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市核心区是城市主要公共设施的集中区域,也是市民进行社会活动的中心。对核心区立体过街设施布局规划方案落实到控制性阶段有助于规划管理部门审批工作的开展,能够避免传统过街设施布点规划深度不足的弊端。提出立体过街设施布局控制性规划的思路和方法,并对控制性原则和相关控制要素进行全面分析。以广州天河核心区为例,通过剖析人行过街设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过街设施宏观布局优化方案,给出人行过街设施的流量预测模型和预测结果。据此,通过控制立体过街设施方式、用地范围、规模、型式、配套设施等实现相关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2.
在将类似问题总结为考虑风险阈值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布局模型(Logistics Infrastructure Network Model under the Risk Threshold:LINM-RT)的基础上,把物流网络上的设施分为两种:“不可靠物流设施”和“可靠物流设施”.模型考虑了设施的最优数量和布局方案,研究拟通过各个设施对消费者需求的配送情况和设施类型的不同给出不同设施的布局方案,分析中断风险概率和消费者的需求对布局产生的影响和表现.分析了在已知条件充足的情况下,如何将LINM-RT模型简化为经典的无设施容量限制设施布局问题模型,并用拉格朗日松弛算法快速地去求解LINM-RT模型.研究结果证明了风险阈值的存在,用算例进一步说明在不同风险概率下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布局选择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3.
从分析中环以内越江设施的规模、布局以及现状运行着手,采用交通需求管理、交通系统管理两种方法,提出完善越江设施布局、优化接线路网、合理化交通组织,以及科学化交通诱导四项对策与建议来完善越江设施功能.  相似文献   

4.
综合运用基于模糊等价矩阵的聚类模型,并考虑了增长率因素,能准确、合理的实现东北地区内陆集装箱中转站的布局分析,避免了仅以现状数据而没有考虑时间维影响的缺点,提出了东北地区应建立集装箱中转站的主要城市.为解决东北地区内陆集装箱运输网络中集装箱中转站的布局不合理问题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大连北站综合交通枢纽的客流构成,分别使用指数平滑法和弹性系数法预测规划高铁和长途客运的日均客流量,并通过高峰小时系数法确定了高峰小时客流量.同时根据客流分担比得出换乘其他交通方式的客流量.在客流量和车辆需求的基础上依据"以需定供"的原则提出场站类设施容量的计算方法,确定合理的规模.将总换乘成本最小作为布局设计原则之一,提出了大连北站综合交通枢纽布局方案.  相似文献   

6.
城市物流设施用地规模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海川  王岳丽 《城市交通》2009,7(5):8-11,39
为了解决我国城市规划中缺少物流用地的分类及控制指标,造成物流设施面积过大、土地和资金资源浪费等问题,对物流设施用地规模控制进行研究。首先明确了物流设施分类,指出需要对社会公共物流设施进行用地控制,包括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探讨了根据规范经验值和城市货物运输量两种方法计算物流设施用地规模的具体步骤。以武汉市为例,利用这两种方法预测2020年公共物流设施总占地面积为20.4km^2。最后,对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物流设施布局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应急资源布局问题是高速公路应急管理的关键。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提出一种优化高速公路网中应急设施点布局方法。首先,通过分析高速公路网中应急需求的布局特点,依据事故发生概率、事故影响范围和路段平均车流量确定在某个交通事故情形下需求点的应急需求。然后,基于需求分析建立应急设施点选址模型。通过救援时间限制确定设施点的覆盖条件,选择救援时间短、物资供给能力强的待选点建立设施点。最后,采用基于拉格朗日松弛的启发式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计算实例验证,该布局方法针对高速公路网的应急需求,保障了应急事件救援时间,为高速应急设施点布局提供了新思路,可适用性强。  相似文献   

