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岷江流域水资源安全及适应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资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加重以及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中国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以岷江流域为例,从水资源的水量、水质及其生态环境安全等方面,探讨流域水资源安全问题.研究表明,随着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岷江流域水资源安全及其生态环境受到威胁,表现为:①水量减少.岷江流量明显减少,70~80年代与30~40年代相比,年均径流量减少9.5%,地下水资源量减少,地下水位降低10m左右.洪旱灾害更加频繁.②岷江水污染呈加重趋势.岷江高场站的综合污染指数由1996年的0.21增加为2000年的0.34,水质级别由“较清洁”变为“轻污染”.③生态环境恶化.岷江上游森林面积减少和干旱河谷扩大,水土流失也有加剧的趋势.针对这些变化,要保障流域水资源及其生态环境安全有必要采取下列对策:即必须树立可持续利用的观念;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前提,推进水利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建立水资源保护区,防治水污染.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资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加重以及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中国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以岷江流域为例,从水资源的水量、水质及其生态环境安全等方面,探讨流域水资源安全问题.研究表明,随着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岷江流域水资源安全及其生态环境受到威胁,表现为:①水量减少.岷江流量明显减少,70~80年代与30~40年代相比,年均径流量减少9.5%,地下水资源量减少,地下水位降低10m左右.洪旱灾害更加频繁.②岷江水污染呈加重趋势.岷江高场站的综合污染指数由1996年的0.21增加为2000年的0.34,水质级别由“较清洁”变为“轻污染”.③生态环境恶化.岷江上游森林面积减少和干旱河谷扩大,水土流失也有加剧的趋势.针对这些变化,要保障流域水资源及其生态环境安全有必要采取下列对策:即必须树立可持续利用的观念;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前提,推进水利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建立水资源保护区,防治水污染.  相似文献   

3.
澜沧江流域的水土流失与森林覆盖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景洪水文站的水文、泥沙资料和澜沧江流域森林覆盖率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森林毁坏,河道流量减少,泥沙增多,水土流失程度随森林覆盖面积的减少而加剧,认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加强对自然环境,尤其是要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利用小波变换对年均径流量时间序列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小波分析不仅能识别年径流的主要周期,而且还能给出其时频局部化结构,很容易观察出各种时间尺度强弱变化、分布和突变点.以甘肃省洮河岷县站(1957—1998年)年平均径流量为基本资料,计算分析表明,其径流量时间序列的时间尺度在时间域上分布不均匀,具有显著的局部化特征;不同时间尺度的丰枯阶段不同,因此径流丰枯变化与时间尺度大小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还分析出了年均径流量具有2a、9a左右、22a和32a左右的主要周期,其中22a为第一主周期.  相似文献   

5.
根据降雨变化及人类活动对沁河流域径流变化的影响分析,综合评判降雨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沁河径流变化的影响程度。以1956—2000年为基准期、2001-2010年为影响期,分析影响期降雨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沁河流域径流的影响。沁河2001—2010年平均天然径流量为10.73亿m~3,较1956—2000年均值13.39亿m~3减少了2.66亿m~3(减少19.9%)。天然径流量的减少主要受到降雨变化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沁河流域2001—2010年河川径流量减少,降雨变化作用占19.2%,人类活动影响占80.8%。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冲沟泥沙流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形成机制和演化规律,提出上拦、下排、中间削坡绿化的综合治理方案,采用加筋土护坡控制住沟头侵蚀,冲沟出口采用加筋土拦沙坝实现泥沙与水分离,降低营运阶段养护成本。该治理技术在广佛肇高速花岗岩水土流失区已成功应用,可供类似泥沙流灾害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7.
据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表明:"十五"时期,我国社会物流总额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15%左右.明显快于"十五"时期GDP增长9.5%的水平;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00年的19.4%下降到2005年的18.5%,等于节约社会物流费用合计近1000亿元;物流业增加值2005年超过1.2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占当年服务业增加值的16.6%,现代物流业已成为我国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8.
利用三峡水库2003—2006年间的实测资料分析了135-139 m蓄水阶段万州—涪陵河段的泥沙淤积特性。结果表明:该河段内共有20处泥沙淤积,3处冲刷,淤积总量约为1.6亿m3,冲刷总量约为0.04亿m3,净淤积总量约1.56亿m3;丰都以下的河段发生淤积共计17处,泥沙净淤积量约为1.50亿m3,约占总淤积量的96.2%;河段内泥沙重点淤积在连续弯曲、宽谷等类型的河段;随着水库蓄水年限的增加,泥沙淤积物级配组成呈逐年变细的趋势。长期来看,随着水库运行水位的进一步抬高,连续弯曲河段的泥沙淤积将进一步加重,将影响航道通航。  相似文献   

9.
节能减排指的是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10%.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民族和人类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无资料地区径流量计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库径流量的计算是关系到水库规模大小的一件很重要的工作,对于无资料地区的径流量计算更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提出降雨径流关系法充分利用邻近的水文资料、本流域已有的少量资料以及本地区水利工程运行的实际资料综合分析推导出径流量,并与传统计算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最终确定合理的径流计算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