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动量定理,分别计算楔角较小(楔角小于0.4°)和楔角较大两种情况下滑水速度值.以小轿车、中型汽军和载重车为例分析车轮内压、水膜厚度与滑水速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不论楔角较小或者较大,滑水速度与车轮内压成正比;楔角较大且车轮内压一定时,滑水速度与水膜厚度成反比.通过NASA滑水速度方程,对理论计算的滑水速度值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2.
为了揭示多车道高速公路超高过渡段积水分布规律,基于流体动力学理论,选取典型多车道高速公路超高过渡段设计参数,利用道路BIM设计软件建立了40组三维道路模型;分析了路面积水量和排水设施径流量的关系,建立了考虑排水设施与路面构造深度影响的降雨模拟方案;采用离散相模型和多相流模型耦合,模拟了降雨条件下的路面积水状态;分析了不同组合参数下的超高过渡段积水厚度数据,得到了合成坡度、道路宽度、降雨强度与超高渐变率对积水厚度的影响模式,计算了各车道最大积水厚度,分析了六车道、八车道高速公路积水横向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积水厚度与合成坡度、超高渐变率负相关,与降雨强度、道路宽度正相关,其中降雨强度对积水厚度的影响最大,超高渐变率对积水厚度的影响最小;合成坡度为2.02%~8.54%,降雨强度为1~5 mm·min-1时,多车道高速公路超高过渡段最小积水厚度为0.58 mm,最大达到28.35 mm;当降雨强度为5 mm·min-1时,高速公路超高过渡段内外侧车道最大积水厚度差异明显,六车道由内侧车道到外侧车道的最大积水厚度比例为1.0∶3.1∶3.3,八车道为1.00∶0.96∶1.03∶1.36;多车道高速公路超高过渡段积水厚度峰值先出现在道路中间附近,然后向外侧移动,最大积水厚度一般出现在外侧车道。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建设不断加快,并暴露出相应的问题,特别是工程路桥过渡段的施工质量。在高速公路施工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塌陷现象,特别是在路桥过渡段的位置。这样不仅影响高速公路的整体施工质量,而且影响城市的交通运输。首先对高速公路进行整体分析,对河北省某段高速公路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解决工程路桥过渡段"桥头跳车"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部分滑水对路面附着系数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能量守恒原理, 利用作用在轮胎上的动水压力计算式, 通过有限元计算, 分析了由于部分滑水而导致的附着系数的降低状况, 得到了附着系数与水膜厚度、行车速度的关系式。计算结果表明, 如果水膜覆盖在路面上, 那么汽车行驶时不可避免地要产生部分滑水现象, 轮胎与路面间的附着系数和干燥状态相比, 要下降很多。汽车在低速行驶时, 水膜厚度对附着系数的影响较大; 而在高速行驶时, 则速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高速公路出现的横向裂缝及错台现象,对此类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定性分析,提出了纵向过渡段的控制标准,并提出了相应的处治方法,无论对相关课题的技术研究,还是对于设计、施工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连拱隧道与整体式路基的横断面宽度不一致,为保证行车的安全顺畅,需在进入隧道之前,设置一渐变段,用以解决横断面宽度过渡的问题。主要从设计角度出发,通过对出入隧道车辆的行车轨迹进行分析,得出过渡段长度值的计算方法,并将计算结果与规范值进行比较,得出合理的过渡段长度,用以保证行车的安全与稳定,从而为相关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高速公路工程过渡段施工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均匀沉降问题,分析了其成因以及预防措施。结果表明,过渡段的施工设计人员,只有在明确工程建设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不均匀沉降的预防措施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路线平纵横组合不当,导致排水盲区存在,往往是造成公路路面排水不畅的根本原因,以超高过渡段存在频率尤多。将超高过渡段划分成两区三线,对两区横断面坡度变化进行分析,对三线考虑附加纵坡叠合效果,而后利用合成纵坡将二者结合,得出超高过渡段不同区域的临界纵坡要求。  相似文献   

