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强 《中国水运》2005,(6):18-19
近年来,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宏观区域经济一级轴带和东中西经济大动脉,已经成为我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带。特别是长三角地区已形成城市集群、产业集群和港口集群,成为拉动全国经济增长的龙头。长江黄金水道作为长江综合运输大通道的核心,已经成为长江流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快长江航运现代物流发展,对于推动和提升相关产业、提高流域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长江航运具有悠久的历史,然而长江黄金水道多年来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目前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状况是干流区域发达但是支流区域相对落后,下游发达而上游相对落后。在新形势下。作为横跨东中西三地的大动脉,长江水运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作用将进一步凸现。如何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优势,发展长江流域区域经济,已经成为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正>一、港口型经济与规模经济的联动关系 港口型经济是指与港口直接或间接相关联的各产业经济结构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跨地区的复合型经济。它是紧紧围绕和依托港口形成的交通运输中心而存在和发展的各产业经济结构互相关联的经济活动形式。它是以外向型为主,具有涉外性、辐射性、综合性、牵动性互相交叉融合的一种特殊的经济形态,并具有外向化、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等特点。其中趋向规模化的特点最为显著。而当前世界经济走势看好亚洲、亚洲看好中国,中国看好长江流域;并且随着国家“长江战略”的全面实施,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流域已日益成为国际国内资本流入和投资开发的热点与重点地区。由此将带来的能源、原材料及产品的大进大出已成必然。在这大背景下,地处长江重要地段的镇江,利用港口发展规模经济是得尽天势地利之优,不能不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好时机。  相似文献   

4.
<正>在我国3个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即环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同时形成了3个最发达的港口群。港口已成为区域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以至于人们习惯地将这3个经济圈称之为3个港口经济圈。但是,在这3个与地缘经济及方言区(分别为北方方言、吴方言、粤方言)相关的港口经济圈外,同时还存在一个与地缘经济及方言区(闽  相似文献   

5.
陶素云 《中国水运》2004,(12):14-15
长江流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连接着我国经济最发达的江、浙、沪等沿海地区和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皖、赣、鄂、川、渝、湘等中西部地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长江流域经济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飞跃。而长江水道作为长江流域最主要的运输通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战略性作用更加突出地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十一五”期新一轮经济启动和发展,长江流域作为我国宏观区域经济一级轴带和东中西经济大动脉,长江黄金水道作为长江综合运输大通道的核心,沿江港口城市将逐步成为内陆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按照“沿江七省二市合力建设黄金水道,促进长江经济发展高层座谈会”提出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长江水运实现现代化,适应沿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沿江经济提供安全、高效、畅通和有竞争力的水运服务;长江水运的优势充分体现,长江黄金水道作用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7.
<正>近几年,长江流域已形成"东部率先发展、中部经济崛起、西部大开发和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发展格局。加工业从沿海城市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高新技术产业在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比重逐年增加,集装箱生成量快速增长。随着三峡工程、长江口治理工程、长江航道整  相似文献   

8.
邵文慧 《中国水运》2007,7(4):197-198
环渤海地区作为我国北方规模最大的经济区域,是我国沟通南北、联动东西的枢纽,也是我国北方地区进入太平洋走向全世界的出口。环渤海地区有其独特的发展潜力和优势,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这一区域的特点,我国将把其建设成为超大型都市圈、国际物流中心和高科技知识经济主导区域。因此,推进环渤海经济圈的一体化进程,使环渤海地区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对推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唐成良 《珠江水运》2009,(12):20-21
经济全球化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举世关注的热点问题。“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携手打造西江经济带”,对于促进自治区政府提出“打造西江黄金水道,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特别是把贵港打造成为西江黄金水道航运中心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袁立 《珠江水运》2010,(6):80-81
港口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港口经济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本文以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为引线,分类阐述了港口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在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与推进过程中,随着由东而西,由沿海而沿江及至沿边的梯次开放开发,我国社会与经济得到了超常发展,有力地提高了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长江流域深受其益。早在90年代,国家启动上海浦东开发战略,加  相似文献   

12.
安飞 《中国船检》2007,(6):46-48
长江,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而且已成为当今中国内河经济发展的翘楚之地。随着三峡库区的形成,长江流域经济潜力进一步提升,过去兴建于长江下游的化工园区,如今已蔓延至长江中上游。在“十一五”规划中,沿江地区全面开花的重化工产业将使长江不堪一击。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主要趋势。亚洲开发银行将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定名为区域经济合作,在此框架之下,将湄公河共同流经的中、柬、老、缅、泰、越六国之间的合作定名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我国与上述五国家山水相连,地域优势明显,政治上长期以来睦邻友好,文化背景相似,经济上在开发富集资源、合理使用低廉劳动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进发展资金、促进边贸繁荣等诸多方面互补性强,开展经贸合作的潜力巨大。鉴于此,作为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两大次区域,GMS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自1992年至2002年,  相似文献   

14.
充分发挥港口资源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港口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成为港口城市新一轮发展的基础平台。加快港口资源整合,促进港口和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已成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手段。交通部提出了沿海港口要加快资源整合,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充分发挥港口群  相似文献   

15.
修华林 《中国水运》2007,5(11):20-21
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区域一体化背景下,港口已成为城市经济增长、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竞争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在资源要素全球配置的今天,拥有一个强大的港口,就等于开启了一座城市的活力之门,就等于找到了一条城市经济的腾飞之路。  相似文献   

16.
我国长江流域的内河航运从古至今都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长江流域外贸进出口的增加,长江流域内大型集装箱船的流量越来越大,对长江航运物流管理提出更高要求。运输系统是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基于物流理论模型原理,对长江流域的集装箱船运输系统进行研究,具体包括长江流域物流系统的结构分析、鲁棒性优化、运输需求预测等,有助于优化长江流域集装箱船的运输水平,提高物流运输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7.
目前,长江流域已形成“东部率先发展、中部经济崛起、西部大开发和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发展格局。加工业从沿海城市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高新技术产业在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比重逐年增加,集装箱生成量快速增长。同时,随着三峡工程、长江口治理工程、长江航道整治工程、洋山深水港建设工程的实施和完成,集装箱运输将保持高速增长。2007年,长江干线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600万TEU:预计到2010年和2020年,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临海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处,是我国经济最活跃、最具国际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国务院提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十几年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长三角地区港口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成为长三角地区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黄金水道"——长江是连接我国东、中、西部七省两市三大经济地区重要的经济纽带.长江流域七省二市经济总量占我国经济总量超40%,经济活动繁忙、体量巨大,而长江是货运量位居全球内河第一的黄金水道,在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伴随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以及我国对外开放区域向内陆拓展、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及互联网经济发展,长江经济带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沿江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和产业布局的调整,长江流域对长江航运的需求逐渐转变,传统的运输方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根据现代物流理念,应加速建设以干线长途物流为重点、以区域物流为基础、以沿江产业配送物流为支撑的长江航运现代物流体系,其中低碳、环保的载货汽车滚装运输是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运输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