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由于内河水上交通事故的统计数据母体数量小,样本信息不全,常常没有记录详细的事故地点、里程等信息,给直接采用传统方法造成很大困难.为了减少数据缺失和信息错误对黑点分析带来的负面影响,对黑点分析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定性定量结合、图上作业和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某新建高速公路通车后一年内的路面摩擦系数进行连续监测,分析其演化规律和微观机理,并引入灰色系统理论,建立路面摩擦系数预测模型。研究显示:随着服役时间增加,新建沥青路面摩擦系数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并最终趋于稳定;路面宏观纹理和微观纹理的变化,是影响路面摩擦系数的主要因素。该结果表明,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和部分实测数据的经验模型可较准确地预测各服役周期内的路面摩擦系数,该模型参数易求解,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可为制定道路养护计划和保障行驶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5.
针对国道109线K2278 600处事故黑点,通过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各种因素分析。找出事故诱发的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6.
7.
为提高高速公路桥梁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以山西祁临高速公路M大桥为例,从桥墩延性性能、桥梁状况、落梁风险、结构性能、延性构造措施等方面出发,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估模型,全面、系统地评估M大桥的抗震性能,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进行道路顶管施工中,需要对道路沉降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容易产生较大的误差,无法为施工提供参照,因此开展基于灰色理论的公路顶管施工道路沉降评价方法设计研究。通过构建道路沉降区段预测模型、建立道路顶管施工道路沉降层次化评价体系、基于评价矩阵的道路沉降评价结果量化,完成对此方法的设计。选择某地区取水管道工程作为此次实验的工程实例,通过实验结果证明,设计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不仅可以实现对道路顶管施工点沉降值的精准预测,也可以降低沉降评价结果的误差率,为道路顶管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10.
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给地区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依照四川省高速铁路产业的发展现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依然不具备进行有效的市场竞争。文章分析当前四川省高速铁路发展现状,运用熵权法对发展相关的指标赋权,然后通过灰色关联分析的关联系数计算,找出高速铁路上下游产业链中与其发展关联度高的产业,分别是建筑业、物流业、房地产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业、住宿餐饮业和金融业,而与机械装备制造业、商贸流通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关联系数较低。通过产业关联度分析,以期为产业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应用其等时距GM(1,1)模型及改进的新陈代谢模型对桥梁群桩基础工后沉降进行预测,通过与蕴藻浜特大桥某墩的沉降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提出了桥梁群桩基础工后沉降灰色理论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分析现行桥梁检测诊断方法存在的问题,结合在役桥梁诊断的指标体系和等级标准,提出利用熵权法确定诊断指标权重的思路,引入灰色多层次模糊综合诊断方法,建立了灰色熵权法的在役桥梁诊断的多层次模型,并运用可靠度进行检验.通过实例分析,证明了该方法能够更客观地反映在役桥梁的技术状况,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对更加科学合理地评价在役桥梁诊断的结果具有现实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为准确把握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新态势和新要求,力求轨道交通系统在大客流下做到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的供需匹配,需对轨道交通网络的关键瓶颈进行有效识别和疏解。本文借鉴交通渗流理论,提出了限制网络整体服务水平和连通效能的动态服务瓶颈的识别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网络特性、客流特性和服务特性。其中针对区间服务水平状态,该方法提出了定量评定的复合指标模型。以成都地铁线网为案例,基于实际客流运营数据,构建动态网络,识别服务瓶颈,验证了方法的适用性和准确性,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围岩大变形是地下工程建设中地质灾害的一种,为探讨准确而快速地预测围岩大变形,文章将层次分析法和可拓学理论方法与围岩大变形预测相结合,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的可拓学理论围岩大变形预测方法。该方法是在物元理论、可拓集合论和关联函数运算的基础上,通过选取能够反映和体现围岩大变形的几项重要参数指标(本文选取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主应力值、强度应力比、弹性模量四项指标),建立围岩大变形预测的物元模型,结合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值,通过实际围岩大变形等级的关联度计算,最终确定围岩大变形等级;并与模糊层次分析法取得的围岩大变形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该方法能够运用一定的基础数据对围岩大变形作出预判,对工程建设可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