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克莱斯勒轿车上安装了有空气弹簧的车身高度控制系统,该系统能根据汽车乘客人数和所载质量的变化,自动调节汽车后悬架高度,使车身高度始终保持在一定值不变。  相似文献   

2.
汽车用空气弹簧悬架系统综述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空气弹簧具有非线性弹性特性,可将其特性曲线设计成理想形状,安装有空气悬架的汽车振动频率低,车轮动载荷小,可以获得良好的行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减小高速行驶车辆对路面的破坏,.空气悬架可以保持汽车车身高度不变,并可根据需要进行车身高度调节等特点,本文就汽车空气弹簧悬架的发展过程,空气悬架系统的特点,对整车和高速公路路面的影响,以及其结构模式和优缺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空气悬架系统的作用是在满载状态下,使车身的高度准确保持在标准值范围内。这个恒定的高度决定了后轮悬架的参数,车轮外倾角和车轮前束不受载荷增加的影响。宝马E65和E70车型,在装有高度调节装置(选装)时,后桥的全部载荷通过空气弹簧承载。这个系统在车辆行驶中自动进行调节,不用驾驶员干涉。  相似文献   

4.
针对电控空气悬架在车高调节过程中存在的过充,过放以及震荡等不良现象和加速、减速、转弯以及路面随机干扰对整车姿态的影响,根据变质量充放气系统热力学理论,提出一种能够对气体质量流量进行自适应快速调节的单神经元PID控制方法。根据车辆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加速、减速、转弯以及路面随机干扰下的空气悬架车身高度调节系统整车模型。基于神经网络控制算法,设计了车身高度调节的单神经元PID控制器和整车姿态控制的BP神经网络PID控制器。为检验所设计控制器的性能,搭建了Matlab/Simulink车身高度控制仿真模型和整车姿态控制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系统不仅能够实现车身高度的有效调节,同时还能抑制车身高度调节中的整车姿态变化。  相似文献   

5.
客车因载质量大和质心高的特点难以兼顾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侧倾构型的液压互联悬架(RHIS)与电控空气悬架(ECAS)相结合的新型悬架系统。首先,基于热力学理论建立了空气弹簧非线性模型并试验验证;基于质心定理、动量矩定理推导了整车9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建立了整车和RHIS的机械-液压耦合模型,并通过实车测试验证了模型;然后,设计了气囊模糊控制器以实现车身高度调节;最后,在常用的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测试工况下仿真对比了新型和传统悬架系统的性能。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新型悬架系统可实现3挡车身高度调节,且在保持原车平顺性的同时明显改善了整车的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谭珂 《商用汽车》2011,(23):94-95
空气弹簧是减振降噪的核心技术。常规的螺旋弹簧和板簧都是金属件,被替换成空气弹簧之后整车的噪声及振动特性都会得到大幅改善。跟板簧相比,空气弹簧还有装配方便的优势。此外,空气弹簧可以调节行驶高度,例如降低公交车地板高度或者平衡卡车因载荷不均匀所导致的车身高度不一致,使底盘一直保持最佳高度(图1)。  相似文献   

7.
电控空气悬架能够根据客车行驶工况进行车身高度自适应调节,从而能够显著提升客车行驶稳定性以及燃油经济性,车高调节控制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模糊PID控制算法对车身高度调节进行控制策略设计,有效缓解了客车电控空气悬架车高调节过程中存在的空气弹簧的“过充”“过放”及“振荡”等问题,分析客车电控空气悬架车高调节具体过程,建立包括车身、储气罐、电磁阀以及空气弹簧等在内的车高调节系统数学模型,最后完成了客车电控空气悬架车高调节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策略设计及性能仿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运用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策略能够完成客车电控空气悬架车身高度的准确调节。  相似文献   

8.
装有空气悬架的汽车,可由驾驶员在一定范围内自由 地选择车身高度。如汽车在平坦的道路上行驶时,可选择较低的车身高度,以减少车身的空气阻力,提高操作稳定性;而在凹凸不平的道路上行车时,可选择较高的车身高度,以提高汽车的通过性。如此功能主要是由于悬架中安装了电子监控装置ECU空压机等供气系统。下面以凌志LS400汽车的空气悬架为例介绍其工作原理及故障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
空气弹簧的弹性系数也就是弹簧的软硬能根据需要自动调节,起到提升舒适程度的效果.根据路况的不同以及距离传感器的信号,行车电脑会判断出车身高度变化,再控制空气压缩机和排气阀门,使弹簧自动压缩或伸长,从而降低或升高底盘离地间隙,以增加高速车身稳定性或复杂路况的通过性.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空气悬架系统经历了钢板弹簧-气囊复合式悬架、被动空气悬架、电控空气悬架等多种形式的变化。电控空气悬架系统是一种全主动悬架,悬架的刚度、阻尼特性和车身高度能根据汽车的行驶条件进行智能调节。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11.
一、保时捷Cayenne E2空气悬挂系统的特点保时捷Cayenne E2空气悬挂系统是带有车身水平高度控制和高度调节功能的空气悬架系统,在配备该空气悬架系统的车辆上,驾驶员可以设置五种不同的水平高度,系统将自动调整到预先选定的水平高度,从而与车速达到匹配,在车辆装载的状态下,车辆的高度仍自动保持恒定。  相似文献   

