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优化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基于CT扫描和Blaine方法测试粗、细集料比表面积,从而开发沥青混合料沥青膜厚度计算方法。利用已得到的沥青膜厚度计算方法反算不同沥青膜厚度对应沥青用量,研究不同沥青膜厚度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基于高温性能优选合理沥青膜厚度,最后对比基于沥青膜厚度优选的沥青用量和传统马歇尔设计法确定的沥青用量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表明:沥青膜厚度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呈现抛物线变化趋势,存在最佳沥青膜厚度使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达到最佳,优选沥青膜厚度为4.4μm;利用CT&Blaine方法确定的AC-20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新材料在我国当前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发展上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功能性沥青混凝土的大量应用,对于我国建设安全、环保、节能的道路有着较好的影响,功能性沥青混凝土是一种比较先进和优越的沥青路面建设技术。在功能性沥青混凝土中,抗车辙沥青混凝土、排水降噪沥青混凝土、阻燃沥青混凝土都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对这三种沥青混凝土的特点进行应用阐述。  相似文献   

3.
通过沥青发泡试验,对比分析了沥青发泡温度、发泡用水量、沥青粘度等对SK70号、SK90和中海70号三种基质沥青的发泡特性的影响,并明确三种基质沥青的最佳发泡条件.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合参考文献研究成果,就印尼产Buton岩沥青和新疆产岩沥青对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的影响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Buton岩沥青能够有效提高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而新疆岩沥青改善作用甚微;可以通过与SBS复合改性、增加沥青用量、采用SMA级配类型等来综合改善新疆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5.
新型沥青混凝土在我国道路工程建设中的广泛应用,改善了路面的稳定性、耐久性,提高了使用性能,同时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养护维修成本。本文针对以下几种新型沥青混泥土:DCPET沥青混凝土、CE沥青混凝土、防冻沥青混凝土、排水沥青混凝土、彩色沥青混凝土等,浅析其原理、性能以及在工程中的应用,以利于有效提升道路施工建设效率与水平。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老化沥青掺量对温拌再生沥青流变性能的影响,文章在室内制备不同老化沥青掺量的普通再生沥青和温拌再生沥青基础上,对各类再生沥青的布氏旋转黏度、车辙因子G*/sinδ、蠕变劲度S和蠕变速率m等流变学指标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普通再生沥青还是温拌再生沥青,老化沥青的掺量增加有助于维持沥青施工性能的稳定及高温性能的显著提升,但对低温性能会有所削弱;相较于普通再生沥青,温拌再生沥青由于温拌剂的加入会造成施工性能、高温性能及低温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7.
本文依据沥青发泡原理.分别采用不同沥青种类、沥青温度和发泡用水量设计沥青发泡试验,并分析膨胀率和半衰期两大指标的变化情况,研究上述因素对发泡效果存在的影响,试验研究得出A级70抖沥青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等常规技术指标与发泡效果无直接关联,沥青发泡可能与饱和分和沥青质的含量有关等结论.  相似文献   

8.
依据再生沥青组分调和理论,回收沥青混合料的旧沥青中各组分的准确测定,是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中再生剂种类及掺量确定的根本依据。文章选用三种不同标号沥青,采用加速老化试验RTFOT、RTFOT+nPAV(n=20h、40h)模拟制备不同老化程度沥青,测定各老化沥青的饱和分、芳香分、沥青质及胶质,并计算沥青胶体不稳定系数。同时,基于灰色关联理论,分析沥青老化程度与沥青各组分及胶体不稳定系数之间的关联度。  相似文献   

9.
为更好地认识沥青材料的自愈合特性,文章阐明了沥青毛细管流动理论及扩散模型,以基质沥青、橡胶改性沥青、SBS改性沥青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试验温度和持续时间对沥青材料自愈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温度越高,持续时间越长,沥青柱的高度差逐渐增大,沥青材料的毛细管作用越明显,沥青材料的自愈合效果越好;在相同条件下,沥青材料自愈合性能由大到小排序为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橡胶改性沥青;毛细管流动扩散理论及沥青毛细管试验能够较好地表征和反映沥青材料的自愈合特征,能够为分析沥青材料的自愈合性能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先改性后乳化、边乳化边改性和先乳化后改性三种不同方法制备布敦岩沥青与SBR复合改性乳化沥青,通过储存稳定性、蒸发残留物含量、粒度分析等试验确定三种不同制备方法对布敦岩沥青与SBR复合改性乳化沥青的适用性;选用最佳方法制备不同布敦岩沥青掺量的布敦岩沥青与SBR复合改性乳化沥青,并通过沥青基本性质、布氏黏度、DSR试验对采用低温蒸残方式获取的蒸发残留物进行性能评价,探索布敦岩沥青对SBR改性乳化沥青高温性能的提升效果及其最佳掺量。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边改性边乳化方法制备的布敦岩沥青与SBR复合改性乳化沥青沥青含量高、储存稳定性好、颗粒均匀,加入布敦岩沥青的SBR改性乳化沥青的高温性能显著提升,3%掺量时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1.
文章依托隆百高速公路橡胶沥青混凝土复合式路面工程,对基质沥青的种类、橡胶粉的掺量以及基质沥青与橡胶粉的加工温度、反应时间等橡胶沥青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基质沥青与橡胶粉的配伍性是影响橡胶沥青储存稳定性及相关技术性能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正>传统沥青检测方法有很多局限性,不能全面准确反映沥青的性能,采用红外光谱沥青智能检测仪,从沥青的微观化学组成入手,通过特定官能团的特征吸收峰确定、辨别和区分沥青,数据真实可靠。沥青对道路质量的影响巨大,据调查我国沥青市场仍存在不合格的沥青产品,使用假冒伪劣沥青的现象时有发生。识别沥青,传统的简  相似文献   

