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马力 《时代汽车》2006,(5):84-85
企业目标明确,积极备战。大多数重卡生产厂家都对2006年抱着极大的期望,从下面这几家企业今年的产销目标便可看出:  相似文献   

2.
司康 《重型汽车》2006,(3):21-24
进入2005年以后,我国政府提出要建设“节约型”社会,倡导“科学发展观”,在这一理念指引下,投资已不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消费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变得越来越大。由于重卡生产资料的属性,投资的回落使得重卡市场增速也快速回落,专家预计,2006年重卡市场容量将基本维持2005年24~25万辆的水平。同时,由于中国产业层次的提升,具体表现为第一产业所占份额的下降、第三产业所占份额的提高,以及第二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直接带来运输车辆结构的变化。那就是大吨位的重卡产品逆市上涨,表现出强劲的发展上升态势。进入2006年以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280ps以上的重卡产品需求急速上升。  相似文献   

3.
司康 《时代汽车》2006,(2):80-82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统计,05年载货车累计销售同比微跌0.59%,其中重卡销量出现8年以来的首次下降,而且同比降幅高达33.19%。作为商用车市场争夺的焦点,重卡行业怎么了.2006年市场将会怎样发展?  相似文献   

4.
作为“十一五”的第1年,2006年前3个月汽车行业整体运行良好,较2005年同期稳步发展。2006年1-3月,共计产销汽车178.44万辆和173.3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6.26%和36.84%。2006年第1季度汽车市场可以这么形容:乘用车市场再创新高,产销增长近5成;商用车市场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化不大,不温不火(表1)。2006年1-3月卡车走势2006年1-3月,卡车累计产销45.11万辆和42.1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2%和5.43%。综合分析各车型的情况,由表2可以看出,虽然2006年前3个月汽车工业整体发展势头良好,但中,重卡下降幅度很大。2006年1-3月重卡走势重卡整车和底盘销售情况从表3可以看出,在重卡销售中,底盘份额明显大于整车,占81.64%,同比上升9.25百分点。这表明重卡的专用化程度得到提高,尤以混凝土搅拌车、环卫车为甚。重卡各月销售情况从图1可以看出。2006年1-3月重卡销售一路走高,但是仔细观察销量总额,还是看点颇多。(1)第1季度重卡销售总量虽不及2005年同期,但上升通道顺畅,基本与2004年相似。(2)第1季度重卡销售变成了以斯太尔为产业格局主体,准重卡淡出市场成为趋势。(3)经过2005年的蛰伏,作为“十一五”第1年的2006年,重卡市场走出调整期,是可以期待的。2006年重卡整体产销形势较上年出现大幅度下滑,但中国重汽、陕西重汽、北方奔驰产销均出现较大幅度增长,而一汽解放,东风则产销剧减,斯太尔平台优势尽显。  相似文献   

5.
汪卫东 《汽车情报》2006,(18):16-20
进入2005年以后,我国政府提出要建设“节约型”社会,倡导“科学发展观”,在这一理念指引下,投资已不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消费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变得越来越大。由于重卡生产资料的属性,投资的回落使得重卡市场增速也快速回落,专家预计,2006年重卡市场容量将基本维持2005年24-25万辆的水平。同时,由于中国产业层次的提升,具体表现为第一产业所占份额的下降,第三产业所占份额的提高以及第二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直接带来运输车辆结构的变化。那就是大吨位的重卡产品逆市上涨,表现出强劲的发展上升态势,进入2006年以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280马力以上的重卡产品需求急速上升。  相似文献   

6.
马戈 《汽车情报》2007,(2):45-47
2006年4月18日,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在济南举行成立仪式。  相似文献   

7.
祥子 《运输车辆》2008,(10):19-19
2008年9月1日,陕汽第2代国Ⅲ重卡在陕汽发布。2006年初,陕汽率先推出第1款节油重卡,节油可达10%~15%,在业内引起轰动,陕汽重卡也因此成为节油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8.
龚雨楠 《汽车情报》2006,(30):14-16
2006年1-9月份,国民经济总体上呈现出“增长快、运行稳、质量高”的发展格局,可望实现“十一五”的良好开局,从经济运行结果分析,2006年上半年经济环境十分有利于重型车市场的增长:  相似文献   

9.
1我国重型车行业发展概况 从近几年来的卡车市场来看,重卡销售的高峰期出现在2002年和2004年,2004年37万辆的最高销售纪录相信会保持相当长的时间。从2006年伊始,重卡市场进入一个调整期,市场不再盲目地扩张,厂家也逐渐适应了市场的规律,纷纷做出调整,可以预见这段时间的积累会为重卡未来几年稳定健康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就重卡的发展趋势而言,2006年的发展轨迹看来符合重卡近几年的春秋两季出现销售高峰的态势,俗称“M”走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一、1-11月份重卡市场分析 2006年重卡市场走出了调整期后,四季度持续高速增长,引起了重卡企业的高度关注。自8月份后连续上扬,9、10月显出强劲增长势头,“金九银十”奠定了重卡市场全年的好收成,11月份,重卡市场销售总量再现“新高”,创下了2006年的第三个单月销量最高的纪录,同时,也是将成为下半年的“峰巅”。11月除底盘销量基本与上月持平外,货车有小幅上扬,半挂牵引车“继续发力”,较上月有大幅度的强劲增长,直接增量接近2000辆,增长率21.48%。  相似文献   

