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CASS与HTCAD的方格网法土方计算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程建设中,经常要进行场地整平或改造成设计坡度的斜面,由此产生的土方量计算与工程投资直接相关,准确、快速地计算土方量对开展规划设计和控制总投资及分配资金具有重要意义。分析比较了两种常用土方计算软件,用相对成熟精确的方格网法,对同一块场地进行土方计算,比较两者的操作性、运算速度和精度,分析其相对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为在时、频域范围内量化场地效应对超千米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地震响应的影响,基于加速度功率谱模型并结合不同的场地条件细化模型参数,采用虚拟激励和多点时程分析法,分别在时、频域范围内开展超千米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地震响应分析,并将结构地震响应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对于主梁主跨,柔软场地工况下的主梁位移、内力响应最大,坚硬场地工况下的响应最小,其他工况均介于两者之间且呈规律性变化,柔软场地工况下的主梁内力响应较坚硬场地下的响应最大相差407%;考虑各局部场地效应工况对主梁左边跨地震响应影响,区别于主梁主跨,主梁左边跨位移、内力响应除在柔软场地工况下出现最大值外,其他场地工况下的地震响应值交替变化,变化规律并不完全明确。综合考虑各局部场地工况,采用时程分析法斜拉桥地震响应计算结果总体大于频域虚拟激励法计算结果,各关键地震响应增大率介于9%~182%。因此,对于超千米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抗震分析,频域方法可能会低估其地震响应,为准确评估斜拉桥动力响应,时程分析法依然是首选的抗震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分别构造厚度为25 m的砂性土场地和黏性土场地,对这2种场地各设置与GB 50111—2006《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中Ⅱ类、Ⅲ类、Ⅳ类场地相对应的3种剪切波波速水平,选取2条典型地震波作为出露输入地震波,将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缩放至设防烈度对应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析各类场地的非线性响应。结果表明:低烈度地震作用下,场地的放大作用比较明显,砂性土场地的剪应变大于黏土场地,最大谱加速度受到地震输入波、剪切波波速和场地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针对天津市某地铁站上盖楼群场地的工程特点,采用综合勘察技术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岩土工程勘察,并分析所获取的现场钻探、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十字板剪切试验、扁铲侧胀试验、剪切波速测试、场地微动测试、现场水文地质试验和各类室内试验的资料,结合地质资料进行了场地地震响应分析,最后根据各类规范对场地条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三种超越概率水平下的基岩水平地震动加速度峰值分别为24.986 cm/s2、128.047 cm/s2、262.766 cm/s2。计算确定该工程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特征周期值为0.45 s,为抗震不利地段。波速测试结果确定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土,场地类别为III类,场地在地震烈度为Ⅶ度地震力作用下不发生液化。  相似文献   

5.
地层相对变形的取值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反应位移方法在地下结构抗震设计计算中应用的准确性。对于能量开放场地,将场地模型等效为一维土柱模型,在模型底部设置黏性边界以考虑能量的向下传递,通过人工合成地震动方法,针对不同场地类型及抗震设防烈度,研究能量开放场地中地层相对位移的分布规律。同时,根据模拟结果对其进行参数拟合,获得了单位深度变化上的峰值剪应变。对于能量开放的场地条件,当应用反应位移方法计算结构的地震响应时,结构顶与底相对位移差可通过单位深度变化上的峰值剪应变乘以结构高度即可获得。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公安厅教考中心的规划与设计吸取了国内外已建培训场地的经验,充分利用了场地原有的设施,认真考虑了教考中心对场地的要求,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西安地裂缝是西安地区典型的地质灾害。f3地裂缝通过北站房及高架候车室拟建场地,其活动对站房安全有较大影响。查明其位置、评价其影响、并提出对策是防治地裂缝灾害的关键。介绍西安地裂缝的基本特征及成因机理,对拟建场地f3地裂缝的勘察概况做了说明,并通过对已有观测数据和地裂缝活动特征的分析,估算地裂缝未来的活动速率。在此基础上分析地裂缝对建筑物的危害,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土钉与预应力锚索复合支护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土钉喷锚与预应力锚索相结合的支护技术,特别适用于施工空间狭小的场地。它成功地保证了新建筑物基坑施工的边坡稳定,同时又保证了紧邻建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复杂场地深基坑边坡支护的设计方案,特别是钢管桩复合土钉墙、内支撑、斜支撑等的设计,解决了复杂场地条件下基坑稳定的难题。最后提出了复杂场地深基坑边坡支护设计和施工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10.
随着深基坑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受施工场地的影响,地下室外墙越来越多地采用单侧支模施工技术。主要介绍天津站地下进站厅单侧支模的特点、施工工艺,并阐述了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从概率角度定量地描述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抗震性能,探讨采用理论分析法建立其地震易损性曲线。通过调查统计国内已建成的百余座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基本资料,总结其设计参数常用的取值范围及构造特点。以三跨无推力中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为研究对象,建立其典型桥梁样本;通过线弹性静力分析和时程分析,确定典型桥梁样本在地震组合下的易损部位,进而定义各构件的性能水平;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建立典型桥梁样本的理论地震易损性曲线。结果表明:对三跨无推力体系,交接墩及其上设置的盆式支座是主要的易损构件,拱肋、吊杆和系杆以及基础一般不会因地震作用而破坏;与Ⅰ类场地条件相比,Ⅱ类场地条件下结构的损伤概率相对较高,而且地震动强度越高,场地条件的影响也越大。  相似文献   

