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珠江口伶仃洋是地貌条件独特、水沙条件复杂的敏感海区,也是我国乃至世界沿海航线最密集、船舶密度最大的水域之一;港珠澳大桥是横跨伶仃洋的由"桥-岛-隧"构成的超级大型复杂工程。针对港珠澳大桥工程对珠江口伶仃洋复杂的水沙动力环境的影响,采用多种研究手段对大桥工程对伶仃洋水域水沙环境、港口航道、滩槽稳定性影响等关键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论证。主要研究成果表明:1)珠江口伶仃洋具有"微变性、趋稳性、可塑性"的重要特征,其"三滩两槽"基本格局可以长期保持稳定;2)港珠澳大桥(推荐方案)对珠江口伶仃洋水沙环境不利影响相对较小,对港口航道基本无不利影响;3)从水沙条件角度来看,港珠澳大桥(推荐方案)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伶仃洋河口潮流泥沙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港珠澳大桥建设对伶仃航道和铜鼓航道的回淤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假设水文泥沙条件下,港珠澳大桥建设后,伶仃航道内淤积厚度及淤积量呈减少态势;铜鼓航道内淤积厚度及淤积量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3.
港珠澳大桥主体混凝土结构120a使用寿命耐久性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跨越伶仃洋海域的港珠澳大桥提出了120 a使用寿命的建设目标,如何提高外海、高温、高湿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是工程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结合港珠澳大桥工程实践,在工程建设前期和设计施工阶段,开展了针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系列研究工作。在研究成果基础上,从耐久性设计、施工及后期维护等方面,提出了为确保港珠澳大桥达到120 a使用寿命所应采取的耐久性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履职保安全     
2009年12月15日,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开工建设,港珠澳也将进入三地一体的"大交通"时代。港珠澳大桥作为当前我国交通领域建设的世界级跨海通道,施工难度大,不少技术是国内甚至世界上首次使用的。  相似文献   

5.
正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23日上午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宣布大桥正式开通并巡览大桥,代表党中央向参与大桥设计、建设、管理的广大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诚挚的问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仪式并致辞。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  相似文献   

6.
对港珠澳大桥工程方案实施后潮流泥沙进行数值模拟,将桥墩附近网格进行加密处理,把桥墩本身刻画为固边界。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对大桥工程实施后附近海区潮位、流速和潮量变化及水下地形冲淤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港珠澳大桥对伶仃洋海域潮流泥沙影响仅限于大桥附近,对伶仃洋滩槽格局没有影响,对伶仃航道没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对港珠澳大桥工程方案实施后潮流泥沙进行数值模拟,将桥墩附近网格进行加密处理,把桥墩本身刻画为固边界.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对大桥工程实施后附近海区潮位、流速和潮量变化及水下地形冲淤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港珠澳大桥对伶仃洋海域潮流泥沙影响仅限于大桥附近,对伶仃洋滩槽格局没有影响,对伶仃航道没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世纪工程屹立于南国热土,这座屡创世界纪录的大桥造价将近1200亿。这笔巨额投资背后,又有些怎样的精彩故事,记者带您细数港珠澳大桥背后的"经济账"。港珠澳大桥深调研秋天和煦的阳光铺撒在伶仃洋上,港珠澳大桥傲然屹立。前不久,这一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正式通车。作为"一国两制"制度下第一个涉及内地及港澳两个特别行政区的  相似文献   

9.
针对港珠澳大桥工程和其所在海区的特点,基于TK-2D软件建立了不规则三角形网格的伶仃洋内外海域大范围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和大桥工程区附近的小范围局部细化的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根据现场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充分的验证,分析了工程海区的潮流悬沙特征,为进一步论证港珠澳大桥建设方案对工程海区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大桥办的成长就是伴随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而生,使命就是为了护航大桥建设的水上安全,直到大桥通车的那一天而终结。他们用毅力和坚持守护,创新监管服务模式、日夜紧密防护,为实现“三零”目标而奋战。  相似文献   

