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LD端面泵浦Nd:YAG激光器的热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激光二极管端面泵浦Nd:YAG激光器的热效应进行了分析。由热传导方程得出YAG晶体内的温度分布,模拟出激光晶体的折射率分布,并得到了激光束腰和YAG的热焦距随泵浦功率的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2.
针对谐振腔内含有圆盘形应力双折射元件的平平腔Nd:YAG微片激光力传感器,依据较成熟的光弹性理论,研究了对径加力情况下整个腔内应力双折射圆盘横截面上各点对应的激光频差分布特性,并给出了相应的激光频差计算公式.激光频差的实验测量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为大幅提高其传感灵敏度提供可能,也为计算激光照射位置偏离圆盘圆心(或其他目标)时的传感灵敏度及误差提供依据,为发展基于腔内应力双折射效应及不同激光照射位置的新型小加力、大频差可调谐双频激光器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人造宝石刚玉晶体材料的激光微孔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探讨了人造宝石刚玉晶体材料微孔激光加工工艺参数中激光脉冲的能量、脉冲宽度、离焦量、脉冲激光的重复频率对微孔直径和孔深的影响,确定了微孔激光加工工艺参数的有效匹配组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不同参数Nd:YAG激光照射牙本质过敏样本,观察牙本质小管封闭程度,测量钙磷比值变化,得出Nd:YAG激光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最佳参数。方法用酸蚀法建立牙本质敏感模型,用不同参数的Nd:YAG激光照射样本,扫描电镜观察照射前后样本表面牙本质小管封闭程度及微观结构改变,X线能谱分析表面钙磷比值变化。结果 B~D组(30mj,5Hz;30mj,10Hz;50mj,5Hz)3组牙本质小管部分或完全封闭且无裂纹出现,E~F(50mj,10Hz;80mj,5Hz)组牙本质虽完全熔融,但有裂纹出现,G(80mj,10Hz)组牙本质发生碳化;X线能谱分析实验组比对照组钙磷比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牙本质过敏症的治疗,Nd:YAG激光较为理想的参数为(30mj,10Hz)和(50mj,5Hz)。  相似文献   

5.
采用光纤环形腔半导体激光器,在直接调制下,获得重复频率为1.368GHz,峰值功率3.0mW,半值全宽度低于100ps的超短脉冲。并从理论和实验上研究了阈值电流与波长之间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6.
Maiman 1961年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其后,各种不同类型、不同波长的激光器相继制成,开始了激光在医疗工作方面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耳鼻喉科范围的工作,大体可概括为四个方面:①研究激光对内耳功  相似文献   

7.
针对全固态皮秒THz波参量振荡器,设计了一种蝴蝶型腔结构.并采取优化设计MgO:LiNbO3(MgO:LN)晶体掺杂浓度、耦合输出方式和最佳晶体长度及提高THz波的转化效率等措施,实现全固态皮秒THz波参量振荡器的高性能运转.计算结果为全固态皮秒THz波参量振荡器基于MgO:LN晶体差频产生可调谐THz波辐射的实验研究提供进一步深入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毛细管放电类氖氩等离子体产生的46.9 nm激光是亮度很高的相干光源,有着重要应用前景。影响激光输出的放电参量和制约因素较多,其中毛细管内径属于后者。实验研究了内径分别为3 mm和4 mm的氧化铝陶瓷毛细管输出激光的情况,结果表明在满足3 mm内径的毛细管能输出较强的激光信号的最优放电条件下,4 mm内径的毛细管没有输出激光信号。分析实验现象并与理论结论对照,发现4 mm内径的毛细管中氩等离子体被箍缩到出光状态,主脉冲电流应提高4/3倍,达到约53 kA。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短脉冲高功率微波(HPM)的大气击穿规律,通过求解大气电子动量方程,得到用于拟合电离参数的等效电场.将等效电离参数代入电子密度连续性方程并求解,获得了窄带和超宽带HPM脉冲的大气击穿阈值与海拔高度以及逃逸时间(逃逸能量)与脉冲振幅之间的关系.此外,还分析了大气击穿时超宽带HPM脉冲的能量传输问题.结果表明,海拔高度、脉冲宽度、频谱分布和振幅对大气击穿都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不同参数的强直刺激在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LTP)形成中的作用,探讨诱导海马CA1区LTP的适宜强直刺激。方法 采用不同参数的强直刺激在海马脑片的 CA1 区诱导 LTP。在 Schaffer侧枝上给予强直刺激后,记录CA1区锥体细胞的细胞外场电位(fEPSPs),分析不同参数诱导的 fEPSPs。我们使用4种串长和间隔不同而频率均为100 Hz的强直刺激:参数1为60个脉冲的短串刺激,3串为1组,串间隔200 ms,共5组,组间隔逐渐延长;参数2为300个脉冲总数的长串刺激,串间隔为 2 s;参数 3 为 60 个脉冲总数的短串刺激,串间隔为 2 s;参数 4 为60个脉冲的单串刺激。结果 参数1诱导的LTP的幅度及发生率均较其他3个参数的高;参数1和参数3可诱导出持续时间超过3 h的长持续 LTP(long lasting LTP, LL- LTP)。结论 串间隔为 200 ms(串频率相当于θ波)的高频强直刺激是海马CA1区诱导LTP的较好参数;100 Hz的短串刺激可以诱导海马CA1区的LL- LT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