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取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的东环路站活塞风亭和塔园路站排风亭进行多种工况下的噪声测试和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活塞风亭,隧道风机是主要噪声源,噪声在63~6 300 Hz范围能量都很高,风井消声器发挥显著作用,消声量约为25 d B;对于排风亭,排风机变频运行产生的噪声主要集中在315~1 250 Hz的中低频范围,排风机工频运行时噪声在200~4 000 Hz较大,消声器发挥了很好作用,降噪量约为21 d B。两种风亭附近的敏感居民楼均达到环境噪声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绍兴轨道交通1号线沿线文物分布情况。为确保轨道交通1号线沿线文物的安全,结合文物安全检测情况,通过数值模拟计算,详细分析及评估了轨道交通1号线建设对沿线文物安全的影响。制定了基于文物安全稳定性的控制指标,提出了临时预加固及实时监测方案,为绍兴古城风貌及文物的保护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9,(2)
2008年12月18日,苏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与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举行了签约仪式,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将为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项目提供全部199台自动扶梯。这也是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继韩国大田地铁、光州地铁100台及首尔地铁50台大高度自动扶梯项目后又一轨道交通项目中标。 相似文献
4.
黄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3,(11):167-171
目的:2019年苏州地铁1号线列车空调系统高压故障频发,导致可上线列车数的减少及乘客投诉的增加,需找出故障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方法:基于列车空调发生高压故障常见故障原因开展初步排查,排除了部分故障因素;结合2019年1号线发生的19次列车空调高压故障发生的时段、日期及地点,对空调机组故障时的热负荷、外部温度及列车运行环境等因素开展进一步分析。找到故障原因后,提出了列车空调系统的优化及改进措施。结果及结论:故障的直接原因是隧道内局部区域的空气对流不佳。隧道整体环境温度越高,空调系统压力升高至超过高压开关动作阈值所需的时间越短,发生高压故障的概率就越高。在综合考虑了可行性和经济性后,采用了优化空调控制逻辑、控制列车在存车线停留时空调的开启时长这2项对策。经过运营验证,这2项对策有效杜绝了1号线因局部位置失去列车运行气流造成的空调高压故障。 相似文献
5.
6.
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是上海首次采用综合监控系统、同时也是国内第一条重载型(A型车)采用无人驾驶的线路.以10号线为技术背景,阐述了门禁系统在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应用,分析了门禁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系统集成.10号线门禁系统采用分布式设计,分级控制,统一管理,既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和管理效率,又为今后发展"一卡通"管理系统打下...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轨道交通9号线盾构上穿1号线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明山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9,12(1)
上海市轨道交通9号线盾构在推进至衡山路天平路附近时,上穿运营中的轨道交通1号线.两线隧道之间的最小垂直净距仅约1.1 m,而覆土厚度只有4.25 m.9号线穿越施工一方面必须严格控制地面隆起或沉降,另一方面还必须控制运营中的1号线隧道的上浮和变形情况.利用ANSYS软件对该穿越工况进行了三维仿真,分析了9号线隧道穿越施工对1号线的影响及施工过程中的地表变形;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如设置抗浮板,严格控制盾构的设定平衡压力、注浆量、注浆压力、出土量等参数,进行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实施信息化施工等. 相似文献
8.
通常列车的车型和编组决定了车轴重量和站台长度,地铁与轻轨的区别也主要在于这两方面,其中地铁是选用A型或B型列车的轨道交通路线,采用5-8节编组列车;轻轨则是选用C型列车的轨道交通路线,采用2-4节编组列车。而苏州1号线是4节编组的B型车,于是便笼统的称之为: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 相似文献
9.
彭华春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5,(5):43-46
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全线高架,借鉴我国城市和铁路高架桥梁的设计经验,结合轨道交通的特点,提出了适于城市轨道交通的桥型方案和经济孔跨,并对设计进行了回访总结。 相似文献
10.
