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10月5日,中国船级社(CCS)首次检验的两座海上休闲渔业平台"海东青平台"和"泛星渔业休闲平台"在大船集团山海关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举行了交付仪式。本次交付的两座海上休闲渔业平台为海上自升式移动平台,其集旅游垂钓、渔事体验、海上观光、餐饮、娱乐、科普教育等功能为一体,同时配合人工渔礁、水下水上监控设备,完成渔业资源修复及海洋生态监控。该项目的顺利  相似文献   

2.
正2020年7月31日,大船集团山船重工为中船集团(天津)海上风电公司建造的自升式海上风电安装平台"中船海工101"顺利交付。该平台入级中国船级社(CCS),由CCS秦皇岛分社执行现场检验,CCS实业公司(CCSI)承担监理检验服务。该平台的成功交付是CCS风电安装平台领域的又一成就,是对我国海上重大装备制造的又一贡献,也是对交通强国战略的具体落实。  相似文献   

3.
2021年12月30日,中国船级社(CCS)大连分社首次承担鉴证检验的大型海洋渔业养殖平台“湾区横洲号”在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简称“大船海工”)顺利交付。该养殖平台由大船海工承建,采用业界首创阻尼式桁架结构,可通过自升降控制躲避台风,长123.8米、宽66.8米,圈养箱体高11米,桁架包围水体91000立方米,约能养殖20万尾鱼。  相似文献   

4.
正2020年6月23日,中国船级社(CCS)喜获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流花11-1/4-1油田二次开发项目"的检验中标通知,成功中标国内首个超过300米的深水导管架平台建造项目及圆筒形FPSO入级检验项目。"流花11-1/4-1油田二次开发项目"是CCS海工领域的里程碑式项目,新建的LH11-1深水导管架平台设计水深  相似文献   

5.
《中国船检》2020,(5):84-84
2020年5月15日,中国船级社(CCS)检验的流花16-2油田群开发项目"海洋石油119"浮式生产储卸装置(FPSO)在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命名交付。"海洋石油119"FPSO为15万吨级,双船底、双舷侧、无推进装置,由永久性的单点系泊固定在中国南海流花16-2/20-2油田水域,作业水深420米,是目前国内自主设计建造的作业水深最大的一座FPSO。  相似文献   

6.
正2020年5月15日,中国船级社(CCS)检验的流花16-2油田群开发项目"海洋石油119"浮式生产储卸装置(FPSO)在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命名交付。"海洋石油119"FPSO为15万吨级,双船底、双舷侧、无推进装置,由永久性的单点系泊固定在中国南海流花16-2/20-2油田水域,作业水深420米,是目前国内自主设计建造的作业水深最大的一座FPSO。据介绍,"海洋石油119"不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10月11日,中国船级社(CCS)检验的30.8万载重吨油轮"新茂洋"轮在大连船舶重工举行命名及交付仪式。CCS副总裁、党组副书记李昌健应邀出席交船暨命名仪式。"新茂洋"轮为新一代节能环保型VLCC,由大连船舶重工为中远海运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建造,入CCS船级。  相似文献   

8.
正"TZ301-1"平台的交付意味着另一段新征程的开启。日前,由中国船级社(CCS)负责建造检验的太重(天津)滨海重型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重滨海")的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400英尺自升式钻井平台"TZ301-1"在天津临港基地举行发运仪式,之后将由半潜船拖运至墨西哥湾进行作业服务。该平台的交付不仅是太重海洋装备发展史上一  相似文献   

