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子佳 《集装箱化》2011,22(8):40-40
本期我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行情总体表现平淡,欧美等远洋航线的运输需求小幅上升,但受运力过剩影响,大部分航线的市场运价继续小幅下跌。2011年7月29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报980.78点,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报1013.06点,分别较上月同期下跌0.1%和1.1%。  相似文献   

2.
许乔  雍升 《集装箱化》2011,22(11):44-44
本期我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总体行情平淡,传统淡季临近令欧美等主干航线的运输需求逐渐萎缩,大部分航线延续下跌走势。2011年10月28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报951.96点,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报932.62点,分别较上月同期下跌3.8%和4.2%。1欧地航线阴雨绵绵2011年10月欧洲航线的运输需求没有根本性好转。虽然国庆长假未出货物令10月首个工作周出现出货小高峰,但货量涨幅有限,而且之后持续回落,全月船舶平均舱位利用率维持在90%左右,市场运价也随之不断下  相似文献   

3.
周翔 《集装箱化》2010,21(10):40-40
<正>随着欧美等远洋航线夏季传统运输旺季接近尾声,我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总体需求增势减缓,加上运力供给进一步增长,运力供过于求的矛盾渐显,大部分航线的市场运价步入下行通道。2010年9月17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报1197.69点,新版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报1375.81点,分别较上月同期下跌0.9%和9.1%。  相似文献   

4.
周翔 《集装箱化》2009,20(10):40-40
本期正值我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旺季,运输需求持续上涨,大部分航线舱位紧张,市场运价水涨船高。9月18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报945.30点,较上月大幅上涨9.0%;上海地区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报890.20点,较上月大幅上涨11.3%。  相似文献   

5.
周翔 《集装箱化》2010,21(12):40-40
<正>随着欧美等远洋航线进入传统淡季,本期我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总体行情走淡,运输需求持续萎缩,大部分航线市场运价下滑。2010年11月19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报1097.33点  相似文献   

6.
刘子佳 《集装箱化》2011,22(10):39-39
本期我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总体行情由旺转淡,欧美等远洋航线的运输需求疲软,导致市场运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加剧,多数航线运价急速下跌。2011年9月30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报975.61点,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报973.73点,分别较上月同期  相似文献   

7.
本期我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货量总体平淡稳定,旺季不旺的远洋航线运价每况愈下,处于淡季的日本航线运价低迷不振。2008年8月15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报1128.60点,上海地区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报1112.28点,分别较上月同期微跌0.5%和1.5%。  相似文献   

8.
周翔 《集装箱化》2010,21(8):40-40
<正>随着欧美等远洋航线夏季传统旺季的正式来临,本期我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行情总体继续向上,大部分航线运输需求持续旺盛,市场运价稳中有升。2010年7月16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报1193.08点,新版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报1579.16点,分别较上月同期上涨3.3%和0.6%。  相似文献   

9.
刘子佳 《集装箱化》2011,22(12):38-38
本期我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总体行情继续下行,欧美等远洋航线的运输需求延续上期的下滑态势,市场运价低迷不振。2011年11月25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报923.67点,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报879.05点,分别较上月同期下跌3.0%和5.7%。1欧地航线低位下探一方面,随着圣诞货出运高峰的结束,欧洲航线的淡季因素加速体现,加之欧债危机由边缘国家向核心区域深化蔓延,居民储蓄意愿上升,消费者信心低迷,导致近期我国出口至西北欧地区的运输需求总体下滑;另一方面,进入第四季度以来,舱位供给始终未见明显收缩,运力供大于求的形势愈加凸显,船舶平均舱位利用率已降至80%左右。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市场运价持续走低,最低运价甚至  相似文献   

10.
钟秋 《海运情报》2004,(3):18-19
日本商船三井营业调查室于去年12月初发表了分析近年国际班轮业界动向和预测主要集装箱航线今后3年供求的报告“班轮航运的现状2002~2003(加速的全球化)”。该报告预测2004~2006年间亚洲发往欧美航线的货流每年将增长6%~9%,配船公司的箱位利用率将达到90%以上的高水平。但是,主要是由于7000TEU以上的新造大型集装箱船代替投入亚洲,欧洲航线,该航线的船舶运力2005年以后将两位数增  相似文献   

