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综合运输》杂志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主办,是全面涵盖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的综合性政策性期刊。《综合运输》杂志的宗旨是:综观交通全局,引领运输趋势。  相似文献   

2.
在综合运输中推行标准化,是综合运输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要求,也是提高综合运输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国内相关的报刊文章、学术报告以及政府部门文件里,对于综合运输体系相关基本概念的表述和含义很不一致,基本概念定义的不一致和使用的不准确,不利于加快推进中国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为此,本文在全面梳理国内外各种相关理念和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各种运输方式的基本特性,提出了基本运输方式、高级运输方式、综合运输方式、综合运输体系等基本概念的新定义.根据新定义,综合运输方式等同于多式联运方式,而且,多式联运等高级运输方式是综合运输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本文最后建议,在中文用语中应该以“多式联运”替代“综合运输”,以避免综合运输方式与综合运输体系在概念使用上的混淆.  相似文献   

4.
王铁成 《ITS通讯》2002,4(1):19-21
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建立智能型的综合运输体创造了有利条件,信息技术和辅助决策和段是智能型综合运输体系的基础,本介绍了综合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以及信息技术和辅助决策手段在智能型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指出综合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及相关决策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不仅有助于提高我国宏观综合交通管理水平和交通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而且有利于实现我国未来的智能型综合运输体系。  相似文献   

5.
综合运输可达性与物流经济的空间分异及耦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运输可达性与物流经济之间存在耦合关系.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例,基于省域层面的面板数据,利用ArcGIS 可视化平台,分析综合运输可达性及节点城市物流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特征;进一步解析综合运输可达性与物流经济的耦合协调机制,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综合运输可达性与物流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格局.结果显示:整体空间上,综合运输可达性与物流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显著,均呈现“东高西低” 的空间分布格局;综合运输可达性与物流经济的协调发展度差异显著,且整体水平不高,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综合运输基础设施实际投入和物流产出的匹配度有待提高,且对物流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6.
以发展生态运输的两个主体一综合运输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博弈辨识方法计算博弈力、博弈合力和博弈优势度,分析综合运输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在实现可持续综合运输发展中的主导性及影响的关键因子。研究结论表明,生态环境系统在二者博弈辨识中占主导地位,这为今后综合运输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加快建设综合运输体系促进西部公路交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综合运输体系进行分析研究。明确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对改善我国居民出行。推动交通运输业自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中提出的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的相关措施。以及以全国构建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为契机促进西部公路交通发展的具体内容.对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龚紫 《交通与运输》2008,24(4):20-20
综合运输是指由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等运输方式组成的合理分工、有机结合、优势互补、联系贯通的运输总体。综合运输体系从运输方式上可分为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5种;从功能上可分为运输通道、运输枢纽、运输工具、运输组织、管理体制和运输法规6项。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已进入构建综合运输体系的新时期。发挥综合运输整体优势和组合效率对于支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关键是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而实现各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的关键是要加强节点建设。综合运输枢纽是综合运输网络的重要节点,是城际和城市交通运输系统衔接的关键环节,是切实提高运输效率、方便乘客出行的有力抓手。因此,我们应抓住铁路大发展、机场建设和地铁建设加快发展以及国家公路运输枢纽规划全面实施的机遇,着手开展综合客运枢纽布局规划试点工作和示范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大力推进综合运输枢纽建设,真正实现零距离换乘和无缝衔接……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地考察、重点调研等多种形式,深入调查和剖析山西省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的现状,系统分析评价综合运输体系建设过程中已经取得的成绩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成因,分析总结综合运输系统发展的主要薄弱环节和影响发展的主要障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