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章介绍铁路卸车组织管理系统,该系统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解决待卸车动态分布实时分析、重车在运输过程的监控和预警、重车到达时间的预测和预报,辅助编制卸车计划,安排货运专用线或公共货场使用等问题。系统已在昆明铁路局试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铁路计算机确报信息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确报是铁路运输组织中最重要的基础信息之一,是编组站作业、卸车预报、车流调整等工作必不可少的信息.计算机确报信息系统的上马,代替了铁路原有的电报确报的传输模式,大大提高了确报传输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同时,它对完善铁路运输组织,加快铁路信息现代化建设,尽早实现科技转化为生产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提升昆明局集团公司卸车能力,满足全路货运装车需求,阐述卸车能力影响因素,从系统角度构建铁路三级服务卸车系统,包括运输通道子系统、枢纽作业子系统与货运站点作业子系统.针对昆明局集团公司卸车能力紧缺的现状,分析各级服务子系统的能力,提出相应的能力提升措施,并分析其效果.经研究可知,通过实施运输组织优化、车流径路调整、货运...  相似文献   

4.
对车流表数据库系统进行总体方案设计,根据实际需要开发系统功能软件,有利于实现铁路车流分析的现代化.应用该软件预测并生成六盘水南站与宣威站近期2020年的结点车流表.  相似文献   

5.
在铁路运输货物过程中,在铁路局与铁路局或者站与站分界口出现违流、违编现象,不但浪费大量运输成本,而且直接影响到运输效率及效益,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合理组织车流.本文提出一种铁路货运车流预控系统设计方案,通过建立车流多维分析模型,使用数据仓库集成现有电子确报、预确报、车号识别以及货运精密统计系统数据,分析货物运输车流接入交出重车去向,为车流运输提供决策依据,以减少违流运输和机车车辆浪费,实现效益最大化,提高站段列车编组质量.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重新制定全路车流径路的需求,需要疏理现有全路重车车流.它为制定新的车流径路提供调整的数据基础,并为编组计划开行直达列车提供车流数据.车流疏理就是抽取全路实际重车流数据,疏理重车车流表.在车流疏理中,各项指标的变化是车流疏理人员重点关注的部分.设计了能够快速、正确的完成车流疏理时各项指标的运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货车车流径路在铁路货物运输组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车流径路辅助决策系统在车流径路调整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由于车流径路的业务关联度高、技术复杂性强、系统辅助决策有限,优化调整往往滞后于市场波动和铁路运能的变化.在分析铁路车流径路业务和辅助决策系统发展的基础上,阐述车流径路优化与市场变化动态结合、与计费径路同步制定、与运输...  相似文献   

8.
铁路枢纽重空车流组织的协调优化模型及遗传算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牛惠民 《铁道学报》2001,23(4):12-16
在铁路车流组织问题中,仅考虑重车流的优化是不全面的,而单纯的空车调配又无多大意义,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的协调优化,才可能产生真正合理的车流组织方案。在对铁路枢纽运输组织规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枢纽内编组站的作业分工与空车流的合理调配纳为一起,构造了重空车流组织的协调优化模型,建立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求解理论。仿真计算表明,该模型和算法能够有效地解决运输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9.
作者以TMIS车流信息为基础,通过对重车车流的分析,对车流推算提出了具体的推算方法,对提高车流推算水平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大秦线港口站卸车方式,综合考虑车流的集中到达、列车的限制性对位因素,建立了以待车时间最短,且翻卸时间最短的数学模型,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求解.通过算例对模型和算法进行了验证,生成最优翻车机对位计划,为港口站加快卸车效率、车站智能化提供了较好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1.
马千里  陈雷  吴月东 《铁道车辆》2006,44(5):17-22,33
针对铁路货车检修扣车组织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铁路货车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现状,就扣车工作保证检修工作有序和最大限度地减少扣车对运输组织的干扰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实施网络扣车的构想。  相似文献   

12.
由于缺乏准确的实时客流数据,铁路客运车站的客运组织一直主要依靠经验来调配设备、人员等所需资源。为此,开发了铁路客运车站客流监测与预警系统,通过有效利用铁路客票预售数据、车站历史客流数据、旅客进出站实时数据、列车正晚点数据等相关数据,建立基于K均值聚类的支持向量回归机客流预测模型,实现车站每日进站客流、分时段进站客流、候车室客流的监测、预测及超限预警,方便车站工作人员随时掌握客流动态,及时根据客流变化进行设备和人员动态调配,更加精准、高效、安全、有序地开展车站客运组织作业,有助于改善车站客运服务水平,提升旅客出行体验。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提高铁路货车检修质量,降低检修成本,有效监测货车的运输安全,需要准确掌握货车的运行里程。针对现有货车运行里程计算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列车运行线的铁路货车运行里程计算方法,通过整合铁路运输信息集成平台采集的货车运输数据,将列车运行线绑定列车编组,生成货车运行轨迹,基于列车运行线路网车站位置关系构建里程计算模型,实现货车运行里程的计算。本方法充分利用了铁路运输信息集成平台现有数据资源,通过列车运行线实现了货车运行位置的追踪,加大追踪节点的密集度,提高里程计算的精度和智能化程度。  相似文献   

