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科学地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史.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伟大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造性发展。这一理论体现了“三个代表”思想的本质要求.因此把握这一理论的实质.对于我们在实践中推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七一”讲话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理论的继承、现实运用和发展。了解这一论述的时代背景.明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高校思政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根本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网络文化的最终目标也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切入点,有利于高校思政课与网络文化两者的人本互动,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及其所追求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教育的发展目标。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探讨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育品质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并实现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构建和谐教育浅析体育教师评价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性健全、追求卓越的社会,其核心是民生.学校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奠基之地,是民生之基.构建和谐教育需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使教师队伍首先实现自身的和谐.我们所要建立的体育教师评价其价值取向应是在构建和谐社会总体目标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实现教育全面发展、保障师生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的评价;是把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最能体现和谐的公平和正义作为核心价值取向的评价,其根本着眼点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评价不仅需要达到教育结构的优化,更需要达到体育教师个体素质的提高目标,因此,我们必须要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和发展的思路解决体育教师评价中价值取向的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第3条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新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了寻求社会的和谐协调发展,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努力寻找社会运动内在的客观规律,充分注意考虑运用制度安排所能起的稳定性、长期性、和根本性作用,同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浅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及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对我国社会发展目标的准确定位,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和谐社会在人文关怀中孕育,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9.
从系统论的视角观察,分析和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问题,从发展论的新视角建立依靠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的战略思想,从动力论的新视角提出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发展动力的新举措,从人全面发展论的新视角提出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互为前提的新思想,是党的第三代领导的哲学新思维的四大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0.
对人需要的肯定和价值观的认可,把原本属于不同范畴的"幸福"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联在一起。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把幸福教育作为切入点,树立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践行习近平的幸福观,构建契合政治理想、人文价值与人类情感共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幸福理念两相宜的"集合"式教育模式,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定位、价值引领与人文导向的统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教育真正回归人性和生活。  相似文献   

11.
实践形态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指的就是科学社会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改革及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并不断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道路的历史过程;总的来说,伴随着"问题与主义之争"—"新民主主义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实践形态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逐步实现由奠基阶段—过渡阶段—形成阶段—发展阶段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12.
资本主义在其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创造了物质文明,而且孕育了创新文化.资本主义创造的文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台阶,我们需要研究和借鉴资本主义推动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机制;不断创新的管理机制;弘扬进取的文化机制.人类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我们都要积极继承和发扬.研究和借鉴资本主义是为了加速社会主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后发展国家政治发展的起点是不同的 ,在大多数国家 ,由于社会变革不彻底或没有变革 ,致使地主这个传统农业精英被保留下来 ,在发展过程中农业资本家的产生并未导致农村社会结构根本变化 ,结果降低了政府的自主能力。农业精英与农民间的庇护关系和经济权利得不到保障 ,阻碍着农民向现代公民转变。农村中一直存在着的等级式的社会结构使政治发展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时开始具备雏形,但这条道路的历史源头可以追溯到建国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始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理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脉胳,对于我们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教育与国家、民族的发展和进步息息相关.在当代,由于全球化的发展使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联系日益紧密,同时影响到世界各国的政治和文化,使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航海院校如何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不断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要能取得持续快速的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振兴农业;要致力于多渠道多形式地尽快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以适应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以来,科学发展观逐步深入了党心民心,并且已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从根本上说,科学发展就是实事求是的发展、遵循规律的发展,实事求是正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精髓。随着实践的发展,应当把实事求是纳入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之中,突出强调其在科学发展观中的重要地位,明确将实事求是作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精髓,使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更加丰富和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坚定道路、理论、制度"三个自信",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所在。道路自信是根基、是方向,理论自信是灵魂、是动力,制度自信是支撑、是保障。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行动指南,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为根本保障。推进文化强国建设,需要充分发挥大学文化的引领作用和辐射功能。  相似文献   

19.
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新课程和新教材体系的主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一定阶级的精神生产和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方式,它普遍存在于阶级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并形成一定的文化传统。我国古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营养源。因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需要充分吸收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益和有效的合理成分,加以借鉴和创新。文中通过比较分析,阐明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传承性,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借鉴与创新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方向,在大学生中有效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思路已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本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的分析着手,围绕农林类高校大学生独特的心理特征,阐述了加强当前农林类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