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于FLAC3D软件,对北京某深基坑土钉墙与桩锚组合支护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与实测值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上部土钉墙支护结构,最后一排土钉最大拉力位置在中后部,不同于单一的土钉墙支护最后一排土钉的受力情况,在设计时应适当加长最后一排土钉的长度;锚索对桩顶位移的限制作用比较明显,锚索的受力值小于设计值,在设计时可以考虑适当减小锚索的长度。  相似文献   

2.
边坡抗滑桩桩间土拱效应对桩间土钉墙各部分的受力及土钉的设计长度有重要影响,然而现阶段多依个人或者设计单位经验对桩间土钉墙各部分的受力进行计算,对土钉长度进行设计,以上传统的受力计算及土钉设计方法均未充分考虑土拱的影响,使得土拱在工程运用中受到了限制。为了推广土拱在工程中的运用,首先描述土拱形状,继而深入研究土拱对桩间土钉墙各部分受力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土拱效应桩间土钉墙受力计算方法和土钉长度设计方法,此受力计算方法认为:土钉墙的受力取拱前土体主动土压力或剩余下滑力两者中的较大者,抗滑桩的受力为拱后土体剩余下滑力与土钉墙受力之和,土钉长度设计中土钉自由段和锚固段的分界线为土拱迹线。继而结合巴(中)达(州)铁路堑坡,通过数值模拟描述土拱形状,计算土拱影响下不同截面处抗滑桩和土钉墙的受力,并结合土拱形状对土钉长度进行设计,与不考虑土拱效应时受力计算结果和土钉长度设计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土拱效应较不考虑土拱效应时,抗滑桩纵断面受力明显增大,增幅大于11%,土钉墙纵断面受力明显减小,减幅大于12%,土钉用量节省接近13%,充分说明考虑土拱效应确实对抗滑桩受力、土钉墙受力和土钉设计长度造成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岩土工程分析软件,结合某公路边坡开挖的具体实例,对土钉支护进行数值模拟,对边坡开挖和土钉支护过程中的土体位移场、应力场及土钉的受力变化等进行了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较为接近,建立的计算模型对土钉支护的受力变形分析是适用的.同时,在改变模型参数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土钉长度、土钉倾角对边坡位移与土钉最大轴力的影响,得出了一些在土钉支护工程中可资应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数值模拟在土钉支护公路边坡工程设计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岩土工程分析软件,结合某公路边坡开挖的具体实例,对土钉支护进行数值模拟,对边坡开挖和土钉支护过程中的土体位移场、应力场及土钉的受力变化等进行了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较为接近,建立的计算模型对土钉支护的受力变形分析是适用的。同时,在改变模型参数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土钉长度、土钉倾角对边坡位移与土钉最大轴力的影响,得出了一些在土钉支护工程中可资应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复合土钉墙的设计不是很完善的现状,结合理论和实际经验,对目前几种主要的复合土钉支护的设计方法进行了说明,重点介绍了这几种土钉支护方法的构造措施和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6.
以复合土钉墙支护体系为研究对象,对国内外的研究水平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该支护结构的构造设计、作用机理及内力和位移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在理论和设计方面存在的不足及亟需解决的问题。同时,对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讨论,以期为该项技术的设计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土钉支护结构优化设计中的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在土钉支护设计中寻找一组最佳设计参数,以达到既经济又安全的目的,将混沌搜索的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应用到基坑土钉支护优化设计中,以单位长度土钉墙的土钉材料造价作为优化的目标函数。该方法保持了PSO算法结构简单的特点,改善了PSO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和计算精度。同时,对不活动粒子的处理使算法避免了早熟现象的出现。工程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是进行土钉支护结构优化设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长乐坊综合楼基坑边坡支护及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坑支护技术是综合性的岩土工程难题,既涉及到土力学中典型的强度、稳定和变形问题,同时还涉及到土与支护结构(锚固体)共同作用问题、技术经济问题、绿色环保,以及美观问题。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场地概况,对开挖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结合工程特点和场地条件选择支护类型,阐述了土钉墙支护加固机理,然后进行计算,并提出支护设计方案,利用2D-σ软件进行土钉墙支护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基坑边坡不满足稳定性要求,需要对其进行支护或采取其他的处理方法;土钉支护后基坑变形很小,稳定性满足工程的要求,达到预期的目的;土钉头的较大破坏度,是很小的局部现象,没有形成破坏带,所以不至于失稳,喷射混凝土面层不会破坏,这与工程实际正好相符。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土钉支护优化设计方法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和不足,深入研究了土钉支护的工作机理,尤其是土钉的受力情况,提出了以钉土间抗剪强度为土钉最大拉力分配刚度的原则,并给出了土钉最大拉力分配系数的计算公式;结合土钉支护整体稳定性的极限平衡分析,推导了土钉最大拉力的计算方法,将计算结果与现场测试进行对比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在深入分析土钉长度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单位支护面积的土钉长度为目标函数的土钉支护优化设计模型;通过引入改进的模拟退火算法和几何控制参数法,探讨了土钉支护优化设计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并开发出相应的计算程序。工程实例分析表明:所建立的优化设计方法在能保证支护安全的同时兼具有较明显的经济性,其研究成果有一定的理论与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土钉支护优化设计方法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和不足,深入研究了土钉支护的工作机理,尤其是土钉的受力情况,提出了以钉土间抗剪强度为土钉最大拉力分配刚度的原则,并给出了土钉最大拉力分配系数的计算公式;结合土钉支护整体稳定性的极限平衡分析,推导了土钉最大拉力的计算方法,将计算结果与现场测试进行对比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在深入分析土钉长度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单位支护面积的土钉长度为目标函数的土钉支护优化设计模型;通过引入改进的模拟退火算法和几何控制参数法,探讨了土钉支护优化设计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并开发出相应的计算程序。工程实例分析表明:所建立的优化设计方法在能保证支护安全的同时兼具有较明显的经济性,其研究成果有一定的理论与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土钉墙由于其低造价、施工简便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边坡支护。以生物岛一大学城沉管隧道干坞工程的高边坡裂缝治理为例,运用数值模拟技术,在分析土体裂缝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采用坡顶土体卸载和坡脚反压技术作为土钉墙事故应急处理措施,保证了高边坡稳定安全。  相似文献   

