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解决制动管束总成存在一致性差的问题,对制动管束的设计、生产过程进行研究,通过优化布置方案、统一设计标准、改进生产及装配工艺3方面措施进行了多项改进,采用集成方案设计、成型管束方案,管束设计、生产、装配采用统一基准并创新性采用立体工装保证产品一致性。通过对优化后的管束总成试制、试装,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提升效果并且较大幅度降低了管束装配工序的生产节拍。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介绍重卡制动系统工作原理及制动管束的设计、装配的了解,就管束设计的方案要点、影响因素及其在装配中的优势做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气制动管路系统是重型载货汽车底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重型载货汽车的装配速度,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生产厂家开始将重型载货汽车底盘的气制动系统进行预组装,通过将制动系统中的气管设计装配成管束的形式来提高重型载货汽车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叙述汽车液压制动系统的设计程序和设计方法以及制动性能的几个评价指标。本设计方法有别于传统的设计法。主要从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中的制动效能、制动效率和制动力的轴间分配等方面的分析来进行制动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5.
文中给出了某型电动轿车完整的制动系统的计算参数,并对真空助力制动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分析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设计了电动真空助力制动系统。通过整车道路试验验证,所设计的电动真空助力制动系统合理。  相似文献   

6.
李亮 《川汽科技》1999,(3):26-27
本文针对制动系统中的尼龙管路装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具体可行的装配方法。  相似文献   

7.
根据FSAE比赛规则对赛车制动性能的要求,提出了赛车制动系统的设计方案。通过对赛车制动过程进行受力分析,建立了制动系统力学模型。借助Simulink软件平台建立了赛车制动系统仿真模型,得到了最优制动力分配系数、同步附着系数以及制动系统关键设计参数。通过实车试验,验证了该制动系统具有良好的制动性能,能够达到四轮同时抱死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8.
汽车整车制动性能取决于制动系统的结构与整车参数的匹配。本文对NJ1020系列小型客货车的制动系统进行分析,同时对制动系统的元件进行分析设计。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电动汽车安装电动真空助力制动系统的必要性。对真空助力制动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分析计算,设计了电动真空泵最小真空度的计算流程。以改装的某型电-电混合动力轻型客车为例,给出了完整的制动系统的计算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当电动真空泵最小真空度为37.5 kPa时,可为制动系统提供满足设计要求的制动助力。整车初步试验表明,所匹配的电动真空泵参数合理。  相似文献   

10.
针对FSAE赛事规则及赛车整体性能需要,提出了FSAE赛车制动系统优化设计方案。优化了制动器参数,对制动系统关键零部件进行了轻量化设计及CAE分析,设计了满足性能、强度要求的制动系零部件,确定了赛车四轮同时抱死时的制动力分配比,最后通过对制动系统的调教与实车试验,赛车制动时能够达到四轮同时抱死的设计目标,对指导赛车制动系统的设计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线控制动系统防抱死特性模糊控制方法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林逸  沈沉  王军 《公路交通科技》2006,23(10):124-127
作者研究分析了直接影响汽车行驶安全性能的汽车制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阐述了以油或空气作为传力介质的传统制动系统必将被全电的制动系统——线控制动系统所取代,线控制动系统是未来制动系统的发展方向。介绍了线控制动系统的分类、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线控制动系统和制动执行器的数学模型,以1/4车辆模型为研究对象,设计了模糊控制器,并在Matlab/Simulink下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模糊控制对线控制动系统的防抱死特性取得了理想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一种新型的前后轮联动制动系统(Combined Brake System,简称CBS)和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e System,简称ABS)组成的一体化制动系统已经并安装在摩托车上,取得了良好的制动效果。从摩托车前后轮一体化制动的角度对前后轮联动制动系统的计算方法及设计原理进行探讨,并计算出某型摩托车前后轮一体化制动时制动器的最佳制动压力,分析了前后轮联动制动系统的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13.
借助于国外主流汽车企业的平台化、模块化开发模式,文章分析了制动系统设计开发的问题和关键点,阐述了制动系统平台化开发的基本思路。通过对国外某汽车公司车型平台制动系统设计的研究,得出平台化设计原则,同时需要综合考虑制动系统法规要求、制造工艺、轻量化设计等前提下,以最高标准要求和限制条件来开发设计制动系统,使之能够在最大通用化情况下,较少对零部件进行更改。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NJ1080车型气压制动驱动系统的分析,提出其设计的不足之处。并通过改进方案来阐述气压制动驱动系统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给出了某型电动轿车完整的制动系统的计算参数,并对真空助力制动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分析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设计了电动真空助力制动系统。通过整车道路试验验证,所设计的电动真空助力制动系统合理。  相似文献   

16.
冷彪  柳帅 《北京汽车》2016,(1):21-24
以国内某轻型载货汽车出口车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国内与国外制动法规的差异性,开展了针对出口车制动系统法规适应性设计方面的研究,提出了针对出口轻卡制动系统的设计要点,归纳了出口车制动系统认证流程,对今后国产出口车新产品的开发和认证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线控制动系统液压精确控制,本文中设计了一种新型线控制动系统,通过对该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建立了面向控制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基于该系统模型设计出反步控制算法。利用径向基网络逼近连续函数特性,对与系统状态量相关的非线性摩擦力进行估计,作为反步控制器的补偿,并证明该算法李雅普诺夫稳定。基于电液线控制动系统台架开展了多组制动工况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策略能实现对线控制动系统液压力的精确控制且反应迅速。  相似文献   

18.
电动汽车复合制动系统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原理、结构、特点、控制策略和制动动力学控制等方面阐述了电动汽车复合制动系统的发展现状,针对复合制动系统的3种结构型式(油门踏板型、未解耦型和解耦型)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解耦型复合制动系统是未来复合制动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重点分析了解耦型复合制动系统的控制策略,并且总结了正常制动和紧急制动2种工况下液压制动力和再生制动力的动态协调控制方法,最后提出复合制动对于液压制动系统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电动汽车一次充电的续驶里程短,已成为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主要问题,以现目前蓄电池能量储能技术的发展,是不能直接增加蓄电池容量来解决续驶里程问题,在电动汽车上采用再生制动来回收制动能量是增加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通过对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原理分析,设计出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电路,最后以设计的制动回收系统电路进行分析选择,主要是对驱动系统、储能系统和变换器的选择和设计。  相似文献   

20.
评价整车制动性能的指标包括制动距离、制动减速度、制动抗热衰退性和制动稳定性等.制动系统中的每一项参数达标与否都会对上述指标产生影响,如制动卡钳的排气设计不佳,管路空气未排尽,由于空气的压缩率较大,在实施制动时空气被压缩,制动液传递压力的效果降低,导致制动疲软等问题.本文以制动系统的排气设计为例,分析出制动机构中的卡钳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