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虚拟评审是汽车企业广泛运用于产品开发阶段的重要手段。阐述了整车工艺开发过程中虚拟评审需要重点关注的事项,包括对单零件产品设计、多零件间隙配合、制造资源及人机可行性的评估描述,并通过具体案例的应用,说明了虚拟评审与整车工艺开发的结合,能实现新车型开发的顺利运行。  相似文献   

2.
倪明  许争  张一帆  全泉 《上海汽车》2015,(2):26-31,41
整车前期维修性设计与开发是整车工程技术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乘用车售后工程开发实践,提出前期维修性设计与开发的6大组成,并介绍了每一个组成部分的要点。通过将6大组成与整车工程开发的整合流程实例,结合维修性设计问题解决案例,阐述了前期维修性设计与开发的完整流程与结果输出。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型显示技术及数字液晶屏的迅猛发展,新车型造型主推大尺寸无帽檐双联屏、三联屏,甚至曲面屏。座舱的智能化发展给视觉舒适性问题的识别及应对方案带来了巨大挑战。同时,市场在售车型出现大屏日间反光、夜间成像的客户抱怨点。严重的视觉舒适性问题将影响到客户的用车安全。介绍了在整车人机工程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对视觉舒适性设计的管控方法,并运用虚拟工况评审,对开发车型进行主观评价。  相似文献   

4.
正合理的维修性设计可以减少客户的维修成本及主机厂的售后索赔,从而提高汽车商的品牌效益和整车附加值的提升。本文对可维修性设计原则的要点进行说明,利用FMEA等综合评价因素,通过不同的案例解析,给出了基于可维修设计的汽车总装工艺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5.
汽车整车正向开发中总布置设计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对汽车驾驶舱,车身的结构和其他结构等方面的尺寸和布置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文章在汽车整车正向开发总布置设计的角度出发,从汽车整车总布置、竞品分析、整车性能等几个方面来分析汽车整车正向开发总布置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6.
维修性设计是整车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维修性能够减少用户的维修时间,提高车辆运营效率。针对重型汽车开发过程中维修性设计,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给出设计要求及对应的分析评价方法。从简化产品设计、可达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建立维修性设计准则作为产品维修性的定性要求,并以满足的设计准则数量与设计准则的总数量之比来判断满足定性要求的程度对于定量要求,通过维修活动时间历程分析对维修时间做出预计,恨据预计结果判断是否满足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胡亮  康飞  童荣辉  饶志明 《上海汽车》2011,(4):21-24,40
汽车开发过程需要进行性能管理,整车性能经理(VPM)担任性能开发的管理工作,通过建立性能开发团队,在获取市场部输入以及项目的需求后,编制性能开发目标即整车技术规范(VTS ),然后围绕VTS进行性能开发,在每个项目节点进行性能评审和领导评审,汇报性能状态,跟踪解决性能问题,使得整车性能开发及时达到目标,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在生产过程中应用虚拟样机可极大缩短汽车开发周期,节约成本,提高汽车质量.文章以某微型电动汽车实体三维模型数据为依据,应用多体系统动力学软件ADAMS/Car搭建该微型电动汽车的虚拟样机及初步进行虚拟样机正确性的检验.正确的虚拟样机为后续整车性能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汽车朝着智能化、网联化和电动化方向快速发展,汽车电磁兼容性能影响因素日益复杂。阐述了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电磁干扰源和干扰特点,在传统电磁干扰3要素构成分析的基础上,从技术设计层面和开发流程2个方面解析汽车EMC性能影响因素构成,以及EMC性能提升措施,提出整车、系统和零部件EMC开发目标设定、整车EMC设计评审和风险规避方案、EMC测试标准、测试计划和试验大纲、验证工作及完善汽车EMC正向开发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10.
久陵 《汽车与配件》2009,(18):14-16
在所谓"自主创新"的内容中,其中之一主要涉及到"建立整车设计开发流程,掌握车身、底盘开发技术及整车、发动机、变速器的匹配技术和排气净化技术;突破碰撞安全性、NVH(振动、噪声、平顺性)等关键技术;控制新能源汽车的设计和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虚拟数据评审(DVR)对汽车造型研发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广泛应用的阴影预烘焙渲染技术存在的缺点。阐述了实时渲染游戏引擎UE5用于汽车虚拟评审的优势,包括更好的可视化效果、更高的可定制性和丰富的多平台支持,同时通过帕加尼汽车、宝马集团和The Mill对虚幻引擎使用的成功案例分析,论证虚幻引擎UE5用于汽车造型虚拟评审的可行性。最后结合多年汽车虚拟评审经验,分析了开发汽车造型虚拟评审系统需要考虑的因素,并利用UE5蓝图编程系统搭建了汽车造型评审用户界面(UI)及相关辅助功能,最后为了让汽车虚拟评审系统达到最大使用价值,利用虚幻引擎像素流技术搭建了在线评审登录界面,实现让评审专家通过手机或者电脑网页登录评审系统,随时评审造型数据方案,提高数据评审效率。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通过车辆开发使用虚拟评审技术在保证开发质量的同时可以缩短开发周期,提高研发质量,降低开发费用。进一步说明了通过虚拟评审与整车及零部件开发的有机结合,能够实现新车型的顺利运行及成功投放。  相似文献   

