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2.
综合交通枢纽的客流预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中,科学的客流预测对整个方案设计至关重要,规模过大将造成枢纽设施资源的浪费,反之又将不能满足枢纽的运行要求。本文通过实例介绍了进行综合交通枢纽客流预测分析的基本过程,提出了客流分析的主要思路,并对其中相关的技术分析方法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3.
为克服传统评价方法的不足,本文在分析干线公路过境规划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规划方案的多目标、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该方法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统计法和定量分析法相结合,确定各评价指标的隶属度;运用频数统计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江苏省某县级市干线公路过境规划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客观地给出反映过境公路实际情况的量化指标,能够对干线公路规划方案作出合理的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4.
李士鹏 《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4,(25):70-72
当前我国进入城市化高速发展期.城镇在空间上快速扩张.交通干线的街道化趋势明显.拥挤的混合交通极大的制约了干线公路功能的发挥.同时干线公路也阻碍了公路两侧城区越来越密切的的横向联系。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交通量不断增长.国省干线公路的改建不断增多,这为解决或者缓解公路与城镇的发展矛盾提供了一个契机。如何在公路改建时通过更好的规划和设计来保证城镇过境干线公路的功能,又不切断公路与城镇的密切联系,成为公路建设者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主要讨论干线公路在城镇段的改建方法。 相似文献
5.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新线接入后的客流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新线接入后,网络拓扑结构和客流时空规律都将发生较大变化。提出通过可达性指标将进出站量预测、OD分布量预测、基于路径选择模型的随机客流分配等阶段关联,构建客流预测模型。进出站量预测时,构建土地利用替代指标,避免对新车站周边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属性等进行调查;同时由目的地选择效用计算得到车站可达性指标,描述车站位置对进出站量的影响。OD分布量预测时,构建目的地选择模型,可适应拓扑变化后的场景,模型中OD可达性指标由路径选择效用计算得到。构建的路径选择模型,综合考虑了影响乘客路径选择的各因素。最后,对广州市地铁6号线接入后的客流进行建模预测,各模型参数均符合统计检验要求且客流预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基于熵的干线公路通车里程组合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线公路通车里程预测是干线公路网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以甘肃省1997-2007年干线公路通车里程为基础数据,分别采用回归分析法和灰色预测法进行拟合预测,鉴于单项预测方法的局限性,建立基于熵权法的组合预测模型,通过相关误差指标分析表明该组合模型能够提高预测精度,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8.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客流特征及成长规律——基于京沪穗深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各大城市轨道交通将陆续进入网络化运营阶段,然而对于网络化进程中客流特征及成长规律尚缺乏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进程中的客流特征及成长规律进行系统总结,涉及客运量及客运强度、断面客流量分布、线网换乘系数、乘距与运距、客流时间分布等。同时,针对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线网规模、服务水平、票制票价等影响客流特征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当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运营组织的若干关键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城市交通客流预测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城市交通客流预测存在基础数据是否准确、预测模型是否有效以及能否正确理解和应用客流预测理论方法等问题。提出要建立适合各城市特点的规划模型,同时注重建模依据的可靠性以及模型的调校和维护。总结了"四阶段"法各阶段模型以及高峰小时模型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强调要考虑模型各阶段的相互制约关系,进行必要的迭代运算。最后,对城市交通客流预测工作提出5点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指数平滑法和马尔科夫模型的公路客运量预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常用的客运量预测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指数平滑法和马尔科夫模型的公路客运量预测方法.基于公路客运量的实际值、线性拟合值与二次曲线拟合值,采用二次曲线拟合的方法计算了初始值与平滑系数.以安徽省2000~2009年相关数据为基础,应用指数平滑法预测了2010、2011年的公路客运量.以-11%、一5%、0、5%、11%为划分阈值,将指数平滑法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划分为4个状态区间,应用马尔科夫模型对指数平滑法的预测结果进行修正,并与模糊线性回归模型、指数平滑法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应用提出的方法,2010、2011年安徽省公路客运量的预测结果分别为14.209、15.712亿人,相对误差分别为1.195%、0.492%;应用指数平滑法,预测结果分别为13.468、14.893亿人,相对误差分别为-3.399%、-4.746%;应用模糊线性回归模型,预测结果分别为13.573、15.325亿人,相对误差分别为-2.647%、-1.983%.提出的方法精度较高,满足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2.
