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为促进铁路货车数据资源共享、推进大数据技术在铁路货车领域的应用,提出了铁路货车大数据平台的总体设计方案。在分析铁路货车大数据来源及数据特征的基础上,基于大数据采集与存储技术、大数据治理技术、大数据算法和模型、大数据计算分析技术,设计了铁路货车大数据平台的总体架构和技术架构,为铁路货车大数据平台的搭建提供设计依据。目前已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开展了基于该设计方案的铁路货车大数据平台的搭建。  相似文献   

2.
铁路电务专业数据复杂、种类繁多、实时性较强,通过大数据平台对数据进行整合汇集、即时共享、可视化交互展现,可以更直观地分析数据,更有效地利用数据,进而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基于大数据平台的铁路电务专业数据可视化交互系统基于大数据技术架构,利用前端可视化图形库,结合地理信息服务组件,为铁路电务专业不同类别的用户提供多维度、多...  相似文献   

3.
为充分发挥数据可视化技术在铁路大数据领域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大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结合铁路数据服务平台的建设目的、数据来源和总体框架,运用可视化技术和数据交互技术,从资产普查、资产概览、共享服务、分析应用、运维管理等5个可视化方面设计研发了铁路数据服务平台综合管理驾驶舱,对铁路数据服务平台进行全方位的展示,分析数据的变化特征和演变规律,挖掘数据隐藏价值,形象直观地为运维人员、分析人员及管理人员提供综合监控、数据展现与辅助决策等功能,解决了从海量、无规则数据中快速定位及挖掘潜在信息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传统铁路房建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信息化应用浅、数据资源分散、协同管理效率低、维护更新投入大等问题,提出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铁路房建信息管理平台方案。通过引入BIM技术,将房建设备台账、空间布局、安装复杂工艺工序等各类数据信息融合到三维模型中,实现房建设备可视化管理、数据信息集成和设备模拟及仿真分析;通过运用GIS技术,实现人员作业实时定位与跟踪管理。基于BIM的铁路房建信息管理平台对推进铁路房建设备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结合铁路设计人员对三维大场景应用需求不断提升,以及铁路三维GIS技术研究及三维可视化平台开发在勘察设计多专业综合应用方面尚存在不足的现状,开展了基于三维大场景的铁路数字勘察与设计优化技术研究,提出了不同阶段铁路三维大场景的制作方法,构建了铁路勘察设计数据库并开发了后台数据管理系统,研发了大场景铁路线路设计优化与决策系统(简称“大场景平台”),实现了铁路三维大场景网络化构建、多源数据管理以及三维虚拟踏勘、专业调查、线路优化、专业设计验证、成果展示等应用功能。经过铁路工程项目实际应用,大场景平台能够满足铁路勘察设计人员室内开展三维数字勘察与设计优化的应用需求,可明显提高铁路勘察设计作业效率及数字化技术水平,并为设计成果数字化交付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的快速发展,大量新技术、新装备广泛应用,铁路各专业系统信息化建设也同步取得了重要进展,信息化技术已成为推动铁路提升生产、经营、管理水平重要、核心的手段之一。铁路运输企业生产建设物资需求庞杂、类型繁多,在全路物资信息化建设推进中,外部采购和内部管理的数据爆发式增长。提出了构建铁路物资大数据管理体系的思路,一是构建铁路物资大数据平台;二是制定基于数据的创新管理策略、优化管理组织;三是规范数据源头采集,打通各系统壁垒,进行数据共享;四是推进大数据规范系统应用。通过这一体系的建设,最终提升铁路物资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为铁路物资管理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随着铁路企业公司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铁路数据的资产化以及服务于"强基达标、提质增效"的工作主题成为铁路企业越来越紧迫的需求。当前铁路数据资产管理还面临着资产盘点不清、共享困难、缺乏安全分级以及主数据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文章明确了铁路数据资产管理相关重要环节,并基于铁路数据服务平台的服务能力和开发引擎,构建了一系列服务于数据资产管理应用,实现了数据从盘点、接入到安全分级和共享的全流程管理,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铁路数据服务平台实现了铁路数据集中汇聚和铁路数据资产管理,为充分挖掘铁路数据的价值,发挥铁路数据资产的综合应用效益,亟需对来自不同业务应用系统的多源数据进行有效融合。为解决数据复杂多样所带来的数据融合难题,提高数据融合成效,需要构建统一的多源数据融合架构。研究提出基于铁路数据服务平台的多源数据融合架构,描述不同层次数据融合的输入/输出项、数据处理任务、相关技术及特点,对比分析多种数据融合算法的特点和适用性,讨论了数据融合结果的存储和共享,为推进基于铁路数据服务平台的数据融合研究与开发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前铁路企业陆续建立的各种生产信息系统间相对孤立,许多有用信息被埋没在海量数据中。根据铁路安全管理经验,结合大数据管理思维和挖掘方法,建立安全管理大数据分析平台,实现铁路生产信息的集中化采集、智能化分析、可视化展示,为铁路安全管理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介绍安全管理大数据分析平台的设计要求、指数计算和预测原理、主要功能设计以及应用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0.
铁路工程三维协同大数据云平台是基于3DGIS空间信息平台、BIM云平台、GIM云平台、在线监测云平台及增强现实云平台的多平台融合技术,根据铁路工程项目不同阶段的具体业务需求,通过专题分析和技术应用整合衍生多种专项系统,实现铁路建设项目的设计成果数据、施工过程数据、运维状态数据等多源数据信息一体化协同管理,为铁路项目参与各方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可视化大数据共享服务。  相似文献   

