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汽车》2024,(3):84-85
<正>2024年1月21日,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在京正式成立。22日,由平台主办的首届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顺利召开。当前,动力电池以液态锂离子电池为主我国的动力电池产业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全球排名前十的动力电池企业有六家来自中国。美国、欧盟、日韩等国家和地区想要争夺对动力电池产业的话语权,意图从全固态电池切口进入,实现换道超车。  相似文献   

2.
欧盟正在加速推进构建电池电芯价值链战略,力争2050年实现碳中和。在力争2050年实现气候中立的形势下,欧盟交通部门正在加快扩大以BEV为重心的电动汽车(EV)普及。其中,由于培育作为EV主要组件的电池产业将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3.
<正>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影响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世界主要国家均将发展新能源电池作为实现“双碳”目标和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战略举措。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动力电池的有力支撑,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国和使用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提出推动动力电池全价值链发展。围绕“双碳”目标,应持续加强动力电池研发创新和应用推广,提升产业低碳竞争力,通过做强全产业链,助力低碳交通发展和能源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4.
雷舒雅  贺太平 《时代汽车》2023,(10):103-106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自2018年起动力电池退役期逐步到来。面对大规模的动力电池的更新换代和回收再利用的现实情况,我国电池回收处理产业存在法律缺失、政策落实有难度、相关主体难以协调等相关问题。笔者梳理现行国家层面的法律和政策,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加快制定电池回收处理产业专门立法、充分发挥政策引领性作用、确保制定和执行政策延续性的建议,以期在规范动力电池回收、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同时,践行环保绿色理念和实现“双碳”目标。  相似文献   

5.
锂离子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文中就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相关技术路线涉及的产业链进行分析,研究该产业链的完备性、先进性和稳定性,为我国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11月18—19日,由工信部指导,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邢台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0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高层峰会"在河北邢台举办。本届峰会以"聚产学研金合力、推电池产业发展"为主题,盛邀政府官员、知名专家、动力电池及材料生产企业、电池设备及电源管理系统生产企业、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国内外投资机构、券商、基金等各界人士,共同探讨在资本与产业加速融合的趋势下中国电池产业发展特性,评点电池产业投资机会和投资价值,挖掘潜力项目,探索资本蓝海,总结推动动力电池产业升级的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7.
正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浙江省湖州市正式签订投资协议,蜂巢能源将投资70亿元在湖州南太湖新区建立年产20 GWh的动力电池新基地。近年来,随着发展新能源产业成为全球共识,各国新能源产业的研发和生产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作为国内动力电池产业新势力代表的蜂巢能源在新能源产业发展进程中大胆创新,持续推出高速叠片工艺、无钴电池、冷蜂系统、车规级AI智能制造工厂等引领行业变革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标准,快速崭露头角。  相似文献   

8.
曹晓舟 《上海汽车》2023,(11):1-2+32
<正>2023年6月14日,欧洲议会以587票赞成、9票反对、20票弃权的结果通过《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规》(简称《新电池法》)。该《新电池法》旨在完善欧盟电池管理的相关规定,是欧盟为确保电池在使用周期之后被收集、再利用和回收而出台的新法律。新的电池法规将确保未来的电池具有低碳足迹,即:使用最少的有害物质,减少非欧盟国家的原材料,并在欧洲实现高度收集、再利用和回收。这将支持欧盟向循环经济的转变,提高原材料和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并强化欧盟的战略自主权。  相似文献   