9.
引言 车速是对线形状况的直接反应,而且车速也容易被观测.故车速作为线形评价参数是一个可以具体量化的指标,确定几何线形与车速的相关关系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确定车辆在B型喇叭式立交环圈出口匝道满足安全行驶需求的运行速度过渡段最小长度,分别建立了满足超高过渡需求、车辆变速行驶需求、横向加速度变化率适中等要求下的运行速度过渡段长度计算模型。采用UMRR开普勒链式雷达测速仪,实测不同主线设计速度下环圈出口分流鼻运行速度,结合SPSS软件分析,得到分流鼻运行速度。基于运行速度过渡段长度计算模型和典型参数的分析论证,得到满足不同需求的运行速度过渡段最小长度。结果表明:车辆变速行驶需求是B型喇叭式立交环圈出口匝道运行速度过渡段长度的主要控制因素;并基于满足车辆安全行驶需求,提出了运行速度过渡段长度最小建议值及纵坡修正系数。  相似文献   

11.
安全和高效始终是公路设计和管理追求的永恒主题.运输效率与车辆的运行车速紧密相关,而在所有交通事故中,与车速相关的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1 3.论文结合高速公路行车特点和安全要求,对车辆在高速公路行驶时的运行车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根据实测的运行车速建立了高速公路上车辆运行车速和加速度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车辆在缓和曲线上的受力情况, 利用动力学仿真软件SIMPACK对转向架为ZK6的25t载货车辆通过3次抛物线型、4-3-4型、5次型缓和曲线时的动力学性能进行了仿真计算, 并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 缓和曲线线型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较大, 特别是在连接点处; 3次抛物线型缓和曲线连接点处的动力学性能相对4-3-4型与5次型较差, 车体垂向加速度最大相差达到83%, 其他指标相差也在10%左右; 4-3-4型相对于5次型只是在缓和曲线上的分段点处的车体垂向加速度相差63%, 而其他动力学性能指标相差均在2%以内; 4-3-4型和5次型要体现其优势则需要增加其长度。  相似文献   

13.
在平曲线上设置超高,其目的是形成向心力,以平衡车辆在弯道上行驶的离心力.随着公路设计新理念的推广,应结合运行速度理论对不同等级、不同地区、不同交通获况的道路进行更加合理的超高设计,以保证道路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4.
为精确估计路段平均速度, 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与D-S证据理论的路段平均速度融合方法。通过训练完成的BP神经网络估计概率密度函数值, 进而通过D-S证据理论进行数据融合, 整合了BP神经网络自学习的特点与D-S证据理论推理的能力。提出了融合方法的框架, 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模型。利用京藏高速公路上的实测浮动车数据、微波检测器数据、车牌识别数据对融合方法进行了验证, 并分析了当微波检测器失效时融合方法的鲁棒性。分析结果表明: 融合数据的平均绝对误差百分率比仅使用浮动车数据或微波检测器数据分别提高了7.90%、20.72%, 融合方法能够得到较好的效果。微波检测器失效的情况下, 融合精度有所下降, 但融合数据的误差仍然小于仅使用浮动车数据的误差, 说明融合方法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5.
恶劣天气路面条件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Car, 建立了车辆的动力学模型、道路模型以及车-路耦合模型, 通过改变路面摩擦因数, 分别模拟了晴天、雨天、雪天和结冰条件下的路面状况, 进行了单移线和阶跃转向2种常见行驶工况的仿真试验, 得到了车辆的侧向位移、航向角以及轮胎的侧向反力的响应输出, 分析了研究恶劣天气路面条件对行车安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 雪天路面摩擦因数为0.28时, 在单移线仿真工况下, 车速为50 km.h-1, 车辆侧向位移达到4.50 m, 车辆容易超出车道, 发生碰撞危险; 在阶跃转向仿真工况下, 车速为40 km.h-1, 车辆将失去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