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武汉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布局规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黎辉  陈华  孙小丽 《城市交通》2009,7(4):39-44,38
结合武汉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布局规划,探索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布局规划理论,提出“总量控制,分类分块,平衡规模,灵活调整”的总体布局思路。将租赁点划分为公交点、公建点、居住点、游憩点和校园点5类,探讨居住点与其他租赁点位的空间和数量关系,指出居住点规模应大致与公交点、公建点和校园点的规模相当。最后,给出武汉市2009年拟建设的800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布局方案。  相似文献   

2.
轨道交通站点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轨道交通站点为中心,提出分层分级布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布局方法。根据用地性质、居住人口和各层自行车方式分担率,将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划分为中央节点、一级网点和二级网点,进而确定各级公共自行车租赁点规模和公共自行车数量,随后基于免疫优化算法选取合适的二级网点作为公共自行车管理点。最后以南京市一号线南沿线天印大道站为例,给出其辐射范围内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布局方案。  相似文献   

3.
为了寻找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最优布局,从居民出行需求和交通设施供给角度出发,分析了目前公共自行车的使用特征与问题,建立由自适应遗传算法和方式分担交通分配组合反馈模型组成的双层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优布局方案使得区域出行成本和公共自行车系统设施建设成本最小.通过实例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解决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布局问题.  相似文献   

4.
作为城市准公共交通,公共自行车对促进完善公共交通系统、助力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提出租赁点需求集对效应、还车滞后效应以及考虑生命周期的基础上,建立了多时窗下以用户和供给方双边成本最低、同时满足租还需求、周转率以及加权平均步行距离等约束的混合整数规划选址布局模型。通过对模型求解,可以得到空间中实际将要修建租赁点的位置以及修建租赁点处所需布置的自行车数和锁桩数。  相似文献   

5.
针对站点规划布局缺少对用户使用特征的考虑,缺乏对小街区布点与调度的方法与体系的研究这些问题,首先,对温州市鹿城区的公共自行车IC卡数据进行了挖掘和分析,从时间分布、租赁点相似性、潮汐性和周期性四个方面分析了其使用特征。其次,针对公共自行车系统的使用特征,提出了一种针对小街区公共自行车布点与运力调度的方法,即先定量的根据用户用车要求、站点均衡、企业效益和顾客满意度确定两种站点——中心服务点和一般服务点的比例,再以最大服务覆盖为目标建立了站点的布设模型,并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求解,而后定性地根据当地用地性质和地势条件进一步确定布点位置。最后,以鹿城东部作为算例,进行了站点的布设与车辆调度研究,结果表明本文的布点与调度方法具有很强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巴黎公共自行车租赁点规划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耿雪  田凯  张宇  黎晴 《城市交通》2009,7(4):21-29,77
总结了巴黎公共自行车租赁点规划中采用的出行需求预测方法,规划在分区基础上,根据居住人口、就业岗位、商业和设施4种类型,测算各区日均出行次数,进而确定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数量及自行车规模。阐述了租赁点定位的影响因素、定位方法及布设原则。详细分析了租赁点的布设方式,明确路边租赁点、人行道上的租赁点和行道树附近租赁点的布设要点,对自行车、停车桩、服务终端等设施也提出了相关要求。最后,在巴黎经验基础上指出,我国部分城市提出的“解决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单一功能定位,不利于租赁点的合理布局;租赁点主要布设在人行道的做法也会引发新的交通问题。  相似文献   

