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借鉴国内外信息系统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结合铁路行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治理体系要求,从安全管理保障、安全技术保障和安全运维保障3个层面,建立铁路信息系统网络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开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检查评估方法研究。该研究可为从事铁路网络安全管理人员、维护人员开展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安全自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对铁路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风速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建立风速预测模型,实现大风灾害的预警,对提升高铁运营安全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某高铁客运专线防灾系统的历史风速数据,建立了一种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大风预测模型,使用TensorFlow平台进行模型参数训练,并结合实际监测数据进行了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预测未来20 min的...  相似文献   

3.
铁路环境治理信息子系统以系统设置的汇总统计分析模型为工具,对全路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和噪声等环境四要素进行汇总统计分析,为全路各行业的环境治理规划与治理提供科学手段。文章从立题、设计指导思想、系统需求分析、功能设计等方面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基于机器视觉的司机疲劳检测模型对硬件系统要求较高、检测准确率和效率较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MTCNN-PFLD-LSTM深度学习模型的疲劳驾驶检测算法.通过多任务卷积神经网络MTCNN进行人脸区域检测;利用PFLD模型检测人脸眼部、嘴部和头部的关键点及空间姿态角;计算出基于时间序列的人脸疲劳特征参数矩阵并输入长...  相似文献   

5.
基于现有的铁道部、铁路局和车站三级网络基础平台,构建1个中心支撑下的三重防护系统.1个中心是指安全管理中心,包括安全管理平台和铁路CA认证平台.三重防护系统是指通信网络防护系统、区域边界防护系统和计算环境防护系统.安全管理平台对全路各类信息系统进行综合监管;铁路CA认证平台通过身份认证和访问授权技术,实行分等级、分权限的访问控制.通信网络防护系统通过加强业务数据流安全,保障通信数据传输的机密性、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区域边界防护系统通过铁路内外网接入平台,保护内网数据,隔离外网安全威胁;计算环境防护系统采用合理的访问控制策略和审计功能,提高系统主机层面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根据铁路企业自身的特点,结合INTRANET技术,提出一种基于INTRANET技术的铁路基层站段信息发布系统结构模型,探讨了网络环境下企业信息结构及组织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7.
高级可持续威胁(APT)是目前工业控制系统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APT攻击利用计算机设备漏洞入侵列车控制网络,感染并且扩散到网络中的其他设备,影响系统正常运行,因此评价APT攻击对列车控制系统的影响非常必要。提出一种基于传染病模型和网络流理论结合的APT攻击影响分析方法。首先,分析在APT攻击的不同阶段设备节点状态之间的转化规则,结合传染病理论建立APT攻击传播模型,研究攻击过程中的节点状态变化趋势;其次,把设备节点的状态变化融入网络流模型中,研究APT攻击过程中设备节点状态变化对列车控制网络中列车移动授权信息流的影响;最后,结合列车控制系统的信息物理耦合关系,分析APT攻击对列控系统整体性能的影响。仿真实验展现了APT攻击过程中节点状态变化的趋势,验证该方法在分析APT病毒软件在列车控制网络中的传播过程对列车控制系统整体性能影响的有效性,为管理者制定防御方案提供依据,提升列车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8.
分析当前铁路信息系统的管理情况,介绍云计算技术,提出基于云计算的铁路信息系统数据中心架构,阐述各层结构资源整合的方式,包括云基础架构虚拟化、云平台、云应用的资源整合.基于云计算的数据中心将能更好地支撑铁路运输发展.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是互联网时代现代企业转型的基础,数字化转型所带来的庞大的信息系统运维及持续数字化带来的运维投入,是信息化管理机构必须面对的问题。文章介绍数字化转型背景,研究数字化转型驱动下的铁路信息系统运维;提出铁路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以服务为核心的规划和设计思路;基于数字化转型六步图法,提出铁路信息系统数字化运维共生方法。所提方法是对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刻理解和重要尝试。  相似文献   