12.
对沈阳站改扩建工程场地勘察资料进行分析,从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地震效应、岩土工程条件、基坑开挖支护方案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对多种勘察手段获取的翔实数据分析整理,对其岩土工程条件进行了分析评价,明确了其建设的可行性结论:场地范围内地下水对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将产生不利影响;地层层位较稳定,场地稳定,适宜工程建设;除杂填土外其余各层均是良好的天然地基与桩基础持力层。场地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区,无液化土层。场地地下水和环境土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相似文献   

13.
刘兵 《铁道建筑技术》2023,(3):188-191+199
运用有限元软件对隔震与非隔震的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4种不同场地条件的28条地震波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响应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场地条件对隔震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对比结构的位移响应及层间剪力结果可知,隔震系统对结构的抗震性能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地震作用下隔震结构的位移反应和层间剪力远小于非隔震结构;场地类型对隔震结构的抗震性能有显著影响,随场地类型增加隔震结构的位移响应逐渐增大,且随设防烈度提高而提高,平均最大可达70%。  相似文献   

14.
对某采空区地基岩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进行详细分析,查清其工程地基土性状。利用场地地下水水质试验结果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情况作一分析。最后,在持力层的选择和工程措施方面给出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非线性反应谱是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理论中亟待解决的基础性课题之一。Ay-Dy格式地震需求谱的特点是,过原点的射线与不同屈服强度系数的需求谱曲线相交,各个交点对应的周期都相同,从而为在结构基于位移抗震设计方法中实现多级性能目标提供方便。本文将4种场地类别上的434条地震记录,按《高架桥梁抗震设计》场地类别和地震动特征周期分区的要求分为12组,通过对单自由度体系的时程分析,得到基于场地类别和地震动特征周期分区的Ay-Dy格式地震需求谱;研究结构强度水平、周期、场地类别及地震动特征周期分区等因素对需求谱的影响;通过非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不同场地类别、不同特征周期分区和不同强度水平下的回归表达式,可用于结构非线性位移的解析计算。最后,通过算例说明运用本文成果进行设计的过程,并与已有文献结果比较,证明本文研究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铁路建筑场地的选址受选线大方案的控制,故往往给房屋建筑的基础设计带来较大的困难,软基的基础特性分析非常重要。本研究通过工程实例分析其特性,提出厂房软弱地基基础设计的技术要求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动态信息     
正国内首例轨道交通场地临建BIM电子沙盘应用2016年10月,国内首例轨道交通场地临建BIM电子沙盘应用于中铁五局五公司昆明市轨道交通4号线项目金鼎山站。电子沙盘是在对BIM建筑建模后,通过手机或电脑浏览器对工程实体模型查看的技术。沙盘建立后,项目部管理、技术人员以及作业队伍施工人员可以清晰地看到所有场地布置情况和临建实体参数。电子沙盘的最大作  相似文献   

18.
宝成线大滩至军师庙段为一侧靠山,一侧靠水的困难地段,桥隧相连,在与其基本并行的复线上架梁,场地十分紧张,文章介绍了该段架梁方案的选择及使用增设临时过渡线路方案的效果,总结出注意事项,提出对这种场合施工安排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铁路物资企业要抓住新机遇,就必须疏理多种经营,集中精力主攻主业。近几年,铁路物资企业为了摆脱困境都搞了多种经营———科技含量较低的服务行业。多种经营企业的人员是从主业调配的,其资金、设备、设施、场地是由主业提供的。应该说,初期发展多种经营对物资企业的...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坦赞铁路的货车检修场地、检修设备及车辆状态等情况,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措施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