9.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汽车电动化转型主要引擎。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形成相对完善的动力电池标准体系,在规范产品生产、引导技术提升、支撑政府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创新活力不断迸发,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给动力电池标准化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系统介绍了动力电池产业技术发展趋势,分析了产业技术发展对于标准化工作的影响,并对未来标准化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正>氢能是最理想的、完美的能源,氢能作为一种高效、清洁、可持续的"无碳"能源已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被誉为21世纪的新能源。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氢能产业化发展迅速,技术储备充足,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已经将氢能源发展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我国2015年就已经是全球第一大产氢国,目前氢燃料电池已经成为我国动力电池的主要技术路线,其他相关的氢能产业配套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发展中,政府出台的多项扶持政策和制定的能源战略规划都预示着我国氢能产业已经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具有爆发性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1.
随着动力电池的快速增长,我国正面临着电池寿命结束后废旧电池管理的难题。我国动力电池回收产业虽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仍面临标准化建设、技术创新和政策完善等方面的挑战。为此,剖析了我国动力电池回收与再利用的现状,分析了动力电池回收相关政策法规、再利用可行性、主要问题及难点等,提出了我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12.
针对新能源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在车载复杂工况下,由于老化过程造成整车性能下降以及产生安全隐患的问题开展研究。分析锂离子电池老化机理,研究老化路径对衰减过程的影响;对当前常用的电池模型方法进行了总结,并着重介绍了动力电池电化学- 热- 机耦合仿真模型;分析了实际应用下锂离子电池伴随老化过程可能出现的风险,归纳了主要容量衰退分析方法。研究表明,基于动力电池云端控制的故障预警方案将是动力电池整车应用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动力电池行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开始凸显。本文重点研究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和问题,并提出后补贴时代下促进我国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在国家政策支持和行业共同努力下,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加快进步,产销规模快速扩大,2018年产销分别完成127万辆和125.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9.9%和61.7%,已连续4年位居全球首位。2016年底,财政部等调整完善了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增  相似文献   

14.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全球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绿色出行方式发展迅速,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核心动力电池产量不断增加,伴随而来的退役动力电池逐年增多。对退役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能够减少电池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本文结合近十年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对2030年前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动力电池产量及退役量进行预测,并对退役电池的梯次利用及再生利用可减少的温室气体进行计算。经预测到2030年中国基于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可达到705.9万吨CO2当量,全球温室气体减排量为1187.6万吨CO2当量,因此对退役电池的梯次利用及再生利用可以有效的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相似文献   

15.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迈向汽车强国的重要发展战略,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储能系统,其生产、制造、管理、应用等全生命周期设计与管控难。 随着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数据库的构建与先进大数据算法的应用拓展,大数据技术在动力电池全产业链下获得了更多应用。 系统地总结了数据驱动算法与技术在动力电池全产业链下应用情况,分析在电池材料设计优化、生产及出厂后选型配组、装机后应用管理、梯次利用等场景下大数据算法应用效果及落地可能性,为大数据分析技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深入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最近,落基山研究所发布最新研究报告《中国零碳图景下的再生资源利用产业机遇》,该报告识别出循环经济产业助力零碳转型的三大关键领域,并指出,三大领域可在解锁新兴市场方面创造巨大的机遇。中国提出的碳中和目标为加速零碳能源转型提供了强劲的政策动力,而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本报告重点分析中国零碳图景下,再生资源利用对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贡献以及碳中和目标给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带来的机遇。  相似文献   

17.
《汽车维修》2009,(6):48-48
未来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汽车的趋势将成为必然,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将催生庞大的产业经济效应,对电池原材料供应商和厂商来说都是巨大的商业蛋糕。目前来看,锂离子电池更适合作为动力电池使用。  相似文献   

18.
再制造是资源利用的高级形式,再制造行业在我国尚处于发展初期,面临旧件来源不畅、市场认可度低等发展瓶颈,但是随着社会各界对循环经济关注度的提高,再制造产业也遇到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未来必将成为我国汽车循环经济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郑雪芹 《汽车纵横》2024,(1):114-115
<正>2023年11月,受年底市场影响,动力电池装车量增速较快,环比较10月份提升6.9个百分点。其中,三元和磷酸铁锰锂混配体系电池首次实现装车。此外,电池出口量持续增长,储能电池出口占比进一步提升。2023年12月11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了2023年11月份我国动力和储能电池产量、销量、出口量和装车量数据。11月动力和储能电池产量87.7GWh产量数据显示,2023年11月,我国动力和储能电池合计产量为87.7GWh,环比增长13.4%,同比增长40.7%。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外资动力电池企业加大力度布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国内动力电池领域的市场竞争将日益激烈。本文深入研究了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在关键原材料、单体、系统、生产制造等方面的国际竞争力,并分析了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同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最终提出促进我国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