12.
基坑坑壁土钉支护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新疆中天大楼深大基坑支护工程,采用三维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对坑壁土钉支护及基坑的开挖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并通过与现场实测数据的对比研究,研究了土钉支护技术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可以实现施工全过程的动态开挖,坑壁水平位移峰值点约在基坑深度的3/4位置,土钉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均承受拉应力。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复合土钉支护基坑变形规律以及结构内力变化,以长沙高新区公安分局办公楼深基坑工程为基础,运用PLAXIS有限元程序对基坑开挖支护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与实测数据相对比,结果表明:1PLAXIS有限元程序能有效模拟基坑开挖支护过程,可用于对实际工程的基坑变形和结构内力变化的预测;2坑壁位移的曲线分布大致呈"鼓肚子"状,基坑周围地表最大沉降发生在距坑壁一定距离处,而不是坑壁附近。基坑底的隆起量在坑壁处最小,在基坑中心处最大;3锚杆锚固段轴力随开挖深度的增大而增大,沿长度方向减小,土钉轴力分布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基于极限平衡理论,运用边坡稳定分析软件ZSlope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土工格室垫层对边坡安全系数及临界滑动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工格室加筋层对边坡安全系数有比较明显的提高,加筋后边坡的滑动面向坡体内部移动,滑楔体尺寸变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将土工格室加筋边坡等效为素土边坡进行计算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某高原铁路桥隧相连工程穿越不稳定斜坡体进行研究,分析了斜坡体失稳的原因,基于传递系数法分别计算其天然工况下和地震工况下的坡体稳定系数以判定坡体的稳定性,并求得坡体推力。结合计算结果,对该斜坡体采取抗滑桩、桩间土钉墙和桩顶锚索等综合整治措施,有效提高了斜坡体的稳定性,保证了工程安全可靠,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6.
以川西季节性冻土区土钉支护边坡受冻融作用而产生破坏、滑塌等工程灾害为例,分析冻融作用对季节性冻土区土钉边坡的影响机理;基于水热力耦合理论建立土钉支护边坡模型,研究季节性冻土区土钉支护边坡的应力-应变规律。结果表明:在冻融作用下,土钉在钉头处的轴力变化最大,沿土钉方向轴力变化值不断减小,在冻结期轴力处于最大值;坡体水平位移随坡高增加不断增大,且冻结期的水平位移为最大值。  相似文献   

17.
彭煌 《路基工程》2020,(1):85-89
为分析土坡浅表层稳定性,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理论,将滑面设为对数螺旋面,考虑坡体浅表层土体软化影响深度,建立了浅表层滑动破坏机构,推导了浅表层稳定系数的隐式计算公式,反映了稳定系数与坡面长度、软化影响深度、土体强度参数之间的关系。算例分析表明:边坡浅层旋转破坏机构得到的稳定系数与既有的三段式极限平衡法及数值模拟的结果均较为接近,且比数值模拟结果略微偏大。同时,随着坡面长度的增加,稳定系数逐渐减小到一稳定值;在某一软化影响深度时,稳定系数存在最小值;土体内摩擦角比黏聚力对浅表层稳定系数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桩板墙作为路堑边坡的常用防护结构,在膨胀土地区工程应用中的设计参数过于保守。为研究肯尼亚蒙内铁路在蒙巴萨地区膨胀土地段路基的桩板墙防护结构,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方法,采用数值仿真模型,分析了路堑边坡开挖过程中桩板墙结构不同位置处的受力变形规律,并对桩板墙的设计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桩前纵向棱角处和板体中部的最大剪应力分别降低了23.02 %和16.30 %,C35钢筋混凝土用量减少了6.16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