11.
针对铁路企业中多个应用系统造成的数据不能共享及需要多次身份认证和用户信息独立管理的问题,提出采用基于LDAP目录服务的单点登录技术,设计了铁路企业单点登录平台,实现了统—的身份认证和用户管理,系统资源的统一管理和授权,方便用户进行系统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铁路旅客信息使用过程中的旅客信息安全问题,提出并设计了基于铁路客票系统的旅客信息保护安全应用“中铁客户码”,以及一套规范且行之有效的铁路旅客信息数据保护和应用流程体系,同时,提出了铁路旅客大数据应用创新方法步骤,最大程度地确保铁路科研人员在使用旅客大数据过程中旅客隐私信息的安全性,为进一步完善智能铁路系统工程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研究并解决旅客大数据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有助于积极稳妥地提升铁路旅客大数据应用的服务能力,实现铁路运营企业战略转型和业务创新的同时,有效避免探索创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舆论和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国内铁路科研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现状,结合中国铁路科研企业安全生产实际,提出了基于统一应用平台模式、统一业务逻辑模型和统一对外应用集成接口的铁路科研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架构设计。对系统的总体架构、业务架构、逻辑架构及关键技术进行全面总结和分析,实现企业级、分企业/所级、部门级三级业务数据的分类管理、分级处理、信息共享和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信号系统维护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相对落后的特点,梳理铁路局大数据平台及信号大数据应用建设情况;提出大数据平台信号资源一级平台的解决方案;研究铁路局、电务段两级部署方案及技术架构,结合信息系统安全接入技术和数据录入技术,实现信号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相似文献   

15.
根据高速铁路信息通信基础设施设备运维管理现状,参照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ITIL)规范,结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互联、数据挖掘等新技术,研究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能运维综合管理平台,着重介绍智能运维综合管理平台的总体架构和功能结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建设铁路运输信息集成平台数据服务管理系统,规范运输信息集成平台数据共享,提升数据应用水平,支持相关大数据应用。系统采用分层设计原理,流程化控制策略,标准化服务接口,基于集成平台运输大数据,形成了一套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服务管理和应用体系,为铁路运输业务部门提供多种方式的数据服务,同时满足数据安全和监控方面的要求,实现了跨专业数据共享和信息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17.
使用铁路进行运输的企业对铁路运输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加,从现实需求出发,研究基于MQ中间件的铁路运输信息对外交换方案,运用MQ、Oracle数据库、网络安全平台、数据加解密等技术,以规范铁路运输信息的信息交换和信息服务出口。提出铁路运输信息对外交换应用的总体架构、物理架构及数据服务架构,明确建设目标、内容,并以自备车企业为例详细介绍数据传输流程,实现了铁路运输信息在企业间规范、安全、高效的传输,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铁路工程建设物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采用"信息系统+管理办法"的模式,研究铁路建设期间各参建单位对于物资供应进度、物资供应质量、现场验收情况、物资使用追溯等方面的信息化监管问题。通过大数据智能算法,实现计划提报和物资供应的智能预警;应用移动手持终端、GPS定位技术和影像资料文件上传功能,加强现场物资验收检测质量管理。系统上线运行的结果表明,物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中大数据、移动办公和GPS定位技术等信息化手段的应用,能提高计划编制的合理性及准确性,降低施工现场的管理难度,有效监管现场人员到场情况,提高物资的验收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