应急回收、清除作业;具有一定的溢油消防灭火功能;具备大容量溢油回收舱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