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国内商用车市场,牵引车一般采用气压制动系统,压缩空气驱动车辆制动器进行制动。车辆制动力的大小除取决于制动气压大小、制动器规格和制动气室大小外,车辆载荷也是决定车辆产生制动力大小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对于4×2半挂牵引车,前轴为非驱动转向桥,一般为单腔气室,后桥为驱动桥带复合制动气室,能够实现弹簧储能驻车制动。在车辆空载时进行应急制动试验,因后桥载荷过低,无论是行车制动(前桥失效情况下进行后桥制动),还是驻  相似文献   

2.
以某多轴重型高机动越野车辆为平台,设计了一种多模式电液转向系统。多种转向模式的设计、完善的控制策略,以及后桥转向角度的匹配,可以同时满足高速车辆的通过性、操纵稳定性与行驶安全性要求。通过实车试验验证,后桥转向角度控制精度较高,实现车辆的同步转向动作,能够满足实际使用需求。其设计正确、系统可靠,便于实现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四轴全轮转向车辆的线性二自由度车辆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学公式推导。以某四轴重型运输车为例,基于零质心侧偏角策略确定转向瞬心位置以及后桥转角与前桥转角的比例关系,并讨论了全轮转向对车辆稳态响应和瞬态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三)引言e-tron GT和RS e-tron GT(车型F8)的前桥和后桥上装有永久励磁式同步电机。电机的功率密度很高,这就能使得车辆能实现非常好的运动式响应特性。电机的区别在于转子/定子组的有效长度,另外前桥和后桥上的功率电子装置也是不同的。前桥功率电子装置最高能应对300A的电流,后桥功率电装置最高能应对600A的电流,如图66所示。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一种双前轴转向传动系统的设计思路及方法,使用公式计算、可编辑表格求解、DMU仿真分析等方法,以整车最小转弯半径指标为输入,优化转向二轴内轮转角实际与理论偏差最小为目标,通过优化设计转向传动杆系及合理匹配转向梯形来实现双前轴(前桥)车辆稳定可靠的转向功能。该设计方法为双前轴(桥)转向传动机构设计优化提供了有价值的设计思路,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赛欧轿车的前桥既是转向桥又是驱动桥,总称为转向驱动桥;后桥是一个随动桥。前桥与悬架主要由动力传动总成、转向节及轮毂总成、前弹簧及减振支柱总成和稳定杆控制臂总成组成,其结构如图1所示。后桥与悬架主要由减振器、后桥和后弹簧组成。前后桥与悬架的常见故障都是由于减  相似文献   

7.
转向部分的故障 因驱动前桥同时担负着转向和驱动双重任务,所以结构较为复杂,在转向方面主要表现在转向沉重。驱动前桥的转向阻力显然比刚性前桥要大,驱动前桥转向助力的输出转矩也比刚性前桥大,因此驱动前桥的转向比刚性前桥费力是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8.
线控转向是一种先进的转向技术。文中介绍了线控转向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特点,以及线控转向技术在双前桥车辆领域的研究热点。展望了线控转向技术在双前桥车辆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转向系统作为商用车实现智能化的关键子系统和主要的耗能部件之一,其设计的好坏与车辆的燃油经济性、操纵稳定性以及车辆的机动性能息息相关。论文对商用车最常用的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首先,对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进行概述,写出了该系统的优点与不足,其次对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国内外研究进行了说明,最后指出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优化控制方向,为节能减排和提高车辆的性能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传统液压转向系统转向半径过大、通过性差的问题,本文以5轴军用越野汽车为例,提出一种基于PLC控制的电控液压多轮转向系统。该系统具备前组和多组两种工作模式,同时兼具故障诊断与处理、人机交互、零位标定等功能。该系统减小了车辆的转弯半径、改善了车辆的通过性,最大程度提升了系统的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改善了人机交互体验,满足了车辆在不同场地内的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11.
正参与工作的控制单元的任务分配。挂车辅助主控制单元。供电控制单元J519;挂车辅助功能的主控制器;确定挂车辅助系统当前的系统状态;在需要时激活组合仪表上的警告显示和文字提示信息;计算挂车辅助系统的各种参数并把这些参数传至MMI显示屏上显示;要求转向控制单元提供前桥具体转向角,必要时还有后桥转向角;必要时激活带挂车车辆的保护制动;在连接上挂车后执行自适应过程。从属控制单元。  相似文献   