11.
针对港珠澳大桥工程和其所在海区的特点,基于TK-2D软件建立了不规则三角形网格的伶仃洋内外海域大范围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和大桥工程区附近的小范围局部细化的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根据现场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充分的验证,分析了工程海区的潮流悬沙特征,为进一步论证港珠澳大桥建设方案对工程海区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为降低港珠澳大桥船撞桥风险,保障过往船舶航行安全与港珠澳大桥营运安全,8月31日,港珠澳大桥海事局与港珠澳大桥管理局举行港珠澳大桥防船撞智能管控与研发合作协议签订暨智能管控研发中心揭牌启用仪式。根据协议要求,大桥海事局与大桥管理局将延续港珠澳大桥建设期建设单位与海事系统相互支持、友好合作、共保安全的传统,发挥各自技术和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13.
闫勇  韩鸿胜 《水道港口》2012,33(2):113-118
利用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实测水文、泥沙及水深测量等现场实测资料分析,建立了南起万山群岛、北至虎门、东起汲水门、西至珠海—澳门的港珠澳大桥整体物理模型,研究工程实施对伶仃洋诸港口、伶仃航道、铜鼓航道及附近海域流场、潮位和水深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港珠澳大桥实施对潮流、潮位的影响仅在桥轴线上下游各4 km的范围内,对伶仃航道、铜鼓航道通航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珠江水运》2012,(19):92
粤海事桥航通〔2012〕018号港珠澳大桥建设施工航行通告各有关单位、船舶:根据港珠澳大桥建设进度安排,主体工程岛隧段和桥梁各标段已陆续进场施工,为保障港珠澳大桥建设水上交通安全,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港珠澳大桥建设施工水域划分为A1至A7共7个分区,位置如  相似文献   

15.
《珠江水运》2012,(22):92
粤海事桥航通〔2012〕018号港珠澳大桥建设施工航行通告各有关单位、船舶:根据港珠澳大桥建设进度安排,主体工程岛隧段和桥梁各标段已陆续进场施工,为保障港珠澳大桥建设水上交通安全,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港珠澳大桥建设施工水域划分为A1至A7共7个分区,位置如下:  相似文献   

16.
从2009年12月15日港珠澳大桥动工建设至2018年10月24日开通运营以来,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十二年如一日,排除万难,履行使命,挑起了港珠澳大桥桥区水域内的航标建设养护、港口航道测量绘图、水上安全通信等重担,为这座"世纪工程"的建设与后期运营维护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7.
港珠澳大桥工程二维潮流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建立了基于无结构网格的港珠澳大桥所在海区平面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并采用潮流数值模拟手段对该海区的潮流动力进行了模拟研究,分析了大桥工程周围海域的潮流动力影响。为了在宽广海域中刻画桥墩的阻水影响,将桥墩概化为陆地,并采用桩基阻力处理方法处理桥墩阻力。通过研究采用了局部网格加密方法,桥墩处最小网格长度仅2.39m。研究结果表明: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对伶仃洋潮流的影响甚微。若以流速变化0.01m/s作为有显著影响的判断标准,则工程对潮流的影响仅限于内伶仃岛与桂山岛之间的大桥及人工岛附近。大量的研究结果可为论证港珠澳大桥建设方案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为了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以及春运安全,大桥海事人选择在海上迎接新年。他,大海上的行者,与浪花为伴,与海鸥为友,述说蓝色之梦;他,在风雨中翱翔,带着激情,燃点青春,谱写大桥安全建设新篇章;他们就是广州港珠澳大桥海事处现场执法工作人员。忠于职守,甘做大桥建设"守护神""我以我热血男儿身,保我大中华珠江口之安全"是该同志QQ的个性签名,他说:"港珠澳大桥工程是世界规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世界最大的外海施工船舶,也是我国第一艘首次成型的带桩腿提升自升平台的高精度深水抛石整平船"津平1号",经过近20天水上拖航作业后,顺利到达港珠澳大桥工程所在的伶仃洋水域,正式加入港珠澳大桥工程船队的序列,将于近期投入沉管隧道基础施工。"津平1号"由南通振华重工自行设计研发和制造,为港珠澳大  相似文献   

20.
受港珠澳大桥施工建设进度影响,桥梁桩和平台设施占用原有自然通航水域,原有习惯航路不断调整对桥梁设施防碰撞和船舶安全通行的形势严峻。为了应这一阶段性安全监管形势的变化,大桥海事处从2014年7月1日起对VTS专室的运营模式和工作重点进行调整,为保障港珠澳大桥安全顺利施工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