13.
在整车开发过程中,为更好地用车外流场的CFD分析为汽车气动外形进行设计和优化,文章针对某重型牵引车,利用基于LBM方法的大型商用CFD软件PowerFlow,建立了整车三维计算模型,并进行了外流场数值模拟,计算得到该重型牵引车的阻力系数为0.621,通过分析车身的压力分布及车身周围的速度分布等情况,提出了基于CFD分析结果的改进措施:在货箱前端和后端各加一个导流装置.结果表明:改进后整车风阻系数为0.589,较原来降低5.15%,效果较显著.该方法为整车气动性能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汽车性能开发作为在汽车项目开发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开发内容,已经日益受到国内外汽车厂家的重视。本文首先对汽车性能和汽车性能开发的概念进行了介绍,对汽车性能主要的开发内容和过程进行了说明。同时对整车性能集成和管控进行了介绍和说明,重点对整车性能目标管理、计划管理、问题管理、验证管理、日常管理、节点评审管理进行了具体介绍。最后对汽车性能开发及整车性能集成和管控的重要性进行了说明,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轻量化是汽车开发中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是汽车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整车重量构成中车身重量的比例较高,对整车轻量化有重要的意义。在车辆平台化开发过程中,将车身轻量化设计理念融入平台项目开发的全流程中,通过轻量化材料、轻量化工艺和轻量化结构的技术路线,应用参数化建模、参数化优化、拓扑优化、断面优化、成型性和材料利用率优化等虚拟产品开发技术,结合多学科多性能的轻量化协同优化设计,充分兼顾刚度强度等性能,兼顾布置、造型、装配、工艺、成本等需求,达到了更优的白车身全局平衡,最终实现了五星安全车身、超高刚性车身,达到了比肩全铝车身的轻量化系数水平,同时实现了高车身材料利用率、低研发费用、低整车成本,并在平台化的车型开发中形成轻量化车身开发流程和性能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整车缝隙的外观感知质量,阐述了汽车在产品开发全生命周期的尺寸工程工作内容及应用,进而引入用户视角,构建兼顾客观数值和主观用户感知的整车静态外观尺寸技术规范(DTS)设定思路;应用虚拟评审技术,保证DTS设定的合理性;建立精致工程及看穿性评价标准,实现兼顾造型意图和工艺能力的实车效果,旨在平衡成本和质量,从而实现质量目标。  相似文献   

17.
正在车身前期开发过程中,车身关键零件的造型直接对整车的成本、性能、可制造性、模具寿命、生产效率产生影响,本文重点研究了车身关键零件的概念、车身冲压同步工程在车身关键零件中的实施方法、工艺设计和模具开发,最后通过实例来介绍建立车身关键零件工艺数据库及设计标准的重要性。车身开发是决定整车竞争力大小和成本高低的关键因素,因而各汽车公司均把车身开发放在整车开发的首要位置。车身制造技术是整车开发的核心  相似文献   

18.
张波 《时代汽车》2024,(6):141-144
随着汽车向“新五化”发展,动力、底盘、车身、座舱、驾驶辅助等各域电气化程度越来越高,汽车电子元件数量大幅度增加,加上用车场景的复杂化,使得整车电气系统设计变得非常复杂,故正向的整车物理架构设计和关键的电平衡设计变得异常重要。文章简要阐述了整车物理架构开发流程,对每一步骤的工作内容和输出物进行简要说明;以某款重型商用车为例着重介绍了整车电平衡设计的方法。对整车而言,发电机、蓄电池以及整车用电器供电及用电是一个相互平衡的过程,电平衡计算即是确保这一过程:以满足启动、储运、供电、充电、驻车运行等多项性能和场景化功能为前提,围绕蓄电池和发电机选型开展设计。合理设计整车电平衡性能,不但可保证车辆电源系统的安全可靠,还可指导零部件选型,有效降低发电机、蓄电池等零部件的成本,增加蓄电池等零部件寿命,降低整车油耗。[1]  相似文献   

19.
装配虚拟分析是新产品正向开发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旨在降低产品实际装配过程中的风险,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文章针对重卡新产品开发过程中,装配工艺虚拟分析时所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如:工具可行性、流程合理性、模块化设计、装配防错、结构合理性、维修性等虚拟分析技术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20.
随着汽车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整车开发周期、成本和质量的冲突变得愈加明显。剖析了汽车开发中的内容、时间、成本和质量相互作用形成的三角形关系,并提出了在重要环节需要完成的关键任务以达到最终高性价比的整车开发,针对实际项目过程控制中面临的客观市场因素和主观人为因素的挑战,提出了利用新科技(云端技术)来进一步优化整车开发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