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胡军强  杨军 《汽车运用》2003,(11):23-23
提高思想认识,牢固树立“车辆装备修理也是战斗力”的观念。各级领导必须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提高对车辆装备修理工作的认识,增强忧患意识,牢固树立车辆装备修理是战斗力的物质基础,是战斗力生成的重要因素,是保持和恢复装备性能的重要手段,只有大力加强车辆装备修理工作,才能使车辆装备经常出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才能保证部队战斗力、保障能力提高的观念,把车辆装备修理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从事修理保障工作的同志更应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加强对现代条件下车辆装备修理保障特点的研究,积极寻求车辆装备修理保障的方法和规律,提高部队遂行…  相似文献   

2.
李兆生  韩雷 《汽车运用》2009,(11):16-17
改革与完善车辆装备维修体系。针对新型车辆装备维修体系、维修方式和维修资源配置的特殊需求,新型车辆装备维修体系的建立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完整的系统性、长远的战略性和很强的适应性。根据这一原则,新型车辆装备的维修体系应由现行的大、中、小修的维修体系,转变为以部队日常维修和基地修理为主,辅之以进厂修理和部队、基地、地方服务站相结合的新型维修体系。  相似文献   

3.
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增强在职训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修理分队应结合面上工作,在加强经常性战备职能教育的同时,使修理工认识到,社会化保障只是部队车辆装备保障工作的一种形式,并不能完全代替修理分队遂行部队的车辆维修保障任务。因此,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练为战”意识,练  相似文献   

4.
张杰杨  周奇  马佳 《汽车运用》2014,(12):20-20
提高车辆装备维修质量科学化管理水平,是车辆装备维修管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车辆装备维修保障水平和经济效益高低。我军车辆装备维修采用区域保障与建制保障相结合的方式,修理机构担负的车辆装备维修任务来源及数量相对稳定.维修质量保证需求的指向性较强,这为车辆装备保障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但是,由于修理机构的特殊工作组织形式和编制结构,使得在车辆维修中所采用的质量管理方式比较粗犷。  相似文献   

5.
改革的基本内涵推行以发动机总成更换为主的车辆维修改革,是一种维修机制、维修方法的创新和突破,其实质概括起来就是:通过一系列的调整改革,逐步实现车辆大中修管理制度化、作业体系科学化、质量管理标准化、检测设备配套化、总成修理集中化,最终实现车辆装备保障有力。调整车  相似文献   

6.
加强对老旧车辆装备的维修一是要对车辆装备出厂或大修后超过一定年限的进行区分,确定维修等级。对出厂早、封存时间长的,要首先进行维修。二是要根据零部件对车辆装备影响的程度及修理、器材保障能力,确定维修范围。对老化失效的主要零部件、影响车辆装备使用并易造成重大事故的关键部位、影响车辆装备使用但不会造成事故的重点部位以及油脂失效的部位,  相似文献   

7.
戴晨 《汽车运用》2004,(5):19-19
加快研制和配备一体化的车辆维修装备。一是应当从设计和制造环节抓起,努力使车辆装备本身具备便于快速修理的性能。装备监制部门要把可维修性作为衡量车辆装备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不仅要重视车辆的战术、技术指标,还要重视车辆损坏后是否便于维修。如果没有后者,就不能构成完整的技术装备系统。二是对现有技术装备、维修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应给部队适当配备一些适应复杂地形和恶劣气候环境、防护性能和越野性能较强的野战装甲抢修车,对一些重点部队还可以配备维修船和维修直升机,以适应未来机动作战快速维修保障的需要。要加速研制和配备高…  相似文献   

8.
认清形势,增强在职训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修理分队应结合面上的工作,在加强经常性战备职能教育的同时,使修理工认识到,社会化保障只是部队车辆装备保障工作的一种形式,并不能完成代替修理分队单独遂行部队的车辆维修保障任  相似文献   

9.
构建快速维修保障体系,打牢车辆装备快速抢修基础。一是建立健全快速机动修理保障体系。在全军建立车辆装备快速抢修旅,战时负责重点战区的车辆装备抢修;在军区建立车辆装备快速抢修营,  相似文献   