14.
重载运输是现代货运发展的方向,卸车站作为重载铁路运输通道上的关键节点,对通道运输能力具有重要影响.从货物运输组织模式、站内主要技术作业内容和卸车站能力3个方面阐述重载组合式列车卸车站平面布置方案的影响因素,提出重载组合式列车车场布置形式,以及卸车站基本平面布置可以采用尽头式和环形式2种布置图型.结合实例,在调机、本务机...  相似文献   

15.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给中国铁路提出了要求,铁路运输要求确保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昆明东站作为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办理编组作业的主要车站,车站编组能力较为紧张,无法保证货物的运输效率。在智慧管控系统(SAM系统)的基础上,提出构建站间协同互保框架和车流预警机制的作业优化措施,可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保证服务质量,提升昆明东站的编组生产效能。  相似文献   

16.
探讨重载铁路的运输组织及线路加强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苏勇 《铁道工程学报》2006,(7):21-23,67
研究目的:对铁路重载的两个重要方面——运输组织和既有线路加强进行分析探讨,力求概括总结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一般模式,提出切实有效的方案. 研究方法:主要结合参与研究的我国大秦线、北同蒲线两条重载铁路的经验,列举已实施的案例,提炼出共性的特征,求证总结出重载铁路运输组织和线路加强可能的几种模式. 研究结果:根据重载铁路以煤炭运输为主的运输特点,运输组织应重点抓好重载列车的装车、运输、卸车及车辆回空、机车运用等各个环节;线路方面应对轨道、路基、桥涵采取适当有效的加强方式. 研究结论:本文根据重载线路的不同运输特点,提出重载铁路运输组织方式.在提高列车重量方面,应达到5 000 t、10 000 t、20 000 t;在装卸车组织方面,减少技术作业站的集结和分解时间,采用直接过翻车机整列卸车的循环拉运方式;技术作业站和中间站到发线长度应满足重载要求;采用客货分线.线路加强模式为采用无缝线路、高强度高质量的轨枕和钢轨、治理路基和桥涵病害、改建地段采用较高标准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王德占 《铁道货运》2011,29(1):5-8,0
在运能与运量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呼和浩特铁路局货运处采取一系列创新措施,提高运输效率,通过重点解决影响装卸效率的关键问题,加强货源组织努力提高货车静载重等深挖运输潜力的措施,为提高货物装卸效率提供组织保证,通过创新培训模式,培育处室文化等措施为提高货装效率提供素质保证;通过强化安全管理机制,加大对货运设备和设施的投入,开展对危险货物专项整治活动的措施,为提高货装效率提供安全保证;通过以信息化管理办法实现闭环管理,信息化管理保证货运装卸生产信息及时传达,通过互联网货运营销信息系统加强与货主的互动等措施为提高货装效率提供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18.
目前铁路车流推算及监测手段自动化、智能化程度相对滞后,货物运到期限保障率较低,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货运市场环境。为提升货运作业和车流状态的准确把握与推算能力,提高日班计划、阶段计划一体化编制水平,在阐述铁路车流推算及监测系统目标的基础上,从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层3个方面进行总体架构设计,分析铁路车流推算及监测系统功能,即:车流推算、车流监测、流程管控、车流预警分析识别、数据统计分析等,以提升运输生产精准化和调度精细化水平,实现铁路车流推算及监测手段自动化、智能化管理。  相似文献   

19.
铁路货运装卸时间的精准预测可提升铁路货运系统的调度合理性和服务质量,但装卸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文章针对铁路货运装卸时间预测问题,从铁路货运运单全流程信息中挖掘运单属性与货运装卸时间的关系,以分类与回归树为基础模型,在LightGBM框架下构建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对铁路货运运单全流程信息中的相关数据进行整合、对数变换、增加特征等预处理,形成运单数据集;采用该数据对构建的模型进行训练,结果表明,构建的模型对货运装卸时间的预测性能优于与其对比的其他机器学习模型。将该模型应用在实际货运装卸业务场景时,实际准确率依旧高于其他对比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