9.
日前,由青岛海西重机自主研制的国内首个自升式升降平台"德赛二号"成功交付,标志着国内第一座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升降平台诞生;海洋石油981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投入使用,打破了国外在深水钻探领域的垄断局面;我国海工规模不断扩大,海工订单量、订单金额持续攀升,目前已跃居全球首位。这些都显示了我国海工业发展势头迅猛,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10.
正2021年9月3日至9月11日,中国船级社(CCS)大连分社顺利完成全球首艘液化天然气(LNG)双燃料VLCC"远瑞洋"轮常规燃油模式下的试航检验工作。"远瑞洋"轮是大连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为中远海运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全球首艘LNG双燃料VLCC。该轮总长约332.6米,型宽60米,型深30.5米,设计吃水20.5米,服务航速15节,载重量约31.8万吨,入CCS单一船级。该轮以LNG为主燃料,辅以燃油,推进系统采用WINGD低压双燃料主机,并配置双燃料发电机和双燃料锅炉。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由中国船级社(CCS)独立进行检验的"海洋石油162"在烟台中集来福士举行了交船仪式。"海洋石油162"是中海油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的首个移动式试采平台,具备试采、油气分离、储存和外输等功能,是CCS首次为国内移动平台授予CCS生产测试平台(Production Testing Unit)和油气水处理系统(Process)附加标志,其成功交付不仅弥补中海油能源公司在这一技术领域的空白,也为海洋石油开发开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船舶工程》2011,(2):96
上海/汉堡,2011年3月11日——德国劳氏(GL)已与上海江南长兴重工有限责任公司("长兴重工")签署协议,为该船厂即将建造的六艘9,000 TEU集装箱船提供入级服务,并由旗下公司FutureShip为之提供相关咨询服务。这是目前中国自主研发设计的最大型集装箱船。"两份协议同时签署并不多见,我们期待与江南长兴密切合作,以顺利完成这两个项目。"GL海事服务执行副总裁暨亚太地区总裁Steen Brodsgaard Lund说。协议由Lund先生、GL海事解决方案业务执行副总裁Albrecht Grell与长兴重工胡可一总工程师和邹元晶副总经理共同签署。该型集装箱船由德国船东订造,船长299.90米,船宽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6月22日,中国船级社(CCS)检验的全球首艘智能VLCC"NEW JOURNEY(凯征)"轮在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命名交付。该轮是大连船舶重工集团为招商局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6艘VLCC姊妹船的第4艘,入CCS单一船级,由CCS执行船级和法定检验,是中国船级社首艘授予i-SHIP(N,M,Et,C,I)及OMBO附加标志的智  相似文献   

14.
正2021年3月16日,由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为工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建造,中国船级社(CCS)检验的32.5万吨VLOC矿砂船"ORE ZHOUSHAN"轮举行了隆重的命名交付仪式。CCS总裁莫鉴辉出席仪式并发表致辞。"ORE ZHOUSHAN"轮针对巴西淡水河谷各港口进行了装卸货优化和浅吃水设计,续航能力25500海里,  相似文献   

15.
《船舶工程》2005,27(4):48-48
2005年6月1日-3日,由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自行研制的新一代救生艇BH-6S原型艇经过试验,顺利通过了CCS船检机构的认可。该艇投放市场后,将使北船重工原有的BH.5~BH.6系列救生艇产品全面更新,并有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和潜力。  相似文献   

16.
《船艇》2006,(11B):34-34
整合重组后的大连船舶重工,拥有30万吨级船坞2座,5万吨级以下船坞3座,17万吨级以下船台5座,配置若干900吨、600吨、580吨、200吨、160吨龙门吊和塔吊,近2500米的舾装码头,引进了两条钢材预处理流水线和月产6000吨的平面分段流水线等现代化的造船基础设施。目前,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架构分为两大板块,是在现有厂区及包括香炉礁码头在内的环香炉礁湾海岸形成的以船舶总装为核心功能的主体板块:二是在现有厂区以外精心构筑的五大平台,即:船舶总装配套平台、海洋工程平台、重工平台、海洋工程合资平台、船用/通用机械合资平台。整合重组后的大连船舶重工成为总装造船基地。  相似文献   

17.
2022年2月28日,由中国船级社(CCS)独立审图和建造检验的全球首艘LNG双燃料VLCC"远瑞洋"轮在大连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成功交付.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伟,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志忠,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小文,中远海运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任永强,CCS大连...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中国船级社(CCS)检验的亚洲最大、最先进的绞吸挖泥船"天鲲"号成功下水。"天鲲"号是在我国大力发展深海人工造岛能力,进一步提升疏浚装备自主研发建造水平的大背景下开发的,是国家工信部立项的重点科研项目。由天航局牵头联合中国船舶工业集团第708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广州文冲船厂、招商局重工等参研单位,历时5年完成全部研发任务。CCS在项目的研发、图纸审核和现场建造过程中给予了全方位  相似文献   

19.
正2020年6月25日,由扬州中远海运重工船厂为山东海运股份有限公司建造,中国船级社(CCS)江苏分社执行检验的4艘8.12万吨卡姆萨型散货船系列首制船"SOYA TIANJIN"轮提前完成试航,成功返航!该船总长229.00米,垂线间长225.50米,型宽32.26米,型深20.05米,结构吃水14.45米,设计航速14kn,是一艘单机单桨推进的无限航区船舶,配备开式(闭式预留)废气洗涤系统(EGCS)和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SCR),满足  相似文献   

20.
针对自升式海洋平台液压插销升降装置高可靠性和高自动化的需求,采用S7-400H PLC与ET200M分布式I/O模块构建升降装置冗余电气控制系统,通过工业以太网和Profibus-DP现场总线技术实现对升降系统的集中控制和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