10.
SOA技术在铁路旅客服务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整合铁路旅客服务信息,拓宽旅客信息获取渠道,为铁路旅客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提高旅客满意度,成为目前铁路旅客服务信息系统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SOA技术,对铁路旅客服务信息系统进行集成架构设计,整合铁路与铁路周边资源,强化铁路旅客服务的辐射功能,实现铁路旅客信息服务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1.
针对铁路局集团公司运维人员及应急领导小组所在地与机房监控中心分处两地且无共享可视化界面的问题,设计了面向铁路信息中心的可视化应急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采用网络远程集中管控器、大屏显示、音视频传输等技术,解决了日常运维和应急指挥处置受区域限制、无法共享信息系统的问题。实践证明,该系统满足应急工作快速响应和处置的管理要求,能够大幅提升铁路信息系统网络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工作时效性。  相似文献   

12.
由于缺乏准确的实时客流数据,铁路客运车站的客运组织一直主要依靠经验来调配设备、人员等所需资源。为此,开发了铁路客运车站客流监测与预警系统,通过有效利用铁路客票预售数据、车站历史客流数据、旅客进出站实时数据、列车正晚点数据等相关数据,建立基于K均值聚类的支持向量回归机客流预测模型,实现车站每日进站客流、分时段进站客流、候车室客流的监测、预测及超限预警,方便车站工作人员随时掌握客流动态,及时根据客流变化进行设备和人员动态调配,更加精准、高效、安全、有序地开展车站客运组织作业,有助于改善车站客运服务水平,提升旅客出行体验。  相似文献   

13.
以提升铁路安全趋势分析能力,完善铁路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为重点,在深入研究铁路安全风险构成、风险量化评价方法、安全状态评价模型及风险预警模型等关键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铁路安全风险预警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总体架构和主要功能设计。实践表明,通过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可以加强铁路安全风险的管理和预控能力,促进铁路安全管理的前移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对市场资源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民航、水运,公路都在不断地发挥自身的优势,调整自己的营销战略,扩大市场份额.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的铁路,更应顺应时代的要求,充分利用现代的信息手段,使更多的旅客、货主了解铁路,并通过铁路现代化的信息系统拓展其业务领域.  相似文献   

15.
针对铁路安全隐患问题,提出将第三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称:北斗三代)高精度定位技术引入铁路监测预警,设计了基于北斗三代的铁路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利用北斗高精度定位的原理实现位移数据高精度监测,同时具备实时传输和即时预警等功能。实践证明,该系统相对于基于GPS的监测预警系统具有明显优势,可见的卫星个数显著增加,水平精度提高20%以上,高程精度提高50%以上。同时通过不同基线长度下监测性能的对比,为合理布设基准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避免地质灾害引起铁路行车事故,建立有效的铁路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了一种山体裂缝计。通过监测山体裂缝变化,进行数据自动采集,实现当山体裂缝变化率超过警戒值时发出报警信号。该山体裂缝计在西南地区铁路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项目中得到了实际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实现了自动跟踪灾害发展趋势,提前预防和减少重大事故的发生,保障行车安全,并且为铁路外的地质灾害监测提供重要的关键参数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吴芳  李为民 《铁道运营技术》2003,9(1):10-11,13,15
事故发生所表现的偶然性与突发性,往往掩盖了事故发生的规律性、必然性和潜伏性.建立全路资源共享的安全信息网,对于全面收集、分析事故产生的本质原因,寻找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和提高事故的预测与控制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对建立安全信息网的必要性与背景进行了分析,并对安全管理信息网的结构、功能及要求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8.
铁路卸车业务管理缺乏准确的重车到达预报信息,难以及时发现卸车量与车站卸车能力不匹配,致使卸车组织工作常处于被动的局面.为此,充分利用现有的车流历史信息和车流实时追踪信息,研究开发了铁路重车到达预报与卸车预警系统.文章介绍该系统的架构和功能,详细描述重车到达预测算法和卸车分级预警机制.该系统能够动态预测未来3日内全国铁路...  相似文献   

19.
结合铁路安全风险特点和安全信息特征,提出两种风险量化评价模型,即基于改进风险矩阵的风险量化预警模型和基于铁路风险事件“损失值”的风险量化预警模型。两种模型运用于铁路安全风险预警信息系统,在实现铁路安全风险动态评价和风险预警功能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为提高铁路安全风险预控能力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0.
为加快推动信息技术与铁路枢纽工程物资管理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信息化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及信息资源的价值,实现对工程项目物资管理目标的控制,文章基于网络的信息处理平台发展方向,以北京朝阳站交通枢纽工程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为例,运用Excel服务器平台,通过互联网建立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的连接和数据交换,为工程建设物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