对于既有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运营管理工作项目主要涉及旅客运输组织、系统设备管理与维护、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配合行车调度等,且以人工处理为主,同一时间多个系统的运行状态都需要依靠车站管理人员监控,极易出现差错。文章基于南宁市轨道交通5号线广西大学智慧车站项目,阐述南宁市轨道交通智慧车站的设计思路及具体实施方案,并对其所开展的智能化建设进行研究,以期为后续智慧车站项目的推广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2007年2月,国务院批准苏州建设轨道交通1、2号线,由此,苏州成为中国最早报批和开工建设轨道交通的地级市。轨道交通1号线自2oo7年底开工建设以来,工程进展如何?预计年内开工建设的2号线目前筹备情况怎样?10月9日,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近日赴轨道交通建设现场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2.
据最新消息,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万人试乘”已拉开序幕,已于4月底正式运营。随着1号线带领苏州跨入“轨道交通时代”,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建设也在热火朝天的进行中。3月中旬传来消息,2号线已经展开铺轨工作。
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2009年底正式开工建设。它是继1号线后苏州轨道交通线网的南北向骨干线路, 相似文献
13.
李洪强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4,(5):67-70
以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终点站为例,在分析周边控制因素的基础上,对线路终点站解决列车停车和折返问题进行多方案比选,最后对推荐方案进行了纵断面优化,使方案达到投资最少、施工风险最低、运营功能最佳,供国内地铁线路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隧道内采用III型轨道减振器扣件、中量级钢弹簧浮置板道床以及重型钢弹簧浮置板道床等3种减振措施的代表断面上,采用落锤法测量钢轨、轨枕、道床及隧道侧壁测点的振动时域信号,计算得到各断面上测点的传递函数,并评价分析了这3种减振措施的性能。选取对列车振动较敏感的轨道下穿居民小区路段进行地面振动测试,分析了地下列车运行对居民生活的振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苏州轨道交通所采取的大埋深及重型钢弹簧浮置板道床等减振措施是卓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15.
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对人口再分布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前后土地利用变化及由此引发的人口分布变化,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对人口再分布的作用机制,并研究了轨道交通的具体影响范围,影响力度,以及在城市不同区域对人口再分布作用的差异。实践证明城市轨道交通对人口的疏散作用主要是通过沿线土地利用改变实现的。另对城市中心区、外围区和郊区发展的影响不同,因而对城市不同区位人口的作用也存在差别。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沿线土地利用,人口数量的变化程度证实了轨道交通对其沿线要素的影响所遵循的"廊道效应"。 相似文献
16.
马伟杰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9,22(12)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管理经验,在实现全线路行车自动化的基础上,试点智慧车站建设方案。以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新江湾城站为工程背景,通过导入车站运营场景,开发车站智能化管理平台,实现了车站设备管理、客运管理和人员管理智能化,提高了车站运营效率及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7.
根据石家庄市轨道交通3号线首开段与1号线一期工程同期运营的总体要求,结合3号线首开段与1号线一期工程各自工程特点,分析了2条线同期运营时3号线首开段的运营管理、行车组织、资源共享等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对城市空间扩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解析上海市近15年的城市形态演变遥感图片,描述其城市外围扩散特征为:圈层式扩散、轴线突破扩散以及郊区集镇吞噬扩散.同时发现上海市轨道交通1号线在过去的10年间引导了沿线的带状城区扩散,吸引了大量的居住空间的分布.结合交通与城市土地利用的互动关系,从城市扩散动力、城市交通系统以及城市扩散模式三个层面在理论上分析交通在城市外围扩散中的导向作用.指出城市轨道交通诱导城市形态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充分发挥自身的交通客运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以长沙市轨道交通2号为例,分析了列车空载工况和载客工况下的能耗情况,结果表明根据列车能耗系统的实时统计数据核实列车能耗的方式是可靠的。在此基础上,计算分析了列车运行过程中乘客总体重的能耗,与列车自重能耗相比,列车自重能耗在列车总能耗中占很大的比重,因此:合理地降低车辆自重将成为今后车辆设计的重要课题,根据线路客流量特点制定大小交路时刻表将成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公司降低运营成本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刘建坤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3,16(7)
结合苏州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特点和客流特征等,对其网络化运营后的管理架构体系、资源保障、信息管理等进行了论述,构建了一个由“网络管理层、线路控制层、现场执行层”构成的管理架构,建立了由运营管理、维护保障、客运服务、信息管理、人力资源、后勤保障等体系共同保障的网络化运营体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