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态与信息     
《重庆市轨道交通规划线网制式选择专题研究(中期报告)》通过专家评审本刊讯(梁青槐)2006年6月14日,重庆市建委和重庆市轨道交通总公司组织国内轨道交通领域专家和重庆市有关单位,对由北京中城捷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交通大学城市轨道交通研究中心共同承担的《重庆市轨道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1月21日,重庆市发改委发布关于轨道交通5A线和4号线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同意建设这两项工程。轨道交通5A线工程为重庆市轨道交通线网南北向干线,建成后将促进大杨石、李家沱  相似文献   

3.
基于重庆市主城区轨道交通现状线网运营指标等数据,对主城区轨道交通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期望为解决重庆市主城区轨道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2011年11月1日,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举办了"中国城市单轨交通国际论坛",论坛主题为:"单轨交通的发展趋势与挑战"。论坛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国际单轨协会、重庆市城市单轨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主办。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员会、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各城市轨道交通业  相似文献   

5.
近日,重庆市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这标志着该项目进入加快推进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6.
万波 《科技交流》2010,(2):66-70
伴随着重庆市社会经济和城市的快速发展,市域内各组团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客流运输需求旺盛.本文主要从重庆市的社会经济与城市发展、交通需求、环保等方面论述了建设轨道交通六号线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世界轨道交通》2012,(3):16-16
日前,国家发改委安排专家组对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轮建设规划进行了评审。国家发改委专家组表示,支持重庆市从20I2年到2016年的5年内,再开工建设200公里左右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按照专家组意见,重庆市轨道交通工程开工强度将达到40公里/年。评审专家组认为,随着重庆市的发展,特别是两江新区作为中西部地区惟一的国家级新区,获得了国务院批复,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启动“畅通重庆”工程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今年,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等仍将是重庆市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重点。据了解,重庆市基础设施工程去年实际完成投资340.52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约460.35亿元。此外,重庆市发改委近日发布消息称,重庆轨道交通建设还将会全面提速,在加速建设原批准总长82公里的1、3、6号线基础上,  相似文献   

9.
《都市快轨交通》2010,(3):46-46
轨道交通建设作为“畅通重庆”的重要工程,2010年将再次提速。2010年2月10日,重庆市轨道集团传来消息:去年该市完成轨道交通投资70亿元,今年将超过100亿元。到2012年,轨道交通将覆盖主城九区。去年底开工建设的6号线.将创下重庆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最快速度。这是一条地铁线路,一期工程从上新街到礼嘉,长23.68km。为了加快建设速度,  相似文献   

10.
《世界轨道交通》2010,(1):20-20
施仲衡,博士,城市轨道交通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地铁工程咨询公司总工程师、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部专家委员会主任,重庆市轨道交通指挥部专家委员会主任,北京交通大学城市轨道交通研究中心主任、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11.
根据重庆市轨道交通发展规划,到2013年,重庆市将建成1、2、3、6号线共197公里的运营网络,日运量达150万人次,基本形成轨道交通骨干网架。完成“畅通重庆”建设任务。至2020年建成“六线一环”364公里轨道线网和60个重要换乘枢纽,日运量达600万人次,成为主城区客运交通骨干。2020年后建成“九线一环”513公里线路和270座车站的轨道交通网络,日运量达800万人次,成为都市区客运交通骨干。5月21日,重庆市交委发布信息,轨道1、3号线将在今年9月和10月相继通车营运。  相似文献   

12.
随着重庆市轨道交通部分运营车辆已过首轮架修周期,逐步进入大修修程。如何延长车轮使用寿命成为车辆维护保养的关注点。文章介绍在特殊地理条件下,重庆市轨道交通 1 号线车轮磨耗情况,通过分析车轮磨耗的原因,对比国内其他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车轮维护情况,提出有效延长车轮使用寿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轨道交通跨座式单轨线路已开通运营15年,其中车辆已达到半寿命修状态,各类车辆维保设备已经形成体系,并根据运营需求不断地优化升级。重庆市轨道交通跨座式单轨系统车辆维保设备主要分为标准类设备与非标准类设备,各类设备的配置对应车辆维修的各级修程,不同设备的管理及维护保养方式也有所不同。文章介绍并分析重庆市轨道交通跨座式单轨系统车辆维保设备管理情况,并对设备故障的等级及处理方式进行明确划分,使车辆维保工作得以持续、可靠、有效的进行。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重庆市轨道交通规划情况及地质特征,并以重庆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以及1号线工程为依托,结合山地地质地貌特点,对山地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设计原则与技术条件进行了总结。对比了山地城市与平原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中的不同之处,提出了山地城市线路设计中应重点考虑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5.
向红 《科学技术通讯》2000,(1):27-29,26
本文对重庆市较场口至新山村快速轨道交通工程2号线的折返站布置形式作了介绍,并对长短交路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详细阐述了折返站设置形式对最小行车间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都市快轨交通》2007,20(2):76-76
重庆市首条地铁线——地铁1号线,将于2007年动工兴建。在未来10余年里,重庆市将在主城区内形成“六射线一环线”的轨道交通格局,全长达到354km,共设60个综合枢纽站,其中2号线(已通车)和3号线(在建)两条为轻轨,1、4.5、6号线、交通环线5条线均为地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国家及地方地名命名政策的解析,结合重庆市轨道交通1、3号线车站命名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特别是车站站名变更所带来的影响,探讨适合重庆轨道交通车站命名的可操作性的程序及原则,以期为其他城市的轨道交通车站命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选择重庆市有代表性的5个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和1个对照车站的噪声、照度、温度、相对湿度、菌落总数、PM10、风速等指标进行监测,以了解重庆市轨道交通车站空气质量状况,为轨道交通卫生管理和疾病预防控制等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及合理建议。调查发现,除噪声、照度外,这6个车站其他指标的监测结果基本不超标;作对照的车站的噪声、照度、菌落总数与其他5个车站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不同的高峰时间段,照度、温度、相对湿度、PM10等指标具有统计学差异性;站台的噪声、风速指标均值高于站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监测结果表明,重庆市轨道交通车站空气质量较好,基本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有关要求。  相似文献   

19.
2011年9月29日,重庆轨道交通3号线两路口—鸳鸯段开通试运营仪式在鸳鸯站隆重举行。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重庆市市长黄奇帆等领导出席典礼并宣布重庆轨道交通3号线两路口—鸳鸯段  相似文献   

20.
张学军 《都市快轨交通》2005,18(3):25--28,44
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直线电机系统的技术发展、特点和优势,结合实际情况,探讨直线电机系统在重庆市轨道交通1号线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