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利用北斗传输的海洋观测航道浮标,该浮标抛设在天津港复式航道上,既可以作为导航浮标,也可以作为海洋观测的载体浮标,并且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了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2.
孙岳 《港口科技》2013,(2):37-40
为适应天津港总船舶数的增加和船舶结构的变化,天津港建成了复式航道。阐述复式航道建设的背景。介绍复式航道的基本情况。着重就各种情况下对复式航道交通组织方式进行探讨。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12月26日,全世界最复杂、国内第1条人工开挖的复式航道——天津港复式航道正式启用,该航道不仅可以满足30万吨级船舶和1.9万TEU的世界最大最先进集装箱船舶自由进出港口,还可实现高等级大型船舶和小型船舶"双进双出"四通道航行。复式航道的投入使用,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天津港的通航能力和综合实力,同时还有效助推了天津港在世界航运业发展新常态下率先转变发展方式。据介绍,天津港复式航道是在原有深水航道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天津港复式航道建设、航标设计方案以及航标布设、验收和再调整情况,并通过AIS船舶流量统计、航标用户意见反馈和船舶交通事故分析,得出天津港复式航道航标配布评估结论。  相似文献   

5.
京生 《港口科技》2009,(2):46-46
天津港主航道拓宽工程进展顺利,二期工程有望2009年年内竣工。主航道拓宽工程除进一步加深、加宽主航道外,还将在主航道两侧各建设1条万吨级航道,解决占天津港船舶总数约70%的小型船舶占用主航道的问题,使天津港航道成为复式航道。  相似文献   

6.
今年1月1日,世界首条人工开挖的复式航道在天津港试通航。至今,复式航道开通已三月有余。据统计,今年一季度使用小船航道船舶约4400艘次,约占总体进出港船舶比例的39%,大大缓解了主航道的通航压力,提高了船舶进出港通航效率。  相似文献   

7.
动态     
《中国海事》2015,(1):76
<正>上海海事局:与中国船级社共商极地航行船舶操作限制导则2014年12月25日,上海海事局船舶检验管理处会同中国船级社共商极地航行船舶操作限制导则的制定事宜。该导则是为MSC94届海安会通过的《极地规则》提供配套的指导性文件,旨在为极地航行船舶在保障船舶结构安全的前提下,提供临界状况时的船舶操作限制;同时也可以为拟航行于极地水域的船舶提供航线规划的参考。天津海事局:助力天津港复式航道正式启用2014年12月26日,天津港30万吨级航道和复式航道正式启用。该航道不仅可以满足30万吨级船舶和1.9  相似文献   

8.
天津港在主航道相邻两侧人工开挖小船航道形成复式航道,于2014年投入使用,文章主要论述天津VTS中心在保障复式航道通航秩序方面如何发挥VTS的交通组织功能、逐步完善的天津港复式航道交通组织模式以及取得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
刘振东  刘敬贤  晏林 《船海工程》2012,41(2):126-129
通过构建天津港复式航道通航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复式航道通航安全评价模型,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天津港复式航道进行通航安全综合评价,为天津港港口营运与管理、海事监管与通航秩序维护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正>国内首条采用复式交通组织方式、世界最大集装箱船舶可便捷进出港、双进双出"四车道"大幅提升了通航效率——我国首条人工开挖的复式航道在天津港正式启用以来,开启了渤海湾航海新时代,港口船舶通航效率大幅提升。截至2018年底,天津港年货物吞吐量突破5.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 450万标准箱,分列世界港口排名第五位和第十位,航道等级提升至30万吨级,成为世界等  相似文献   

11.
<正>1月6日,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海口航标处在琼海市潭门港投放了6座灯浮标,其中3座左侧标,3座右侧标。6座灯浮标清晰准确地标示出安全与经济航道,为潭门海域进出港船舶提供了安全保障。潭门港位于琼海龙湾港与博鳌港之间,是一座天然渔港,也是距离西沙群岛与南沙群岛最近的港口之一。每年进出港船舶约91200艘次。潭门港原有渔政部门设置的两座灯桩、四座灯浮标,但据渔民反映,其中  相似文献   

