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江下游江心洲—乌江长河段河床演变宏观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现场调研和多年实测资料为基础,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长江下游典型长河段江心洲—乌江河段水流和泥沙特征、河床演变宏观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对影响洲滩演变的主要因素进行总结、归纳。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下游江心洲—乌江长河段的河床演变是江心洲河段主流摆动的联动效应,各水道河床演变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而该河段进口主流的摆动是引起河段内几个水道河床演变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工程河段水文、泥沙、河床演变及水域条件的分析,建立了平面二维数学模型。工程实施后,工程河段水流条件变化较小,对工程河段的河床演变、通航安全等的影响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3.
邓一平  刘健 《中国水运》2010,(3):121-122
通过对工程河段水文、泥沙、河床演变及水域条件的分析,建立了平面二维数学模型。工程实施后,工程河段水流条件变化较小,对工程河段的河床演变、行洪和其他涉河工程等的影响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4.
张璠  王涛  刘勇 《中国水运》2010,(9):141-142
通过对工程河段水文、泥沙、河床演变及水域条件的分析,建立了平面二维数学模型。工程实施后,工程河段水流条件变化较小,对工程河段的河床演变、行洪和其他涉河工程等的影响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北盘江坝油滩河段水沙特性、河床组成的深入分析,重点研究了该河段的河床演变规律。从而,提出了该河段的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工程河段近期的岸线、深槽、深泓线、冲淤等变化情况着手,浅析了新生作业区一期河段的河床演变规律,对工程局部河段河床演变进行了分析,并对工程河段河床演变趋势进行了预测,结合工程建设水域原则要求、工程设计水位、工程水域条件,最后得出对拟建工程前沿局部水域进行港池开挖后,拟建工程位置具备工程建设的水域条件。  相似文献   

7.
黄美兰 《水道港口》2009,30(1):37-41
以实测水文、泥沙及地形资料为依据,针对该河段河床宽浅、洲滩及支汊众多,河床覆盖层较厚,河床可动性较大,拟建桥址河段均存在航槽摆动等特点,利用河床演变分析及物理模型试验等手段,研究了富绥松花江公路大桥3个桥址河段河床演变规律及通航条件,提出满足通航要求的推荐桥址,为富绥松花江公路大桥桥址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武汉天兴洲洲头整治工程河段河床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历年河道实测资料,对武汉天兴洲洲头整治工程河段历史、近期河道演变以及工程河段河床演变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龟山至阳逻河段,汉口边滩淤积发展,并已移至天兴洲北汊口门附近;滩槽相对稳定;天兴洲汊道自20世纪70年代完成主支汊交替转化后,两汊分流比总体上保持稳定;工程实施前后深泓线的走向没有明显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现场调研和多年实测资料为基础,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学模型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江中游周天河段的河床演变及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周天河段为顺直微弯河段,河道演变符合顺直型河流演变的规律;过渡段主流摆动频繁、滩槽冲淤多变是河床演变的主要特点;三峡水库蓄水后,周天河段河势格局整体较为稳定,但局部滩槽变化范围仍较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拟建的琼江大桥,结合现场勘查和相关资料,分析了桥区河段河床的历史演变及近期演变趋势,并对建桥可能导致的航道及河道条件改变进行研究。通过对该河段多年水文地质资料的分析,结合相关规范要求,论证通航净空尺度的合理性,认为通航净空尺度满足要求,拟建大桥不会对附近河势产生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韩飞 《水运工程》2017,(3):100-105
为给长江中游周天河段航道整治提供基础性技术支撑,对该河段开展了河床演变及碍航特性研究。基于已有研究成果,采用实测资料分析的方法,研究河段近期演变规律、航道存在的问题及碍航特性,并对河床演变和航道条件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结合该段航道整治目标,提出航道治理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2.
曾慧俊 《水运工程》2015,(11):130-134
以多年实测资料为基础,从河段水流动力条件和河床演变分析着手,结合三峡工程的影响,对安庆河段的河势进行研究。该河段河道演变特点为:洪水河势基本稳定;新河口边滩生成后以小幅冲淤变化为主;鹅眉洲与潜洲此消彼长;新中汊的演变与新河口边滩、鹅眉洲和潜洲的变化密切相关。结合航道整治工程的实施,对安庆河段河床演变的趋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3.
根据赣江流域规划,在赣江下游三湖镇河段规划兴建新干航电枢纽,枢纽建成后坝下游的河床冲淤及水位变化需要进行预测研究。建立了坝址至南昌118 km长河段的一维水沙数学模型,计算了拟建新干枢纽坝下河道河床下切与水位下降情况。结果表明:在现状河道条件下,经过6~7个水文年河床调整后,枢纽下游河段河床冲淤接近平衡;经过10个水文年作用后,新干枢纽坝址下游附近河段河床最大冲刷深度为1.76 m,坝址下游附近水位最大下降值为1.56 m。分析了河床调整后坝址至南昌河段航道条件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下游芜裕河段是长江芜湖至南京河段的起点河段,其航道演变对下游江心洲河段通航条件影响很大。掌握芜裕河段河床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是制定和实施芜湖至南京河段航道整体航道治理方案及步骤的重要依据。利用现场调研及多年实测资料,结合理论分析,揭示了芜裕河段近期河床演变的基本特征,并运用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等手段,对芜裕河段的演变趋势进行了预测。成果表明:芜裕河段多分汊河型仍将维持,河段内洲滩将以冲刷为主,不利于本河段航道条件的维持,也不利于下游江心洲河段航道条件的稳定。成果可为该河段的全面系统治理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曾涛  郭琦 《水运工程》2022,(2):141-146
长江中游河段河床多为沙质,河床演变剧烈,受两岸石山、矶头和人工护岸工程等节点控制,上下游河段演变具有明显的关联性特征.以牧鹅洲水道为例,对其演变特征及其与下游湖广水道的关联特性进行分析,基于目前航道的不利变化趋势,结合已实施航道整治工程对本河段整治方案进行研究.通过在牧鹅洲水道实施护滩工程,同时解决牧鹅洲边滩中低滩冲刷...  相似文献   

16.
袁殷 《珠江水运》2016,(4):57-59
本文根据近十年来基本站水沙变化及河段河床演变分析,研究河床演变的主要特点,计算马口、天河站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值并分析其响应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上海第二水源长江取水工程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祥寿 《水运工程》1997,(10):40-42
根据南支河段水体含氯度变化及河床岸滩演变结论,在该河段初选了白茆河口以上,钱泾、浪港、七丫口、茜泾和宝钢水库附近等处取水工程,本文概述了选址研究,方案论证与技术经济比较。  相似文献   

18.
黄河“兰州段”骚狐子浅滩航道整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依据黄河“兰州段”水文、泥沙、地形等实测资料,通过河床演变分析、物理模型试验等,揭示了该河段骚狐子浅滩的河床演变规律及成滩原因.在得出该河段航道整治所需的各特征值基础上,确定出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整治工程方案.  相似文献   

19.
李伦  刘培  龙晓飞 《中国水运》2014,(3):207-208
云浮西江电厂位于西江河段云浮市云城区的右岸,紧邻肇庆市,厂址河段的历史演变及近期1999~2013年实测资料演变分析,特别是拟建工程局部的河床演变分析表明,多年来本河段平面形态基本稳定,河道深泓偏向右岸,符合工程建设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荆州长江大桥所在沙市河段太平口水道演变特征,并同模型试验预测的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桥区河段演变趋势进行对比分析。实践表明,利用模型试验手段对该河段河床演变趋势预测是成功的,为其航道整治方案的制定和工程实施顺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