运力配置合适与否不仅关系到客运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而且也是评价客运方式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并将直接影响其市场占有率。研究运力配置对公路客运企业、对客运消费者及区域经济都有很大意义。在对高速公路客运运力影响因素充分分析基础上,通过对公路客运量预测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建立了公路客运量预测模型,对未来目标年的客运需求量进行了预测、计算,确定运力结构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3.
在公路客运枢纽方案评价过程中,涉及大量不确定因素和模糊因素。为协调这些因素,并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采用二元对比重要性排序采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将备选方案与理想方案的几何偏差作为选优依据,为科学合理地的选择公路客运枢纽提供一种定量的方法,最后给出实例说明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综合运输通道客运结构配置的随机饱和熵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寻求系统、科学的综合运输通道最优客运分担, 提出用最大熵原理构建客运结构配置模型, 基于随机时间价值, 选择旅客广义出行时间最小的运输方式, 定义了通道内的基本路段饱和度和通道饱和熵, 设计了用于求解模型的粒子群算法。分析发现, 车外时间差、单位里程票价差、单位里程车内时间差以及旅行距离将直接影响各运输方式客运分担率的高低; 以通道饱和熵最大为目标得出的常规铁路最优定价高于现行铁路票价, 且通道饱和熵上升了15%, 说明铁路票价偏低会造成铁路客运量过于饱和; 由通道饱和熵模型得出的最优客运分担结果, 缩小了基本路段上各运输方式饱和度之间的差距, 实现了运力和运量的有效匹配。 相似文献
15.
道路旅客运输行业的政府管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建立有效的道路旅客运输业安全保障系统, 最大限度地保障旅客生命财产的安全, 分析了中国道路客运业的地位、作用、市场特性、资源优化配置机理、行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及行业的高技术风险属性, 提出道路旅客运输业不属于一般性市场竞争领域, 政府应对这一行业实施严格管制的观点, 论述了认真把好行业准入关, 严格监控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障系统及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等政府监管的系统化方略及实施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量的时序特征和RBF神经网络的作用机理,将具有不同时序特征的数据分别用不同的神经网络进行处理,建立了基于客流时序特征的并行加权神经网络模型,并用该模型对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各条线路的客流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各线路客流量预测结果的平均绝对百分误差均在10%以下,小于单个神经网络的预测误差,提高了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公路主枢组规划的逐步实施以及建设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公路客运组织优化研究也随之得到重视,而公路客运组织优化后的分流实施问题研究甚少。对公路客运组织分流实施的原则、方法、实施方案等关键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以某抠纽城市城区公路客运组织分流为实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元线性回归、确定性时间序列模型、灰色模型预测的基本原理,利用这些预测方法对湖北省公路客运量进行预测,给出其预测公式、预测精度并绘出预测图形,比较了各预测方法在公路客运量预测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潘有成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3(5):102-105,121
综合交通枢纽客运站布局规划是城市交通规划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其中对客运站布局影响因素集的建立以及因素集对客运站布局影响程度的研究则是对客运站布局规划的促进与完善.笔者首先从综合交通枢纽客运站结构体系研究入手,提出综合交通枢纽客运站布局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PopFuzzy平台进行因素集对客运站布局影响的定量分析,得到了客运站布局影响程度曲线变化图和相关数据文件,最后笔者对该评价方法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了准确评价中国公路客运安全状况, 研究了长途客车交通事故现状, 利用反力式滚筒制动试验台对长途客运车辆制动性能进行检测, 采用大样本数据采集、多变量数据分析及数学建模等技术手段, 分析了典型长途大客车和轻型客车各项制动性能分布, 同时给出车辆多项制动性能的最优拟合分布及分布参数的最优估计值, 并建立了相应的制动性能统计模型。分析结果表明: 中国公路客运万车死亡率和亿车公里死亡率分别为26.828人.万车-1与6.555人. (亿车.km) -1, 事故率仍然偏高; 长途大客车和轻型客车各项制动性能均服从Weibull分布; 统计模型计算结果与样本实测结果的相对误差均未超过2.378%, 因此, 所建模型计算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