10.
陈宏昌 《汽车运用》2015,(11):14-14
随着部队车辆装备技术含量的不断提高,对车辆装备维修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尽快地提高修理技工的培洲质量,创新训练手段,是车辆维修培训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汽车运用》2009,(9):53-53
日前,69220部队集中利用2天时间,对车辆助理员和修理连(所)长进行了通用车辆装备规范化维修观摩集训。集训系统规范了车辆装备保养和维修工艺流程,观念新、内容实、标准高、信息化含量多,体现了“两个规定”思想和车辆维修改革精神,体现了“数字化”检测、“机械化”维修和“信息化”管理的现代维修理念,为全师车辆装备规范化维修工作树立了标准,有效推动了部队车辆装备保障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车夫 《汽车与配件》2002,(23):28-29
(一)车辆维修企业的分类 日本车辆维修企业一般分为整车修理和专项修理。整车修理按车型又分为普通车修理(承修普通汽车、四轮小型汽车和大型特种汽车)、小型车修理(承修小型汽车和三轮以上的微型汽车)、微型车修理(可以承修三轮以上的微型汽车)和二轮摩托车修理。专项修理则指发动机、底盘、轮胎、玻璃等专项业务的修理。 另外,根据维修能力和维修信誉优劣,维修企业分类又可分为管理部门认可的车辆维修企业和指定的车辆维修企  相似文献   

13.
任利军  时李 《汽车运用》2013,(12):31-32
车辆装备维修保障是部队装备保障的重点工作,提高车辆装备维修保障能力,事关军事斗争准备大局。近年来,海南省军区某修理所高度重视车辆装备大中修和业务配套建设,不断提高车辆装备大中修维修质量,做到了送修、承修、质检、结算等程序规范,修竣车辆装备符合技术指标,维修质量可靠,得到各级领导和部队的好评。  相似文献   

14.
杨宏礼 《汽车运用》2005,(11):23-23
建立区域化的维修保障配置模式 战区现行车辆维修实行的是以建制保障为主的保障体制,保障力量分散管理,指挥关系和应对渠道不顺畅,部队相互支援能力差,独立保障能力弱,战区缺乏向下加强的车辆装备保障力量,更没有考虑对其它军、兵种参战部队的车辆保障问题。按照《战役装备保障纲要》的规范要求,战时无论是军区装备部,还是各级装备部所属的修理力量,都要承担起战区区域内各军、兵种的车辆装备维修保障任务。因此,应本着“突出一线,区域保障”的原则,在加强现有车辆维修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把担负战区保障的车辆维修力量建成划区分工保障的实体,变建制保障为依托基地的区域联合保障,  相似文献   

15.
随着车辆维修改革的不断深人,相断形成了一系列改革成果。最近,总部试行颁发了《车辆修理规定》和《车辆保养规定》(以下简称“两个规定”),为新形势下做好车辆装备维修保障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车辆装备训练作为提高部队车辆装备维修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必须严格遵照“两个规定”,  相似文献   

16.
预防性维修为主预防性维修是车辆经常处于良好技术状态的关键,同时可将故障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减少机动期间的维修工作量。其目的是保证训练、战斗过程中车辆装备的良好状态,确保任务的顺利完成。我军车辆维修工作制度中也明确规定:“车辆维修必须以保养为重点”,这也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7.
张立功 《汽车运用》2005,(10):F0003-F0003
为贯彻落实全军车辆维修改革工作会议,深入开展车辆装备“三化”达标检查活动,巩固提高车辆装备“两成两力”建设成果,前不久,71521部队组织召开了车辆装备工作会议。这次会议,主要组织学习了全军车辆维修改革工作会议精神,领会总部首长讲话实质,认清形势任务,了解车辆维修保障  相似文献   

18.
纪光  王亮 《汽车运用》2004,(11):21-21
基本要求维修保障高效化部队战斗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快速机动能力,而快速机动能力又取决于车辆装备的完好程度。维修保障高效化,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机动作战中的车辆装备的完好率和再生率,有效保持和恢复部队的战斗力。战争打响前,就应组织好战时车辆技术保障工作,把发动机等必  相似文献   

19.
着力加强与作战要求相适应的车辆装备技术保障网络建设一是为提高受损车辆的“再生率”,应在战区或军兵种现有保障机构和人员的基础上,以军队后方工厂或中心保障修理基地为依托,以战区车辆修理厂为骨干,以作战部队车辆修理机构为主体,灵活采用伴随抢修、机动抢修、定点抢修等保障方式,建立和完善战场抢修网络,提高战时抢修能力。二是做好车辆维修器材特别是新型车辆维  相似文献   

20.
提高车辆维修人员素质 要实现战时车辆的快速抢修,必须加强对修理人员的训练,努力提高维修保障人员的整体素质,造就一支过硬的野战修理技术队伍。一要打牢专业训练基础。针对战时车辆修理任务繁重、保障复杂的特点,必须利用多种形式,注重“一专多能”训练,培养一批过硬的技术人才。在加强培养人才的同时,平时注重保留人才,确保落实编制、专业对口,始终保持有一支相对稳定的车辆维修技术队伍。二是强化野战条件下车辆快速保障能力。在训练内容上,要结合部队驻训、演习等任务,加强带战术背景的野外机动保障训练。要加强野战条件下车辆修理机构的展开、撤收和转移的训练,以提高修理保障速度。要根据不同的战斗式样、修理任务和抢修条件,采取不同的修理保障方式和修理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