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线性涡流制动(LWB)按计划首次在德国铁路公司(DB AG)的ICE3电动车组上获得应用.LWB工作时无磨损,是迄今为止众所周知的唯一的与钢轨无机械力偶合的制动方式.本文叙述其达到批量生产水平的发展过程以及用于ICE3电动车组上时的技术和运行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2.
电磁涡流制动由于其不受列车黏着限制且衰减较小的优点,常用作高速列车的制动装置,但其结构尺寸和质量较大,磁极温升较高,阻碍了进一步推广应用。因此,在电磁涡流制动装置的基础上提出永磁涡流制动方案,结合理论计算和仿真分析,对比了相同极距和结构尺寸的2种涡流制动装置的气隙磁场,得出涡流制动力与气隙磁场的关系;计算了相同结构尺寸下永磁涡流制动和电磁涡流制动装置制动力和吸引力大小随速度的变化,同时对比分析了2种装置的磁极平均温度随速度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永磁涡流制动和电磁涡流制动的制动力计算方式具有等效性,相同结构下永磁涡流制动的制动力可达标准励磁参数下电磁涡流制动制动力的3.29倍,制动力相同时永磁涡流制动的磁极温升更小。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一种适用于非动力车辆的非摩擦制动技术--旋转型永磁涡流技术.根据涡流制动原理,以CRH2拖车转向架为对象,设计了旋转型永磁涡流制动装置.运用ANSYS软件着重进行了旋转型水磁涡流制动装置磁场的瞬态分析,得到在不同速度下感应盘所能提供的制动功率.最后从制动装置的永磁体磁极埘数、磁极周向距离、极片厚度、空隙宽度等方而...  相似文献   

4.
线性涡流制动由于其非黏着制动的特点,有望成为我国高速列车的新型制动方式。目前,涡流制动系统对既有线路轨道信号设备的电磁干扰缺乏相关研究,阻碍了该项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文章选取计轴器作为典型的轨道信号设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ANSYS Maxwell和Twin Builder分别建立涡流制动电磁系统与计轴器的仿真模型。基于Twin Builder平台对涡流制动系统模型和计轴器模型进行联合仿真,分析涡流制动系统对计轴器的电磁干扰。试验结果表明,涡流制动电磁系统模型的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相符,在无涡流制动系统的列车通过时计轴器感应电压为8.94 mV,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在有涡流制动系统的列车通过时会在计轴器感应线圈中产生峰值约为50 mV的干扰电压,使计轴器的感应电压超过设定阈值,从而可能产生误判,导致轨道区段的占用情况不准确,影响行车安全。该联合仿真模型可以辅助设计涡流制动装置,从而推动其应用。  相似文献   

5.
线性涡流制动系统在工作过程中会对周围环境产生电磁干扰,从而影响车载设备和轨旁信号设备的正常工作,阻碍涡流制动技术在高速列车上的应用。为了满足高速列车线性涡流制动系统辅助设计需求,文章建立了线性涡流制动系统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列车速度、励磁电流及气隙大小对线性涡流制动系统气隙磁场的影响,并与理论分析模型相比较,验证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分析线性涡流制动系统产生的电磁发射特性,结果表明:线性涡流制动系统产生的电磁发射在沿z轴方向时先增大后减小,靠近励磁电磁铁时电磁发射强度最大,沿y轴方向时呈周期性分布,沿x轴方向产生的电磁干扰较小。  相似文献   

6.
车辆用涡流制动的原理正好是高速列车所感兴趣的,不过对硬件结构和供电方面又提出了很苛求的要求,此外,控制技术的管理较复杂.为此在ICE3动车组上是首次批量使用这种涡流制动.  相似文献   

7.
车辆用涡流制动的原理正好是高速列车所感兴趣的,不过对硬件结构和供电方面又提出了很苛求的要求.此外,控制技术的管理较复杂.为此在ICE 3动车组上是首次批量使用这种涡流制动.  相似文献   

8.
基于解析法的涡流制动电磁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国家863项目——“车辆涡流制动技术研究”中磁悬浮涡流制动试验台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涡流制动过程的电磁机理。以Maxwell方程为出发点,根据推导出来的轨道涡流制动特性方程,分析了速度、励磁电流和气隙对制动力的影响,并用试验台的试验数据对方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
线性涡流制动(WB)首次正式用于德国铁路的ICE 3列车中,其优点是工作无磨损且与轮轨间的粘着系数无关.简要介绍线性涡流制动批量使用前的主要开发步骤及与线路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涡流制动原理建立涡流制动力的数学模型,并利用ANSYS Maxwell软件建立LECB(线性涡流制动)三维仿真模型。根据控制变量法研究列车速度、气隙、励磁电流等因素对涡流制动特性的影响,并分析了常用制动和紧急制动工况下的电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线性涡流制动力受速度的影响明显,低速时制动力快速上升并达到幅值,然后随着速度的增加,制动力下降并趋于平稳;励磁电流、励磁线圈匝数与线性涡流制动力成正相关,气隙、钢轨材料电导率与线性涡流制动力成负相关;相同条件下,励磁线圈材料为铝时,线性涡流制动系统产生的制动力大小优于励磁线圈材料为铜时产生的制动力。  相似文献   

11.
朱宇 《铁道机车车辆》2004,24(Z1):103-104
气电两用紧急阀具有气动紧急和电动紧急功能 ,可将DK— 1制动系统简化 ,减少故障发生。可用于代替 10 4D客车电空制动机的紧急阀 ,可大大提高紧急制动波速。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日本新干线车辆用基础制动装置。着重介绍了基础制动装置的结构改进过程及改进的部位。此外,也较详细地阐述了制动控制的技术动向。对编组制动力控制、滑行再粘着控制、减速度控制等控制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前景做了描述。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南京地铁1号线车辆制动系统的组成,阐述了制动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重点分析了列车在不同制动模式下运行时制动系统的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为使列车提速及提高列车运行可靠性,铁道车辆制动系统正在引进新技术、新装置。东北新干线的E5系、东海道·山阳新干线的N700系都采用了新制动装置。既有线车辆亦应用了防滑控制、编组制动控制等新技术。本文就新干线与既有线车辆采用的制动技术及正在研发的新技术和研究课题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5.
16.
吕晓晖 《铁道机车车辆》2005,25(1):27-28,32
通过介绍微控自动式制动技术和微控直通式制动技术在我国轨道车辆上的应用,对其各自的特点进行 了分析,提出了我国轨道车辆选用微控自动式制动技术和微控直通式制动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分析旅客列车空气制动安定性能试验存在的问题,从试验设备及客车分配阀两个方面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动车组基础制动功率设置流程,结合示例重点分析了基础制动盘功率配置的方式、方法,并运用仿真分析计算结果加以验证,认为基础制动轴功率配置合理.  相似文献   

19.
ICE(R)列车制动管理的重点是:由司机室中完全相同的操作接口统一控制列车制动的重要功能,并协调功率特性全然不同的制动力资源.对工业部门和铁路部门的研制者提出的苛刻要求是,3种完全可调的制动系统(包括在ICE列车上首次批量使用的线性涡流制动)在所有工作点上以及故障情况时能达到最佳利用制动能量且磨损最小.  相似文献   

20.
为满足国家发展高速、重载机车的需求,研制了大功率重载内燃机车用DT型单元制动器。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安装简便的优点,其制动倍率与DZD系列单元制动器相比减小了一些,但输出的制动力却增加了,在车轴具有较大横动量的场合下应用时不会出现闸瓦偏磨现象,制动作用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