13.
纤维对沥青混合料具有加筋、分散、稳定、吸附沥青和增粘等作用,对防止沥青析漏的功效较好。文章通过对掺加聚合物纤维的沥青混合料进行试验研究,得出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加聚合物纤维可提高路用性能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沥青混合料掺加聚酯纤维的研究,分析了聚酯纤维增强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及低温抗裂性,并与基质沥青混合料、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试验对比,指出聚酯纤维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为利用纤维加强沥青混合料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特立尼达湖沥青(TLA)是世界上最著名、使用范围最广泛、历史最悠久的天然沥青,它具有较好的路用性能。文章从特立尼达湖沥青(TLA)对基质沥青的改性性能试验出发,分析说明掺加湖沥青可以提高基质沥青性能,通过对比试验,进一步评价了特立尼达湖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优良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6.
排水性沥青路面兼具降噪与排水的功能,但其多孔结构对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有不利影响。为了保障排水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发挥废弃橡胶粉改性沥青的经济环保优势,文章提出利用高黏改性剂对橡胶沥青进行改性。通过试验对比橡胶沥青混合料与橡胶高黏沥青排水混合料的各项性能后发现,高黏排水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抗车辙性能、浸水飞散性能均远远优于橡胶沥青混合料,并且渗水性能良好。在实体工程中,橡胶高黏沥青排水路面压实度、摩擦系数、渗水系数、平整度等性能满足工程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7.
《交通节能与环保》2015,11(1):23-27
<正>编者温拌沥青混合料是近年提出并被引起各国重视的新型沥青混合料,其拌和温度介于热拌沥青混合料和冷拌(常温)沥青混合料之间,路用性能达到或接近热拌沥青混合料,排放大幅减少,热老化得以缓解。近年来,基于表面活性剂的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在我国发展迅速,温拌工艺历经了乳化沥青法、浓缩液法,到目前已进入成品温拌沥青时代。2009年北京市政路桥集团研发了在沥青生产过程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制成"成品温拌沥青"代替常规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排水沥青混合料PAC-13材料组成设计,文章进行了2.36mm筛孔通过率对排水沥青混合料体积指标的影响规律研究以及油石比对排水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连通空隙率、沥青析漏损失、混合料飞散损失的影响规律研究,提出排水沥青混合料PAC-13矿料级配设计方法及最佳油石比确定方法,并对设计的排水沥青混合料PAC-13进行了路用性能验证。研究结果表明,2.36mm筛孔通过率与排水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具有高度相关性,油石比对排水沥青混合料性能指标影响显著,采用本文设计方法得到的排水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沥青胶结料性能对排水沥青混合料的抗飞散损失、高温稳定性及水稳定性有显著影响,沥青胶结料软化点、动力黏度及黏韧性指标越高,排水沥青混合料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从沥青常规指标、PG分级、红外光谱、四组分对比评价了春风塔河A级优质道路沥青与疆内外沥青的技术性能指标,其次对比分析了春风塔河90A与疆内某90A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水稳定性能、高温抗车辙性能、低温抗裂性能、抗疲劳性能.对比可知,春风原油减渣和塔河原油减渣经调和后的春风塔河A级优质道路沥青性能使得疆内沥青品质进一步提升,沥青混合料性能进一步改善,指导了春风塔河沥青在新疆、我国西北地区以及"一带一路"中亚国家类似气候特点地区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沥青的使用加热是沥青工程使用的重要环节,如处理不当,就会出现各种负面影响。为克服负面影响,实现沥青加热的理想目标,根据沥青加热升温主要靠对流换热的特点,通过相应的措施,对沥青实施局部、密封加热被证实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