12.
该文阐述了电动辅助转向系统的一般结构和工作原理,利用ADAMS构建了的包含转向系统、前后悬架、轮胎及地面的整车模型。分析了模型在不同速度下的转弯半径情况,拟合出了其助力转向特性曲线,对相关技术研究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重点介绍非接触式四轮定位应用于重型商用车检测过程中取得的一些经验和收获,包括四轮定位检测参数标准的制定、双后桥平行度的加垫调整原理及方法、双前桥转向机构的原理及平行度调整方法、车桥前束预调整方法在生产领域的应用以及通过试验探索车辆在不同状态下对各参数检测数据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4.
余小东 《商用汽车》2006,(12):80-82
车辆转向是通过车轮绕转向主销偏转一定角度,使车轮由原先的直线行驶改变为沿一定曲率的曲线行驶。车辆的转弯半径主要取决于车辆的前后轴距,即转向外轮转向偏转角一定时,轴距较短的车辆转弯半径则较小。根据不同环境的需要,还出现了多种转向桥可供用户选择(见图1)。早在20世纪  相似文献   

15.
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随着车辆载重的增加以及人们对车辆操纵性能的提高,简单的机械式转向系统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于是人们发明了一种能够减轻驾驶员操作负荷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并于 20世纪 30年代应用在重型车辆上。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借助于汽车发动机的动力驱动油泵、空气压缩机和发电机等,以液力、气力或电力增大驾驶员操纵前轮转向的力量,使驾驶员可以轻便灵活地操纵汽车转向,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行驶安全性。2 电控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由于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液压泵一直随发动机同时运转,增大了燃油消耗,为了克服液压动力转向系统在燃油…  相似文献   

16.
多轴转向汽车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超 《重型汽车》2005,(5):18-20
1前言 近年来,随着重型车辆的飞速发展,用户对它的性能要求已越来越高.由于转向性能直接影响整车的机动性、灵活性、操纵稳定性和使用经济性,因此对重型车辆的转向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轴转向汽车的转向系统的设计需要优化转向系结构来实现最佳的转向过程(转向时所有的转向轮都处于纯滚动状态或者只有极小的滑移),达到最小的轮胎磨损,减小转弯半径和转向阻力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正耐世特汽车系统持续拓展其传动系统产品系列,为满足电动车辆的独特需求定制全新的半轴技术。耐世特的半轴技术在优化NVH性能和轻量化的同时,提升了耐久性能和效率,以解决电动车所面临的挑战。与传统内燃机车辆不同,电动车的架构在前轮驱动中将电驱动单元集成到前桥,在后轮驱动中集成到后桥,在全轮驱动中集成在前后桥。传统内燃机车辆通常使用多种传动技术,而在电动车辆中,将扭矩从电驱动单元传递到车轮的关键任务则要依靠半轴来执行。  相似文献   

18.
《汽车工程》2021,43(9)
为了提高多轮分布式电驱动车辆在复杂机动环境下的转向能力,设计了一种基于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的双重转向系统。该控制系统采用分层结构,上层为横摆力矩决策层,下层为驱动力分配层。在控制系统上层,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和递归最小二乘结合算法进行路面辨识;根据车辆状态信息和路面条件自适应调节滑移转向比,由车辆动力学模型和滑移转向比确定双重转向参考模型;针对滑模面附近非连续特性造成的控制信号抖动现象,将滑模控制算法进行改进,设计了滑模条件积分控制器,使车辆实际横摆角速度追踪双重转向参考模型计算出期望横摆角速度。系统下层在保证车辆总驱动力的前提下,基于控制分配规则将上层广义目标控制力需求分配至各执行器。最后,利用硬件在环实时仿真平台进行控制策略验证。结果表明,分层控制系统较好地实现了路面识别功能和车辆双重转向功能,针对不同路面工况对车辆进行了有效地行驶控制,减小了车辆在狭小弯曲地区的转弯半径,抑制了车辆状态参数及电机转矩的颤振和抖动,改善了车辆小半径行驶的转向机动性和高速行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双前桥转向机构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前桥转向机构包含两个独立的转向梯形机构和双前桥间的转向联动机构—双摇臂系统。文中分析了双前桥转向机构应实现的功能、运动规律和与其它系统可能造成的运动干涉,提出了同时保证双前桥汽车车轮转向时做纯滚动和杆系干涉造成的车轮异常磨损最小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导致转向沉重的主要因素 引起汽车转向沉重的因素很多,主要受两大总成件影响。一是受转向器结构型式、安装位置以及转向器本身的故障影响;二是受转向前桥(包括横、纵拉杆)结构、参数及润滑情况影响。对于带有助力转向的汽车,液压系统的故障也是导致汽车转向沉重的原因之一。 转向沉重部位的诊断方法 1.支起前桥,转动转向盘,若感到转向灵活,则故障在前桥与车轮等部件。因为支起前桥后,转动转向盘时车轮与路面的接触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