12.
苗猛 《天津航海》2015,(1):69-71
复式航道是一个新生事物,航标设计是个难点,文章详细介绍天津港复式航道航标设计情况,旨在为类似复式航道航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克服锚系浮标只能在固定站位进行海洋环境观测的不足,研发了一种可以移动的无人海洋监测平台——海洋机动浮标,本文介绍了海洋机动浮标的总体结构,构建了机动浮标的机械结构模型,设计了机动浮标测控系统,叙述了机动浮标数据通信、运动控制以及机动浮标测控系统的人机界面,并给出了机动浮标在湖中测试的实例。通过本文工作可以发现海洋机动浮标具有自主地在较大区域开展海洋环境观测等能力,对于获取大范围的海洋环境信息具有较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史光平 《中国海事》2012,(12):24-26
由于天津港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天津港航道的拥堵现象日益严重,小船对大船的航行干扰增多,影响了通航效率和安全,天津港务集团遂决定进行复式航道相关建设。而复式航道通航后,如何更好更有效地对其实施海事安全监管成为海事部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陈培 《港口科技》2014,(2):44-44
天津港复式航道运行四十多天,分流效果已经开始显现,显著提升了天津港航道的通行能力。来听记者高鹏的报道:  相似文献   

16.
随着天津港货物吞吐量的快速增长,进出天津港北港池集装箱船的吨位明显增大,同时到港船舶的密度也将有很大增长。天津港北港池航道由于受到港池宽度的限制,船舶进出港掉头时都会占用航道而导致其他船舶不能通航,本文通过运筹学中的排队论理论对航道进行建模,分析北港池采用单向航道和双向航道对于船舶通过能力的影响,从而对北港池航道进行科学的评估。  相似文献   

17.
秦皇岛辖区现有航道9条,航道之间交叉较多,陆上导标及水上浮标数量也较大,其中陆上导标53座,水上浮标74座,形成了较为复杂的通航局面。 一、恶劣气象对船舶安全的影响 去年入冬以来,北方沿海天气恶劣,秦皇岛港更是连续出现了30多年来罕见的冰雪及冰冻情况,海面冰层一般厚度为10~20厘米,最大厚度达70厘米。 严重的冰情不仅极大地威胁到船舶的航行安全,而且流冰也将大部分水上航标损毁,1999年末竣工的10万吨级航道上布设的24座活节式灯桩中的22座损失殆尽。同时,流冰也给船舶的正常操纵带来前所未有的困…  相似文献   

18.
天津港复式航道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津港主航道可双向航行25万t级船舶,目前大小船混行,船流密度太大。根据预测2020年吞吐量将达到7亿t,到港船舶将进一步增加,届时主航道将难以适应。通过分析多年实际到港船舶资料和预测,70%以上为万t级以下船舶,据此提出在现主航道南北2侧各挖1条万t级单向航道,专供万t级以下船舶使用,万t级以上船舶仍航行主航道。大小船舶分道航行形成的复式航道,可以适应今后吞吐量发展的需要。同时调整进港锚地,避免进出港航行交叉。  相似文献   

19.
专门研制的多功能智能测流浮标,运用标准横流标(浮标)为载体,配置集成专用多普勒流速仪、超声波水位器、风速风向传感器、卫星定位器、数据信息智能处理器等设备与专用管理系统,有效解决内河航道重要河段、河口的水位、水深、流速、流向、能见度、风速、风向等与船舶航行有关的实时动态要素的智能采集与传输等技术问题,实现内河航道要素船岸智能感知,引导船舶安全航行。  相似文献   

20.
天津港复式航道建设运行7年有余,通过实行大船小船分流、分道通航,充分利用航道资源,提高航道通过效率和双向通航能力,对减少泊位空闲时间,提升码头生产能力贡献明显.同时,双进双出的运行模式对航行安全和交通组织也带来的巨大压力.本文通过对天津港复式航道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航标智能化建设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进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