7.
庄轲 《交通标准化》2015,1(5):31-36
公共自行车租赁点选址过程中涉及的影响因素较多,为了在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中达到精 细化设计的目的,需要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构建指标体系和评价比选方法,以选出最优方案。 从使用、运营和建设3 个层面出发,建立包含7 项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各项指标的具体定 义和量化方法。提出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选址方案比选方法,即在运用功效 分析法对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的基础上,采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值权重,根据灰关联原理对备选 方案进行排序,比选出最优方案。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南京市浦口区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规划建 设中。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对站点选址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基于前景理论建立固定租赁点的公共自行车出行路径选择模型。通过分析出行选择的决策过程,选择以出行时间和步行距离为两个不同参照点,确定前景理论的价值函数和决策权重函数,获得不同路径决策下的前景值。并通过sp调查结果与前景理论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说明前景理论对于固定租赁点自行车出行路径选择具有较好的描述性。表明通过固定租赁点公共自行车出行时往往更加倾向于选择出行起点到租车点以及还车点到终点步行距离较短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内城市汽车保有量日渐增加,交通压力变得越来越大。为了妥善处理"最后1公里"的交通出行问题,完善城市地铁与公共自行车的换乘衔接,构建选址科学,规划合理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显得尤为重要。按照公共自行车租赁点选址影响要素及布设准则,结合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同时存在借车与还车的两种需求的现实状况,并借鉴阻抗函数的原理,建立出行总时间最小模型,来构建出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双层规划选址模型。最后通过实例计算,来确定地铁周边小区需求点400 m范围内公共自行车租赁点位置,并进行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租赁自行车交通作为"零污染"的交通方式,已经成为许多城市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新宠",自行车出行比例也成为城市交通评价的关键性指标。全面分析并掌握居民使用公共租赁自行车的出行特征,是政府或企业制定公共租赁自行车发展策略的基础,也是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降低营运成本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以浙江省平湖市公共自行车为例,基于日益普及的城市开放数据,包括公共自行车运营数据、租赁点布局数据、网络地图数据、气象数据和UGC(用户原创)数据,对用户的满意度评价、用户群体特征、租赁点布局和使用特征、租赁行为特征以及出行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平湖市公共自行车用户满意度偏低,用户活跃度不高,且在温度为22℃左右时,自行车出行意愿最强;公共自行车整体周转率较低(仅1次/日),城市核心区周转率明显高于外围地区,早高峰租赁行为呈现向城市核心区聚集、晚高峰由核心区向外扩散的趋势。研究成果可为后续优化公共自行车网络布局、提升公共自行车吸引力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租赁时长分布特性是公共自行车系统中一项重要的基本特性,通过获取乘客刷卡信息数据,得到了宁波、杭州和北京3 座城市多个工作日的公共自行车租赁时长特性 数据.统计分析得出,不同城市、不同工作日的公共自行车租赁时长分布特性差异较小,由此表明租赁时长分布特性的研究具有一般性意义.在此基础上,基于物理学中的引力场理 论,建立了租赁时长分布特性的两个引力场模型,实际数据检验表明,模型1 和模型2 分 别与租赁时长大于11 min 时及小于11 min 时的分布特性能较好地吻合,并得到了引力场模型的具体函数表达式.研究成果将为公共自行车系统租赁需求预测、租赁站点规划和站 点车辆配置等方面的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寻求自行车租赁点的最优选址,从其多目标决策的特点出发,以网络层次分析法(ANP)为基本框架,把换乘时间、吸引距离及土地成本等作为决策指标,同时,创新性地引入熵权,计算和分析各个决策指标间相互影响的程度,最终建立熵权-ANP 模型。通过一个实例,验证了该模型能客观地对决策方案做出定量分析,得到决策结论。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运输管理局日前披露,北京将公共自行车纳入公共交通体系,作为城市公共交通(轨道交通、公交)的延续,政府政策引导扶持,由经营企业为社会公众提供公益性自行车租赁服务。早在2009年7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北京市建设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绿色交通行动计划(2009-2015年)》,就将公共自行车作为组成部分之一.目标是到2015年要建成1000个站点、5万辆车的公共自行车租赁规模和网络,辐射和覆盖全市主要城镇、交通枢纽、商业街区,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的发挥公共交通作用,作者研究了公共自行车与轨道交通协调换乘问题。针对公共自行车与轨道交通换乘效率低下的现状,分析了选择公共自行车换乘轨道交通的影响因素,依据出行者需求从方便快捷、安全、舒适、费用四个方面构建了换乘效率的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在B+R换乘过程中,方便快捷的重要性最大。此外,对评价体系的若干指标进行了权重验算,通过计算模型的一致性检验,表明构建的层次结构模型与所建立的指标间的判断矩阵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6.
将公共自行车出行模式划分为前往站点、租车骑行和还车离开3个阶段, 分别研究了城市用地在每个阶段对公共自行车骑行量的影响; 针对第1、3阶段, 采用兴趣点度量公共自行车站点周围的城市用地类型, 通过引入时间满意度函数, 基于多元回归分析, 提出了预测骑行产生量和吸引量的建模方法; 针对第2阶段, 构建了城市用地对公共自行车骑行量的6个影响指标, 包括起始站点骑行产生量、起始站点分布密度、起始站点偏离度、终止站点骑行吸引量、起终站点间距与起终站点用地差异; 对纽约市961 865条以及上海市1 185 816条公共自行车骑行记录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在保持用地因素数量不变的情况下, 传统方法针对纽约和上海记录数据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581、0.474, 建模方法的决定系数较高, 分别达到了0.738、0.607;针对自行车站点间客流量的建模, 提出的6个指标均对站点间客流量有显著影响, 并且模型的调整决定系数为0.487。可见, 建模方法更加合理地衡量了城市用地对公共自行车骑行量的影响, 并对站点的骑行产生量、站点间客流量与站点吸引量实现了更为准确的建模。  相似文献   

17.
为缓解公共自行车借还车难现象,基于微信平台获取数据及云平台处理数据,设计了以微信为界面的公共自行车查询系统。首先通过微信获取出行输入,根据历史数据拟合用户分时段的出行需求,再由云平台根据输入调用周围站点信息,运用拟合数据预测用户到达周围站点时的可借还车辆数,并通过排序算法返回促进系统供需平衡的用户站点选择优劣方案,引导用户合理出行。最后以武汉市公共自行车网络为例,设计了包含站点车辆数查询,选择路线推荐等功能的公共自行车查询系统,并比较了预测信息与传统信息对问题的改善程度。  相似文献   

18.
公共自行车可解决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并且缓解城市交通“两难”。从骑行者视角出发,以便捷性、舒适性、安全性和机动性为主要指标,对公共自行车主要的三大设施(公共自行车站点、公共自行车以及锁止装置)进行服务水平等级划分。通过公共自行车的借还数据,运用SPSS对骑行者的骑行距离、骑行时间以及骑行客流的定量指标进行确定;而对各等级现状类及实际情况等的定性指标则通过调查问卷法进行确定,分别制定五个等级的分级标准。最后运用加权法确定各设施的总体服务水平,并针对单一站点公共自行车设施及区域型公共自行车设施分别建立整体服务水平评价模型。以公共自行车轨交塔园路站及其所属区域为实例得出其服务水平均为B级。  相似文献   

19.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公共交通很为发达,有轨电车和地铁每次搭乘时必会有位.但这里还有自行车的发展空间,因为骑车在维也纳城是另一番风景.这里主要道路上有专门的自行车行驶道,有白线与人行道和车行道相隔离,自行车道上不远都有自行车车道的标识.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12):180-182
公共自行车系统,在国外也称自行车共享,供市民在一定时间内免费使用,利于低碳出行,全民健身,和城市畅通的短距离出行方式。通过大量文献的阅读以及结合生活经验,首先总结了我国公共自行车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其次,对公共自行车系统进行详细的SWOT分析。最后,为我国公共自行车的发展给出自己的建议。论文旨在给我国未来公共自行车的发展提供指导性的建议,防止发展中盲目性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