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实现地铁车辆段工艺设备标准化设计,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通过研究工艺设备配置要求和设计要素,在My SQL数据库系统中建立地铁车辆段工艺设备数据库,利用Visual C#开发交互界面。软件内置地铁车辆段关键设备的三维模型,并按车辆段类型设定车间和设备配置模板,创建车辆段设计项目时可自动完成车间和工艺设备的配置,具有项目管理、三维模型导出、动画演示以及设备信息的查看与编辑等功能。该软件可应用于地铁车辆段工艺设备设计项目。  相似文献   

2.
地铁车辆段工艺设备数据库软件开发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地铁车辆段工艺设备数量、种类较多,由于尚无工艺设备定额,存在相同类型工艺设备概算因人而异的问题。为此,研究地铁车辆段工艺设备数据库软件的逻辑架构,提出软件各功能模块的具体需求,实现工艺设备信息查询、数据库管理及概算编制等功能,完成地铁车辆段工艺设备数据库软件的开发,并成功应用于国内部分地铁车辆段的工艺设备概算编制中。工程实例表明,采用本软件能有效避免单项设备概算指标各异的情况,提高地铁车辆段工艺设备概算的编制效率,为地铁车辆段工艺设备概算编制的标准化、规范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章指出了车辆段工艺设备与地铁限界设计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性,分析总结了需考虑限界问题的车辆段工艺设备及其设计控制的关键项点,为指导地铁车辆段工艺设备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对地铁车站工程进行BIM正向设计可实现方案优化、协同作业、设计信息参数化、计算和模型一体化、出图自动化等目标。文章以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为例,基于Revit软件应用,对BIM正向设计方法进行探讨,并从模块化设计和自动化设计2个方面开展BIM正向设计相关的Revit软件二次开发,以期推动BIM正向设计在地铁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BIM技术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勘察设计公司的关注,国内知名设计院也都纷纷成立BIM技术团队,但BIM技术在轨道交通车辆基地领域的应用才刚刚起步。在武汉地铁2号线常青花园车辆段的设计中引入BIM技术,摸索了轨道交通车辆基地BIM设计的流程及软件解决方案。采用协同设计方式建立常青花园车辆段BIM模型,并利用BIM模型进行碰撞检测,最后将BIM成果输出。提出一套轨道交通车辆基地BIM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将BIM技术运用于建设工程设计及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中,已成为发展趋势。本文对BIM技术在厦门地铁机电工程正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具体阐述机电工程BIM正向设计和施工落地应用,为BIM正向设计在地铁建设项目中的应用推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地铁设计新规范之车辆基地设计体会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为了地铁车辆段工艺设计者更快地熟悉掌握应用地铁设计新规范,并创新车辆段工艺设计思路,通过对2013年版地铁设计新规范的学习,并结合笔者地铁车辆段工艺设计经历,对新旧地铁设计规范车辆基地篇章的主要区别及变化原因进行剖析与解读。归纳总结车辆段物业开发设计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和应该把握的设计原则;车辆参数变化对车辆段工程设计的影响;车辆修程修制调整对车辆段规模的影响;运用整备设施设计参数的优化调整;检修设备设施及其他设施配置的明确调整等。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深圳地铁龙岗线横岗车辆段配备的车辆检修主要工艺装备,以及部分设备的主要功能特点和组成。同时提出了各设备安装阶段的主要关注内容,可为我国各城市建设新地铁车辆段的车辆检修工艺设备配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通过车辆段工艺设备使用率、性价比等方面的总结,提出地铁车辆段工艺设备的配置策略。  相似文献   

