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一种供д100系列柴油机用的新型燃油泵,其特点是按标定工况和空转工况分别进行调节,并且互不影响。这种新型燃油泵已在试验台上进行了相当于13.4万走行公里的试验。  相似文献   

2.
对带轮箍内燃机车的不退轮箍加装扣环的可行性、实施过程、实施结果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全面分析总结 ,说明了对带轮箍内燃机车的不退轮箍加装扣环符合铁道部颁布的技术标准 ,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陈虎  许加宁 《铁道车辆》2000,38(12):18-20
对多年来车轮轮箍质量问题进行了归纳和分析。认为车轮轮箍质量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车轮轮箍内部存在严重堆积的脆性氧化物夹杂,而车轮轮箍踏面浅层缺陷与车轮轮箍产品质量及机车车辆使用条件有关,减少车轮轮箍质量问题的关键不仅要优化车轮轮箍设计,而且更要提高钢质纯净度。  相似文献   

4.
郑州机务段为保障轮箍装配质量,通过对影响轮箍装配质量的风险进行研判,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并严格落实。通过实践,证明了这些措施的有效性,保证了轮箍装配质量,杜绝因轮箍装配原因导致的轮箍弛缓故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对多年来车轮轮箍质量问题进行了归纳,并进行综合分析,认为车轮轮箍质量问题产生的主导因素是车轮轮箍内部存在严重堆积的脆性氧化物夹杂,但车轮轮箍踏面浅层缺陷与机车车辆使用条件有关.减少车轮轮箍质量问题的关键不是优化车轮轮箍设计,而是提高钢质纯净度.  相似文献   

6.
对多年来车轮轮箍质量问题进行了归纳,并进行综合分析,认为车辆轮箍质量问题产生的主导因素是车轮轮箍内部存在严重堆积的脆性氧化物夹杂,但车轮轮箍踏面浅层缺陷与机车车辆使用条件有关。减少车轮轮箍质量问题的关键不是优化车辆轮箍设计。而是提高钢质纯净度。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对带轮箍内燃机车的不退轮箍加装扣环,以及新套装轮箍加装扣环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8.
同一轮对上使用硬度不同的轮箍,对机车的耐用性和可靠性会带来不利。本文介绍了一种К-61非破坏性磁性检测仪,可用来测量轮箍和轮缘的硬度,避免用布氏硬度试验法检测所造成的不足,可以对轮箍进行逐一检测,避免将不同硬度的轮箍装到同一轮对上。  相似文献   

9.
针对轮箍在运用过程中的疲劳失效问题,结合弹性车轮结构特点和承载原理,对轮箍的承载特性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以提高轮箍的承载强度和弹性车轮运用安全性。为了精确分析弹性车轮轮箍在弹性支撑下的应力特性,基于有限元理论,建立了考虑橡胶块弹性离散支撑的轮箍承载特性参数化计算模型,对不同车轮刚度、轮箍厚度和车轮直径等结构参数下的轮箍应力状态分布、动态变形量、应力幅值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车轮运行过程中,轮箍内表面和外表面应力分布均呈“W”形变化趋势,其中内表面以拉应力为主,外表面以压应力为主;随着轮箍厚度、车轮刚度的增大,轮箍承载性能和安全性得到改善;但随着车轮直径的增大,轮箍的承载强度呈降低趋势,因此对于直径较大的弹性车轮应当适当增大车轮刚度及轮箍厚度,以确保轮箍的安全性能。文章的研究方法和结果为弹性车轮结构及性能优化提供了可靠的设计依据,为提高弹性车轮的运用安全可靠性提供了极强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一起因点焊机车轮箍扣环而致使轮箍在运用中崩箍的事例失效分析 ,表明现场在对轮箍装配时进行了非正常的维修操作 ,导致误点焊到扣环槽处 ,致使该处产生局部应力集中 ,并使轮箍在轮轨接触应力和紧箍应力作用下快速崩裂。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一起因点焊机车轮箍扣环而致使轮箍在运用中崩箍的事例失效分析,表明现场在对轮箍装配时进行了非正常的维修操作,导致误点焊到扣环槽处,致使该处产生局部应力集中,并使轮箍在轮轨接触应力和紧箍应力作用下快速崩裂。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整体车轮和轮箍的缺陷类型、分布状况,介绍了新制整体车轮和轮箍的探伤方法,并对漏检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轮箍加热温度分布与病害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了轮箍套装加热时热时温度分布不均是导致轮箍面发生剥离病害的重要因素,从现场统计数据和分析对其成因进行了研究,在列车为断提速、轮对运用工况相对变差的情况下,执行正确的套箍工艺或改用新型轮箍加热设备是提高轮箍质量、消除隐患、降低生产成本、确保行车安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机车轮对轮箍上加装扣环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有效地防止内燃机车轮对轮箍弛缓的发生.通过对轮对轮箍上加装扣环的过盈配合进行有限元计算,确定加装扣环不会对轮对的装配应力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针对机车轮箍踏面出现的鳞状缺陷,通过对故障轮箍取样检验。发现缺陷处存在热影响组织,说明缺陷形成经历了超过轮箍钢相变点的高温过程。高温拉伸试验表明轮箍材料强度在超过400℃后迅速下降,因此轮箍踏面表层在高温下受轮轨接触应力作用而发生塑性变形甚至开裂。这解释了缺陷的外貌特征、变形组织和内部裂纹。对照AAR标准,确认该缺陷为制动时车轮滑动造成的"踏面堆积"。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全俄铁道科学研究院近年来为提高车轮轮箍的硬度和耐磨性所开展的研究工作。通过一系列试验和研究,他们开发出了轮箍整体表面淬火的新工艺。经装车试验表明,采用新工艺处理的轮箍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有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控制轮箍加热炉自身的耗电量,提高加热效率,达到降耗节支的目的,我段从提高功率因数入手,应用较先进的中频加热技术,先后两次投资,对轮加热炉更新,通过对3种不同类型轮箍加热炉在我段的实际使用情况及数据、性能对比,阐述了中频轮箍加热炉的投入使用所产生的节能效果,由此得出结论:中频轮箍加热炉以其突出的节能效果,为我们指出了节能新路,具有很高的推广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利用弹性波激发接收的电磁声学方式测定内燃机车轮箍中残余应力的方法。考虑到轮箍的构造原理和结构因素,文中详细描述了如何利用计算和实验的方法得出沿轮箍裂纹处的残余应力分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铁路机车轮箍测厚尺使用现状、结构特征及技术指标要求的基础上,研制出铁路机车轮箍测厚尺检具,编制了《铁路机车轮箍测厚尺》校准规范和《铁路机车轮箍测厚尺检具》校准规范,从而构成测厚尺向通用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体系,从技术上和管理上解决了测厚尺的量值溯源问题。  相似文献   

20.
简述铁路轮箍相关标准发展历程,介绍国内外轮箍相关标准情况。重点阐述最新版机车轮箍标准TB/T 1400.2—2018《机车用有箍车轮第2部分:轮箍》修订后的主要技术指标及变化,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