8.
大型公共设施产生的自行车交通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大型公共设施的规划常忽视自行车停车场设计。按照上海市《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置标准》(DBJ08—7—96)中的配建指标计算,一般大型公共设施应配建的自行车停车位都在1000辆以上。实际上上海已经建成的各类大型公共设施很少设有专用的自行车停车场,仅在附近道路的人行道或者设施前面的空地上划出少量地区作为社会自行车的停车场。这些自行车停车场布局不合理.没有统一规划,出入口随意,容易干扰正常车流。  相似文献   

9.
针对大规模物流设施选址问题,本文构建了非完美信息下设施可靠性选址的连续逼近模型.该模型不仅考虑了设施存在损坏的可能性,而且考虑了由于信息缺失顾客无法获得设施状态且存在返回出发地的行为.由于该模型的结果无法直接确定设施选址点,因此采用Disk算法对该模型的结果进行离散化,获得物流设施选址方案.以京津冀区域物流设施选址为例,验证了该模型有效性并对设施布局特性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灵敏度分析探讨了不同参数对京津冀区域物流设施选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公路网布局的多目标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现有公路网布局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过于偏重机动性的缺点,在公路网布局优化模型中引入了可达性的概念,建立了多目标双层优化模型.上层考虑建设资金的约束,以公路网可达性最大和交通负荷度最小为目标函数;下层与传统的4阶段交通规划模型相结合,采用用户均衡配流模型.为了反映上层模型的两个目标函数之间的trade-off关系,设计了基于Pareto最优的求解算法,并采用进化算法实现.文中提出的方法在北部湾区域公路网布局规划中得以运用.  相似文献   

11.
在内陆地区借助专用装具模拟海上浮动目标进行射击训练,从而有效地提高现役部队官兵和预备役指战员的实战技能。浮动靶标的研发成功地实现了这一预想。  相似文献   

12.
结合山区地形,按照"以人为本"和"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新理念,对典型路段的路线方案进行优化设计、比选分析,最终选择最佳路线方案。  相似文献   

13.
具体介绍了掺加硫酸钠的几种半刚性基层材料的选择和试件成型的方法,以及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的方法和步骤,得出了在最佳含水量下的几种含硫酸盐的半刚性基层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回归方程。从试验结果可以得出掺加硫酸钠能显著增强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且含盐量不宜过大;在硫酸盐渍土中,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石灰含量、粉煤灰含量、初始干密度、冻融循环次数、含盐量等会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大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王繁高速公路太安岭隧道涌水量预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太安岭隧道为例,利用地下水动力学方法对隧道开挖的涌水量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隧道全线属于弱富水段,根据预测结果提出了隧道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室内试验对水泥稳定冷再生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劈裂强度、抗冻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同时研究了水泥剂量、旧料掺加比例、温度对水泥稳定再生混合料的影响.研究表明,水泥剂量为5%时,冷再生材料的强度和其他路用性能指标均满足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针对视频图像车辆智能跟踪问题,提出了利用帧间差异积累动态矩阵进行自适应背景建模算法,采用背景差提取运动目标区域,设计了一种基于知识的多Agent智能系统进行目标分割、轮廓提取和空域滤波,增强了抗背景干扰能力,使获得的目标区域具有更好的空域连通特性;通过自适应核窗宽改进了MeanShift算法的收敛速度,利用SSD算法实现了快速初始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自治能力强,跟踪目标快速准确,实时有效。  相似文献   

17.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的防治和相应设备使用工艺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沥青混凝土路面是当前道路的主要形式,基于工程实践,对其常见病害的产生机理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处理这些病害的工艺及适用设备。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汽车综合性能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5个方面的因素,提出了公司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公正性、科学性而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粉煤灰改善混合料结构的理念,通过替代细集料的方式对3种不同级配设计的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混合料试验,研究分析表明:级配1混合料形成了较大程度的嵌挤密实结构,最大干密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最大,而采用了骨架密实结构的级配2混合料形成了不密实的多孔结构,最大干密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最低,悬浮密实型的级配3混合料最大干密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略低于级配1。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产生裂缝的原因及破坏类型,对实体工程裂缝进行调查分析,介绍了在旧路加铺改造中采用的针对轻、中、重裂缝的处治方法与施工工艺,通过实体工程应用对其使用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