12.
<正>行驶里程:90000km。故障现象:无法调节车身高度。故障诊断:该车搭载AHC主动高度控制悬挂,其采用液压控制,此系统使驾驶员能够根据需要有效调整车身高度,另外,AHC配有减震力控制、弹簧刚度控制和四轮相关控制,用于提高道路和越野性能。既可以调节车身高度,同时也可以调节其减震器的阻尼系数。客户因无法升降车身,到店检查,发现高度控制储液罐里面的底盘升降油已经都泄漏光了,而车身高度已经下降至LO,仪表显示请检查AHC系统,并且4L0指示灯点亮,将车辆  相似文献   

13.
故障现象 一辆配置电子调整空气悬架的丰田皇冠3.0型轿车(MS137底盘),更换后悬架空气弹簧后出现高度控制系统失效的故障,即点火开关转至“0N”位置,高度控制“N0RM”指示灯以1 S间隔闪亮,而且驾驶控制“SPORT”指示灯常亮,二者均表示因电控空气悬架系统有故障而进入“失效保护”状态,使悬架控制电脑自动中止轿车高度控制及减振力和弹簧刚度控制直至故障完全排除为止。  相似文献   

14.
正朗仁H6 Pro汽车智能诊断设备,配备工业级阳光可读屏,支持原厂诊断、编码、设码等功能,覆盖市面99%以上车型,支持新能源车诊断及匹配。紧跟市场需求,新增OBD预检功能,目前具有26种特殊功能,集诊断、保养归零、专业防盗匹配(车型密码读取、免密码匹配等)、刷隐藏等多功能于一体,操作智能高效。测试车型 2011款奥迪Q7车。系统介绍水平高度调节系统包括分配阀、空气弹簧、空气压缩机总成、车身高度传感器及车身高度控制单元等。水平高度调节系统不仅可以提高乘员乘坐舒适性,还可以对车身起到保护作用。当其处于正常水平高度时,操作车身高度升降开关,  相似文献   

15.
1故障现象 一辆丰田皇冠3.0(改舵)轿车,其车身高度控制系统不能控制,车身离地面仅100mm左右,不能正常行驶,到汽车修理厂维修时,连卧式千斤顶都不能插入;空气悬架系统故障指示灯(NORM灯,绿色)闪亮。  相似文献   

16.
从节约成本和提高芯片资源利用率的角度出发,文章设计了一款集成网关功能的汽车车身控制器,不但实现了车身控制器的基本功能,而且实现了汽车网关控制器的功能。利用d SPACE的快速原型产品进行算法开发。最终本文开发的车身控制器模型通过了台架测试和整车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集成网关的车身控制器可以实现车身控制器和网关控制器的功能,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左、右行程位移传感器分别用于将左、右橡胶空气弹簧的高度,即上、下支承横梁间距离A(图5),转变为电信号,并输送给电子控制中心盒。如果橡胶空气弹簧的高度因负荷增加而减小(低于215mm),则行程位移传感器给电子控制中心盒输送橡胶空气弹簧高度不足信号,电子控制中心盒即使电动空气压缩机总成启动而向橡胶空气弹簧充气;  相似文献   

18.
去年我刊在《新能源汽车》和《技术与应用》专题上分别刊登了"汽车环保英语缩略语辨析"和"汽车安全英语缩略语辨析"各三期,受到读者的欢迎。现将其它领域的"汽车新技术英语缩略语辨析"奉献给读者。AAS(Automatic AdiustingSuspension)自动调整悬架该悬架由电子控制,并带有无级调节减振系统。其可调空气悬架中的每一个空气弹簧单独作用于一个车轮,弹簧滑柱中可变的空气量能改变空气弹簧的刚度/底盘的高度。车辆行驶时,此系统随时通过车身和驱动桥上的传感器采集信息  相似文献   

19.
ECAS客车车身高度调节建模及其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电控空气悬架(ECAS)充放气的过程,结合变质量充放气系统的热力学和车辆动力学理论,推导出空气悬架客车车身高度凋节的数学模型;分析了高度切换中的"过充"、"过放"及振荡现象,提出了变速积分的PID/PWM高度控制策略并进行了模拟仿真.半实物台架试验验证表明,所设计控制系统能够满足高度调节要求.  相似文献   

20.
凌志LS430汽车车身控制系统由驾驶员侧熔断器/继电器盒(车身2号)控制系统、乘客侧熔断器/继电器盒(车身3号)控制系统、行李厢熔断器/继电器盒(车身4号)控制系统和前灯(车身5号)控制系统组成。车身2号系统控制灯光系统、转向灯、危险警告灯系统、仪表照明系统、制动灯系统、前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