11.
刘子佳 《集装箱化》2010,21(9):40-40
<正>本期我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总体继续保持上升势头,但部分航线受前期运力投放力度加大的影响,市场运价稳中有降。2010年8月20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报1207.96点,与上月同期基本持平;新版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报1513.60点,较上月同期下跌3.2%。  相似文献   

12.
许乔 《集装箱化》2012,23(3):40-40
本期进入传统出货淡季,我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总体表现平平。由于运输需求在节后未能较快恢复,大部分航线运价都没有较为出彩的表现。2012年2月24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报941.20点,较上月同期上涨1.8%;  相似文献   

13.
阐述我国邮轮航线现状,分析邮轮航线设定的定义和吸引力因子,从航运和旅游角度提出邮轮航线设定的思路与原则,对邮轮航线设计过程及邮轮航线设定提出建议:先港口融入,再串联航线;鼓励采取定班、周期更小的航线方式;更加侧重从旅游市场角度设定邮轮航线;结合我国现有的邮轮港口开辟沿海组合航线。  相似文献   

14.
在北美航线,由于货流充沛和船舶供给紧张,今年以来班轮公司相继调整航线。各公司在有限的船队中。根据有效的货物聚集、配船和收益调整航线.以扩大运输。各公司尤其将着眼点放在占往美国货物50%的中国发运的航线。除了CKYH集团于4月开设中国往美国西岸的航线外,新世界联盟恢复了冬季停止营运的航线。其他主要船公司也专心致志地着手开设新航线。  相似文献   

15.
论等角航线的正反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航海的角度出发,系统地论述了等角航线的特性,给出了由己知椭球而上两点求做等角航线,或是求该航线的航向和航程的方法;也给出了自起点出发,由航向和航程反求航线另一端点的方法。这对于自动航海系统中计划航线的标注和船位的推算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航线     
《中国船检》2004,(12):56
长江至台湾间接航线将开通    由位于长江口的太仓港经日本石垣岛至台湾高雄、基隆港的集装箱航线已获中国交通部批准,这是交通部批准的长江沿岸港口中首条间接至台湾的航线。目前开航的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太仓市港务局表示,这条航线预计能在今年年内开通。 宁波港新增中南美集装箱线    日前,随着智利南美轮船公司下属“智利卡亚俄”轮自宁波港集团北仑第二集装箱有限公司码头成功首航,标志着宁波港至中南美的集装箱远洋干线正式开通。该航线由宁波船务代理有限公司代理,日本邮船(中国)有限公司和智利南美轮船公司联…  相似文献   

17.
大洋航行(Ocean Navigation)是跨洋长距离航行。常用的大洋航线有三种:大圆航线、恒向线航线和混合航线,这三种航线各有优缺点。一般情况下,船舶远洋航行时会选用大圆航线,但有时在中纬度海区进行远洋航行时,恒向线航线不失为中纬度海区远洋航行中的一种选择。文中结合一个航行实例的计算,就中纬度海区大洋航线的选择作一些分析,以数据说明这三种大洋航线的优缺点,并得出结论该如何选择航线。  相似文献   

18.
随着圣诞货运临近尾声,本期我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冬意"渐浓,整体行情萧条,运输需求日益缩减,大部分航线运价走低。2008年11月14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报1082.68点,上海地区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报1000.97点,分别较上月同期下跌3.8%和6.9%。  相似文献   

19.
北极航线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北极地区的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的现状及顺利通航的可行性。北冰洋航线的开通可成为北美洲、欧洲和东亚地区之间最快捷的海上通道,对航运及北极丰富资源的开发都大有裨益;文章针对目前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建议,笔者认为对于北极航线的研究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0.
刘子佳 《集装箱化》2011,22(7):40-40
本期我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呈现旺季不旺的态势。各大航线的运输需求稳中有升,但受市场运力供应过剩的拖累,市场运价上涨乏力,继续振荡探底。2011年6月24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报981.65点,新版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报1024.77点,分别较上月同期下跌3.3%和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