10.
以深圳地铁11号线松岗车辆段为例,结合深圳地铁11号线快线车辆的特点,从车辆检修周期、车辆段总平面布置、检修库工艺设计、试车线布置等方面进行了工艺设计研究,可为今后地铁快线车辆段工艺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基于BIM的地铁车辆基地PLM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地铁车辆基地从设计、施工到运营的PLM(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过程,对提高设计、施工质量,保证运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地铁检修基地项目中BIM应用的关键环节及流程进行研究,探索出一套符合地铁检修基地的BIM协同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的方法,确定目前技术条件下基于BIM技术的设计及成果转化的方法和步骤,为BIM技术在地铁领域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地铁车辆基地设计具有工程体量庞大、专业众多、接口复杂的特点,采用传统设计手段容易出现设计缺陷及碰撞问题.为提高设计质量,以抓马山车辆基地工程为依托,对BIM技术在地铁车辆基地工程中的应用进行探索.运用Autodesk公司软件及自主开发的多种BIM设计工具等软件,完成了所涉及的15个专业内容BIM设计工作.通过建立族库、各专业BIM设计、模型整合的流程,完成整个车辆基地BIM模型构建,同时实现设计方案比选、工程量统计、碰撞检测、BIM+VR展示等应用,为提高设计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3.
基于BIM技术的铁路客车车辆段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随着BIM技术在铁路行业的逐步普及,铁路工程的信息化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车辆段建设过程中,传统的二维图纸设计无法实现工程项目设计、施工、运用的信息共享,也不能满足设计阶段多专业的协调需求。如何利用BIM技术实现设计信息的无损传递,提高车辆段设计水平和信息化水平是业内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依托西安站改客车段项目,对车辆段BIM设计软件解决方案和实施流程进行探索,验证车辆段BIM设计流程,完成车辆段BIM模型的建立并对其进行碰撞检查、排烟分析、日照模拟、工筹策划等应用拓展,结合BIM实践经验,优化提高铁路车辆段的设计手段。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地铁项目针对建设周期内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的设备管理平台的开发路线。分析了该平台的开发需求,介绍了该平台的业务流程架构;阐述了BIM可视化及设备模型与数据分离处理的工作原理和流程,介绍了设备ID及二维码以及云架构和云计算的应用;描述了该平台的主要功能模块设计。该平台的开发融合了BIM和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设备管理平台对地铁设备的采购、到货、验货、安装、调试、验收进行全过程可视化的跟踪管理和资料记录,在交付运营时形成设备完整的BIM模型和关联设备履历数据,可用于地铁运营的设备资产管理。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地铁车辆定修工艺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适用于定修向定检转化后的主要工艺流程和检修内容,提出定修工艺设计中房屋面积优化和设备配备的方法。工程实例表明,采用本方法可在满足车辆段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减小定修房屋面积与设备配备数量,降低工程投资。为地铁车辆段的定修工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比不同BIM软件在管线三维建模方面的优缺点以及不同软件之间的数据交互模式,以某动车运用所检查库压缩空气管线平面及立体图为基础,分别在CATIA和REVIT等BIM平台上建立了压缩空气管线、阀门三维信息模型,并梳理了采用SOLIDWORKS和REVIT等软件建立的机辆设备三维模型,通过 IFC 格式的转换和 IGS格式的轻量化后,导入CATIA平台的步骤和流程;为了高效管理三维信息模型,提高动车段所机辆设备建模效率,阐述了在CATIA平台中,三维模型信息属性的添加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CATIA平台的机辆设备BIM三维信息参数化模型库,极大地方便了机辆设备模型的批量管理、批量建模和批量修改。  相似文献   

17.
装配式综合管廊在地铁车辆基地中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为了将装配式综合管廊与地铁车辆基地有效结合,提出一种适合于地铁车辆基地的装配式综合管廊解决方案。系统研究车辆基地发展装配式管廊的可行性,从目前车辆基地综合管廊建设和运营现状出发,提出了单仓和双仓两种管廊断面模式。通过应用BIM技术对管线进行碰撞检查和节点深化设计,并在管廊设计中考虑相关附属配套设施。工程实践证明,装配式综合管廊比现浇管廊土建成本减少4%,工期缩短45%,从安全、环保、质量、工期、场地、运维等多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应大力推广。下阶段应从标准化设计、施工方面对装配式管廊进行系统研究并争取尽快应用到实际项目中。  相似文献   

18.
铁路机务段设计具有涉及专业多、专业接口复杂的特点,传统二维设计容易出现管线碰撞及设计缺陷。为提高设计质量,以迁建西安机务段项目为依托,对BIM技术在大型铁路工程中的应用进行探索。本项目运用Inventor、Revit、Navisworks等设计软件作为BIM设计工具,将所涉及的14个专业工程内容全部进行BIM设计。通过建立族库、各专业BIM设计、模型整合的流程,构建一个覆盖全专业的数字化仿真模型,并总结出一套机务段BIM设计流程。实现了模型可视化展示、二维出图、属性信息添加、工程量统计、碰撞检测等应用。机务段工程设计复杂,专业接口众多,运用BIM技术可直观展示设计意图,并能轻易发现各专业设计中的错、漏、碰、缺问题,为提高设计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