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1 毫秒
1.
前排乘员安全气囊模块是德尔福公司全套安全系统产品中的一部分。德尔福能自行设计、验证和制造前排乘员安全气囊模块,提供给全球整车制造商。德尔福与整车制造商合作,在许多现有的气囊的安装位置和模块技术  相似文献   

2.
《汽车与配件》2004,(7):38-38
德尔福提供最先进的侧面头部帘式安全气囊模块,用以在发生侧面磁撞和车辆翻车时保护前座和后座乘员的头部和颈部。 德尔福侧面头部帘式安全气囊从车  相似文献   

3.
《汽车与配件》2004,(7):38-38
德尔福带状(Beltline)头部/人体躯干侧面安全气囊模块既能与汽车座椅连接,又能与车门连接组成人体安全防护的系统。 德尔福侧面安全气囊模块是用于在车辆侧面碰撞时提高对人体的头部与人体躯干部位的保护而设计的,它既能用  相似文献   

4.
乘员安全气囊系统是汽车被动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安全气囊可以避免或减轻驾乘人员的伤亡。但现在安全气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安全气囊在低速时打开。当乘客偏离座位,或未系安全带时,安全气囊仍起作用;乘员不论是男性、女性、小孩或无人时,不管碰撞速度大小、碰撞严重程度等安全气囊都要打开,这样可能反而会使乘员受到伤害。因此德尔福集团开发了智能型安全气囊,它可根据乘员的重量、身高、大小、就座位置、车座位置、是否佩戴安全带、碰撞的程度、碰撞速度、碰撞方向等提供双级的安全气囊或安全气囊不工作,这样可大大减轻驾乘人员的伤亡。如乘员是小个男性、女性时,安全气囊膨胀70%;是小孩时安全气囊不打开;碰撞虽然超过门槛值,但不很激烈时安全气囊膨胀70%;当碰撞激烈时,安全气囊全部打开。  相似文献   

5.
日本高田(TAKAT)集团是全球著名生产汽车被动安全系统(安全带、安全气囊、儿童安全座椅等)的制造商之一。主要产品有驾驶员侧安全气囊(双气囊)前排乘员侧安全气囊、前后排安全带、侧面安全气囊(双级气囊)、侧面帘式安全气囊、行人头部安全气囊、发动机罩弹出装置、电动安全带、儿童安全座椅、膝盖保护用安全气囊、卫星传感器等。  相似文献   

6.
北京现代索娜塔2.0L和2.4L 4缸轿车上装有双安全气囊系统,2.7L V6轿车上装有四安全气囊系统。为保证乘员安全,前排座椅上还装有安全带张紧器,这些装置统称为“被动安全系统(Supplemental Restraint System)”,即SRS。 SRS由位于转向盘中心的驾驶员侧安全气囊模块、位于仪表板右侧的乘员侧安全气囊模块、SRS控制模块、  相似文献   

7.
低置型膝部安全气囊模块应用了下一代的膝部安全气囊技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优点,使得整车制造商能在设计上发挥更大灵活性,也更易实现系统集成。  相似文献   

8.
沃尔沃S90、V90汽车安全气囊系统(SRS)由驾驶员安全气囊、前乘客安全气囊、驾驶员座椅安全带收紧器、前乘客座椅安全带收紧器、螺旋电缆、位于中央控制台的SRS控制模块和位于组合仪表上的SRS警告灯等组成。当汽车发生正面碰撞的强度足够大时,控制模块发出信号给安全带收紧器,安全带收紧器将安全带收紧约10cm。同时,控制模块发出点火信号给气体发生器,气体发生器产生氮气使安全气囊张开,然后氮气从安全气囊模块后面的孔泄出,维持安全气囊膨胀状态约0.2s。  相似文献   

9.
曾宪菁 《上海汽车》2002,(9):10-11,14
文章介绍乘员侧安全气囊模块的关键技术要求与相应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0.
ISIS的安全气囊有:FA(两级式驾驶员安全气囊)、BFA(两级式前排乘客安全气囊)、KA(膝部安全气囊,仅限美规车型)、TA(前/后胸部安全气囊,侧面安全气囊)、AITS(前排乘员高级ITS头部气囊)。用于驾驶员及前排乘客的安全气囊是两级式的,全车共配有10个气囊,包括驾驶员及前排乘客的正面气囊、胸部气囊、头部气囊和后排乘客的头部气囊和胸部气囊。  相似文献   

