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职院校辅导员满意度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基于双因素理论原理,认为保健因素中薪资待遇、学校的管理方式、工作环境、上级监督和激励因素中工作本身、认可与赏识、工作成就感、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影响辅导员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因此,提升辅导员工作满意度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发展和激励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人事关系制度、创造良好的育人工作环境以及提升育人工作的成就感等方面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高校不断扩大,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同时高校改革本身对学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要确保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顺利而有效的开展,就须对辅导员进行科学而正确的角色定位.针对高校辅导员目前的角色定位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论述其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已经成为当前不可忽视的问题。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受社会、工作、个体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它给学校、教师自身和学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可以从社会、学校和教师本人采取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科学实用的高职教师倦怠测评工具,对减轻和消除高职教师心理压力、预防与减少职业倦怠、提高工作效率与积极性、增强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构建"辽宁高职院校专任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并进行检验,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人口学变量分析,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系统分析,检验量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力图通过该量表的实际测量,达到检验高职专任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目的,进而为减轻教师职业倦怠、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然趋势。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统计分析法对近十年来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研究的理论成果进行全面梳理,分别从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必然性研究、现状研究、建设路径研究中级取了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意义、内涵、现状与对策。通过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研究的综合述评,提出该研究中尚存的问题,给出建议,以期为研究高校辅导员专业化问题及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对江苏省宿迁、连云港、徐州和盐城四市九所五年制高职校682名班主任教师的测量结果显示,占比达69.8%以上的高职班主任存在中度职业压力,职业压力相当严重,职业压力因子中学生管理压力得分最高,达到4.11.高职班主任存在一定程度职业倦怠,在职业倦怠各维度中,最严重的是情绪衰竭,平均得分高达4.27.职业倦怠与职业压力之间...  相似文献   

7.
以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为切入点,阐述了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了当前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辅导员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非婚生子女法律保护问题是我国婚姻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非婚生子女法律保护的立法,首先应以婚姻法的价值定位为蓝本确定其基本原则,子女最大利益原则作为非婚生子女法律保护的基本价值定位和最高指导原则,我国立法应依据子女最大利益原则完善我国亲子法的立法,实现对非婚生子女更为全面和彻底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辅导员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近些年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在综合分析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的基础上,为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作为一名辅导员及兼职心理咨询老师,结合自己所在二级学院的实际,在本文中针对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阐述了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性,探讨了辅导员在这项教育工作中的特殊优势和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高职院校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国内具有5万平方米及以上室内展览场地的大型会展场馆与城市机场之间的在线交通数据分析和理论假设验证,发现:(1)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平均为22 km;(2)两地之间乘坐专用车辆的平均时间为36 min,乘坐大型公共交通工具的平均时间为90 min;(3)GDP越高或常住人口越大的城市,或职工月工资水平越高的城市,...  相似文献   

12.
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对个人的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同时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也是提高师德品质和养成师德习惯的重大途径,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一项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东北大学等30所大学1 080位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学科教师为例,基于履历信息对技术扩散中高校教师特征、流动模式、国际流动区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柔性流动以工作经历丰富、男性和高级职称教师为主;产业间流动以委托项目、项目协作等短期模式为主,产业内流动以学术组织兼职为主,国际流动区域主要集中于美国、日本。据此,本文提出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出行者在感知城市道路拥堵状态时的个体差异性,首先,选取长沙市 5条典型路段,采用视频观测法,设计拥堵状态主观感知实验,收集出行个体对城市道路拥堵状态的真实感知数据;其次,基于多层有序 Logit贝叶斯模型,获取出行者个体感知参数,深入分析道路及交通流因素对出行者拥堵感知影响的差异程度,并进一步探究造成感知差异的个体属性因素.结果表明:所选道路和交通流特征因素,对出行者的拥堵感知结果有显著影响;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道路特征因素对不同出行者拥堵感知结果的影响差异性大于交通流特征因素,其中平均车速的影响差异性最小;个人属性的不同,是造成感知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出行者在感知城市道路拥堵状态时的个体差异性,首先,选取长沙市 5条典型路段,采用视频观测法,设计拥堵状态主观感知实验,收集出行个体对城市道路拥堵状态的真实感知数据;其次,基于多层有序 Logit贝叶斯模型,获取出行者个体感知参数,深入分析道路及交通流因素对出行者拥堵感知影响的差异程度,并进一步探究造成感知差异的个体属性因素.结果表明:所选道路和交通流特征因素,对出行者的拥堵感知结果有显著影响;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道路特征因素对不同出行者拥堵感知结果的影响差异性大于交通流特征因素,其中平均车速的影响差异性最小;个人属性的不同,是造成感知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公交信息对出行前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选取了公交出行距离信息、 公交车辆位置信息、道路拥堵情况信息和公交换乘信息等四种公共交通信息,通过均匀 设计方法,设计四种公共交通信息组合条件下的居民出行交通方式选择意向调查,并通 过在湖北襄阳获得的数据,建立了多项Logit 模型,定量分析了显著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 明,公交信息对出行前方式选择行为的影响比较显著,且不同的公交信息对出行方式选 择的影响存在差异,但总体上会增加人们选择公交出行的意愿;对于已购车的出行者,公 交信息的影响十分有限,而个人对于公共交通的偏好也会影响其出行方式选择的意向.研 究建议,提供更准确和丰富的公交信息服务以增加城市公共交通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的梳理行为谱并研究其行为序列。方法使用集中个体取样法和扫描取样法观察记录目标动物的行为,Ethom软件处理数据。结果黑腹果蝇梳理行为共计15种,且具特定的行为序列:前足参与的梳理行为很少与后足参与的梳理行为产生联系,当梳理前翅时,果蝇会趋向于继续梳理前翅或转向梳理身体后部;而当梳理身体后部时,果蝇会趋向于继续梳理身体后部或转向梳理前翅而不会趋向于梳理身体前部。去翅后梳理行为组成及行为序列均未改变。结论果蝇的梳理行为是一种先天定型行为,各梳理行为之间非随机出现,具有特定的时间序列。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现代教育体系中,艺术教育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开设公共艺术课程是高校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艺术修养的重要手段。但是大学生对公共艺术课程没有形成正确的认知,课程考核体系和评价机制也不完善。就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建设与创新,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钢管混凝土结构节点的抗震性能的研究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结果指出,加强环式节点滞回曲线饱满且稳定,但同时也发现,在节点域会出现鼓胀现象.为了解释这一现象,对加强环式节点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非线性模拟分析.分析内容包括节点的滞回耗能指标、节点域变形及节点域塑性扩展三部分.研究指出:(1)节点的滞回曲线饱满稳定,耗散系数都在2.0以上,表明节点整体延性很好;(2)腹板焊缝孔开孔过大,节点滞回曲线有不重合现象,可见腹板焊缝孔尺寸需要控制;(3)节点域柱壁有明显的变形,规律与滞回曲线相似,表明节点滞回曲线主要是由柱壁变形而非梁端塑性变形贡献的;(4)在反复荷载作用初期,环板就出现了贯穿的塑性带,而在相隔相当长的荷载循环之后,梁面上才有塑性出现.由于在反复荷载作用下,节点域发生了明显的变形,且在环板上形成贯穿的塑性带.  相似文献   

20.
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在知识创新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教师本身是知识创新中的重要力量,必须尊重教师,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时高校教师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负有特殊的责任,首先要创造条件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