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王建国 《北方交通》2008,(4):154-157
通过分析桥头跳车的原因主要由不均匀沉降而产生,从而从地基、路堤、路面等方面提出了桥头跳车的防治技术、同时提出了桥头搭板改进的设计方法,旨在为防治各级公路桥头跳车病害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桥头跳车现象作为质量通病普遍存在着,从理论上分析其形成原因,在设计方面和施工过程中提出解决桥头跳车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桥头跳车的危害、桥头跳车的原因及对策,提出预防桥头跳车的办法及解决桥头跳车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桥头跳车的危害、桥头跳车的原因及对策,提出预防桥头跳车的办法及解决桥头跳车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针对桥头跳车现象,分析桥头跳车原因,提出采用合理的设计和严格控制施工,设桥头搭板,台背回填采用刚柔过渡段、应用土工格栅等处治桥头跳车。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交通部对解决桥头跳车问题极为重视,设计部门也探讨了不同的设计方法,通过工程实践来看高填方路基的桥头跳车现象屡禁不止,加大了维修成本、降低了社会效益,原因既有设计方面的不科学也有施工方面的不严谨问题,故提出弹性低级理论并对高填方路基进行改良设计。  相似文献   

7.
影响桥头跳车的因素主要是桥头路堤基础的沉陷和桥头路基密实度不够及其设计和施工上的不足,治理桥头跳车的措施主要针对上述原因。  相似文献   

8.
桥头搭板的新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改进桥台搭板的设计,进一步减轻桥头跳车现象,也更加方便路面施工 。  相似文献   

9.
姜新 《北方交通》2005,(2):54-55
从路基沉降、施工方法和结构体系上对桥头跳车病害进行原因分析,探讨并提出减少桥头跳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桥头跳车现象作为质量通病普遍存在着,从理论上分析其形成原因。在设计方面和施工过程中提出解决桥头跳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以某高速公路为例,基于其软基监测数据,对桥头跳车进行诊断分析。重点分析了桥头段软基历年沉降在桥台纵断面方向上的变化规律,深入探讨了软基沉降的主要影响因素,系统总结了引起桥头跳车的主要原因。借助浅岗法预测了各桥台软基最终沉降量,并与基于现阶段地质资料的沉降计算值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二者结果的一致性。最后,对如何处理桥头跳车问题给出了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赵若 《交通标准化》2014,(12):19-21
为了减少路桥之间可能发生的差异沉降,防止桥头跳车,桥头引道路堤的填料应该具有轻质、高强等特性.通过试验,系统研究了石灰稳定皂化渣土混合料的强度、刚度、水稳定性等路用技术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适当配合比的石灰稳定皂化渣土混合料密度比石灰土小25%,并且强度高、水稳定性好,满足规范的相关要求,是一种良好的桥头路堤填筑材料.  相似文献   

13.
将数字地形模型引入路基设计CAD中,可有效地解决路基排水设施的设置等关键问题;本文详细介绍基于横断面系统数字地形模型和交互式图形睡堤排水沟设置的方法。本文所介绍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基路CAD中天沟等排水设施的设置。  相似文献   

14.
鉴于公路桥涵连接处施工质量缺陷是造成桥头跳车的主要原因.分析了公路桥涵连接处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并就如何提升公路桥涵连接处的施工质量提出了几项对策。  相似文献   

15.
根据路表渗透系数设计、排水层渗流参数计算、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等结果,提出完整的排水性沥青路面内部排水系统设计方法,并给出算例.可用以指导实际工程的排水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16.
桥头软基处理是高速公路建设施工中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对某桥头采用的桩-网复合地基处理后的沉降观测及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其路基的沉降速率收敛性较好,但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工后沉降,将原设计采用堆载预压法修改为预抛高方案进行处理.针对该工程的实际情况,分析推导出一种曲线拟合法中的三点法计算公式,该公式可很好地预测出工后沉降量从而求出预抛高值.该法简洁,计算简单,其结果能很好地满足施工要求,在工程上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公路桥头跳车是公路八大通病之一。结合实例,对桥头跳车处理方法进行研究,就“小桥暗布”这一全新设计理念的应用及其在大中桥上的推广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解决桥头跳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According to the water balance principle, the expression of the phreatic table is established by considering evaporation and considering evaporation & drainage respectively. The law of phreatic table variation under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considering evaporation & drainage is obtained. Based on Newton-Raphson itera-tive method,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programs are done to solve the first order implicit differential equation of the sewer drainage calculation considering phreatic evaporation.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 after considering phreatic evaporation, in the need of reducing the same height of phreatic, the sewer spacing is appropriately larger than the case which didn’t consider the affection of phreatic evaporation; the phreatic drop speed in both effects of evaporation and drainage is faster than the case of just considering the drainage effect. Phreatic evaporation has a great influence to the subgrade sewer distance, phreatic evaporation needs to be considered in the subgrade drainage design.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土工格室处治路基不均匀沉降机理的基础上,介绍了应用土工格室柔性结构处治太古公路 半填半挖路段不均匀沉降病害的工程实践.现场检测和长期观测结果表明:采用土工格室加固后的路基回弹模量提高一倍以上,填挖交界处路基沉降无突变,呈平缓过渡形式,最大工后沉降仅18mm,说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控制路基不均匀沉降,处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城市道路结合处暴露出来的易损害、寿命短等问题,对城市道路结合处不均匀沉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地基、路基、路面三个方面出发,提出了防治城市道路结合处损害的措施,即在保证结合处结构承载力的前提下,采用台阶开挖并铺设土格栅的方法,建立了路面结合处有限元法计算模型,并利用数值软件进行了分析,可为城市道路结合处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