11.
2006年5月18日,中国最大的汽车合资企业——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旗下的东风商用车公司,在湖北十堰基地隆重发布东风重卡新品系列——“东风天龙”,它集当今世界先进技术于一身,成为东风有限成立三年来,中外合资合作,融合创新的结晶,标志着东风有限实现商用车和乘用车双轮驱动的战略性突破。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华菱、还是星马,都是以产品的品质和差异化在细分市场上有所作为,由此所产生的高附加值、形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力求在国产重卡和进口重卡之间寻找最佳性价比平衡点的华菱重卡,以进口重卡的品质、高于国产重卡的价值在海内外的市场份额逐步扩大。2005年,中国重卡市场风雨飘摇,处子之身的华菱重卡尽显阳刚之美,收入颇丰;2006年,高调亮相汉诺威车展的华菱以92%的高增长率吸引了全行业的眼球;2007年销量计划突破万辆关口的华菱拟出口1500辆以上,在3年之内使之成为年产2-3万辆,在国内重卡行业和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不久前,华菱掌门人刘汉如在其商务年会上,以其颇具韬略的思想体系传递了华菱重卡做大做强的坚定信心,并阐述了他对中国重卡行业的相关看法,诠释了他对人对事的坦荡与真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于扉 《商用汽车》2006,(8):60-62
2006年是汽车工业"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受年初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影响,汽车工业再度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上半年,共计产销汽车分别为363.03万辆和353.5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8.94%和26.71%,与2005年同期生产增长5.16%,销售增长9.26%相比,产销增幅分别达到23.78、17.45百分点(见表1).  相似文献   

14.
王晓辉 《时代汽车》2007,(6):102-103
大物流时代的到来使得中国大排量的重卡销售形势见好,2006年底,陕汽集团推出了我国第一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2L大排量,大马力新德龙重卡“陕汽德龙至尊版牵引王”,使得陕汽迅速占领了我国360马力以上大排量.大马力的重卡市场,在业内引起关注。与此同时,陕汽与美国康明斯合资生产的12升以上康明斯发动机也被装配在陕汽的产品线上,其所体现出的强劲功率、稳定性能、节油耐用已让用户得到了实惠。[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重发科技》2007,(4):38-39
说2007年是重卡行业的“大年”并不为过。在经历了连续几年的半稳发展后,重卡市场在2007年迎来了喜人的井喷态势。仅2007年前10个月,我国重卡销量就达到412657辆,这个数字已经超过2006年全年,同比增长达65.4%。11月虽然增速有所放缓,但已经不能影响重乍市场井喷的大势。按目前的形势发展,今年重卡市场完成销售48万辆的成绩当无悬念,甚至可能一举冲破50万辆大关。但这样的井喷态势能维持多久却是一个悬念,2007年重卡市场的井喷,是新的开始还是最后的疯狂?  相似文献   

16.
东方 《商用汽车》2007,(2):62-65
相比2005年重卡行业的跌宕起伏,2006年重卡行业显得波澜不惊,行业开始整体复苏,各企业都通过自己的方式为调整期过后,提高市场份额而努力地增强着自身的实力.2006年是重卡行业注重实际的一年,更是收获的一年.  相似文献   

17.
《专用汽车》2011,(11):65-65
扶桑最近在日本推出了一款新型的混合动力重卡,这款重卡概念车将在11月底开幕的日本东京卡车展中进行正式的全球首演。根据扶桑的测试,这辆重卡的燃油经济性明显高于传统的柴油重卡。该车是基于扶桑的Canter Eco研发而成的,后者在2006年已经推向市场,在全世界的保有量已经突破l200辆。  相似文献   

18.
重卡变奏     
《时代汽车》2009,(1):106-112
2008年7月,中国重汽电控H泵+EGR的解决方案曾引起业界的轩然大波,年末岁尾,中国重汽重组大同齿轮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再一次引发业界大讨论。重汽为何重组犬齿、重组大齿究竟是背上了个大包袱还是捡了个大便宜、重组事件将对中国重型变速箱市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都是业界普遍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些权威资料显示,我国重卡的整体技术比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至少有着8~10年的差距。其中除了本身技术储备不足之外,相关的政策法规与重卡的消费环境及消费特征也有着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孙雪 《城市车辆》2006,(4):17-17
2006年5月18日,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旗下的东风商用车公司,在全国多个城市同时推出其最新重卡产品——东风天龙系列卡车,全面进入高端重卡市场。天龙系列重卡是东风商用车通过国际合作,在融汇了大量先进开发经验的基础上实现了自主创新的全新产品,该系列产品各个系统全面采用优化配置,其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和舒适性等方面的综合指标都位于同类产品前列,吸引了业内广泛的目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