11.
整车—服务功能—车身—座位占用识别装置—座椅坐垫所有针对安全气囊的操作仅允许在蓄电池断开接线时进行。只有在蓄电池断开接线后,才能插拔所有Byteflight(宝马安全总线系统)控制模块、传感器和气体发生器接线。维修Byteflight总线的光缆时注意,一根光缆内只允许出现一个切割位置。如果由于车门插头的缘故已经存在一个切割位置,则不允许再对光缆进行维修。出现损坏时必须更新光缆。  相似文献   

12.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是一种当汽车遭到冲撞而急剧减速时能很快地膨胀的缓冲垫。可以保护车内的乘员的重要部位不致因撞到车厢内部而受硬性碰伤。安全气囊系统由传感器、气囊、气体发生器和电子控制单元组成。由于安全气囊是一种被动的安全防范装置,且气囊均为一次性器件,因此,对它的检查和维护需格外小心。  相似文献   

13.
安全气囊对离位乘员的损伤及其改善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了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前排乘员安全气囊的建模方法;依据FMVSS 208法规,利用MADY-MO软件通过仿真模拟前排离位乘员和安全气囊的接触过程,对气囊造成伤害的机理进行分析;为减轻气囊对离位乘员的伤害,提出了可断裂式拉带安全气囊的改进方案,并对其改善效果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较好地达到改善伤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TRW推出了一种新型的前排乘员安全气囊,安装在前挡风玻璃上方的车顶,提高了内饰设计美感、改善人体工程学功能,同时节省仪表板空间。从此乘员安全气囊可以不用再安装在仪表板内,顶棚安全气囊可以沿着前挡风玻璃展开,然后向下伸展。  相似文献   

15.
《世界汽车》2005,(8):101-101
最近,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开发成功一种形状新颖的安全气囊——SRS双腔气囊(SRS Twin-chamber Airbag),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双腔结构安全气囊,它主要为前排座乘客设计,采用了全支持概念(omnisupport concept),能够多角度接受乘员.并分散撞车时冲击对乘员产生的负荷,减轻人体所受的伤害。  相似文献   

16.
沃尔沃C30     
《世界汽车》2007,(3):31-31
2006年正式上市的沃尔沃C30为3门4座运动型轿车,目前已经以进口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除前排双安全气囊和预紧式安全带以外,沃尔沃C30还配备了WHIPS乘员头颈部保护系统,附加侧面安全气囊和IC智  相似文献   

17.
杨絮 《世界汽车》2007,(10):20-21
在安全方面,奥迪A6L做到了一视同仁,从最低端的2.0T到高端的4.2L车型没有任何区别,全尺寸环形展开两级释放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员安全气囊、前后乘员侧安全气囊、头部侧面安全气帘、ABS EBD以及ESP等主被动安全装备在全车系中都是标准配备。  相似文献   

18.
德尔福提供各种选用的的主动膝部垫式安全气囊,用于保护人体低部位肢体。主动膝部垫式安全气囊是配合前部安全气囊而设计的安全装置,用于降低对人体下部肢体的伤害,并改善乘员的乘坐安全性。除了对乘员提供更好的乘员保护以外,德尔福主动膝部  相似文献   

19.
景升  冯欣 《世界汽车》2007,(2):34-35
天津一汽车田皇冠车长为4855mm,发动机排量2.995L,按照C-NCAP车型划分原则,该车属于B类乘用车。其安全配置情况如下:前排双安全气囊及膝部气囊,安全带预张紧器以及限力器,驾驶员侧以及前排乘员均配置有安全带提醒装置,且提示信号形式为声觉信号,按照C-NCAP的规定可以各得到分的加分,另外,该车还配置有侧面安全气囊以及气帘,是2006年度C-NCAP12个车型中唯一配置有侧气帘的车型,可以得到1分的加分。  相似文献   

20.
李凤军 《天津汽车》2011,(10):38-40
为保证威志轿车安全气囊安全供货,避免进口气体发生器由于供货风险造成停产,对气体发生器进行国产化势在必行。文章对国内气体发生器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检测,以及台车优化试验、模块DV试验及气体发生器时间一压力试验。结果表明,国内生产的气体发生器的各项指标完全满足设计要求。道路碰撞试验表明,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国产化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